分享

吟诵是如何一步步于语文课本中消失的丨语文与吟诵的渊源

 MAY的学习簿 2018-04-20


1953年版的《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的“编辑大意”中,独独去掉了原推荐《开明文言读本导言》的那段话,吟诵就此离开了语文教材。

但是,新版语文教材也没有指明其他的古诗文教学方法,从此,古诗文的教学法也变得晦暗不明起来,为后来古诗文教学成为语文课的老大难问题埋下了隐患。

吟诵方法在新中国的语文书里只存在了三年。

1955年,小学、初中都出现了古诗文。1958年,语文分为汉语和文学,两年后又合并为语文。但是,吟诵的方法再也没有出现在语文教材和教学参考书里。

这应该与当时全国的学苏潮流有关,语文书也表现出很强的苏联模式。

然而,这些都不是叶圣陶先生的本意。

在第一版语文教材的“编辑大意”里,除了推荐《开明文言读本导言》之外,还这样写道:

第二,从第三册起选了若干篇文言。选文言的主要目的,在使学生明确地了解文言跟现代口语的同异,养成阅读文言参考书的初步能力。文言只是给学生阅读,绝对不是教学生模仿着来写作,那是不必详细说明的。[1]

落款是“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 1950年7月”。

而到了1952年2月所写的,落款为“人民教育出版社”所写的“出版者的话”时,高中语文课本前言中关于推荐《开明文言读本导言》的这段话去掉了,有关文言课本的内容也只有一句话:

并且从第一册起兼选文言文,用以培养学生的文言的初步能力。[2]

从一段话到一句话,从“选”到“兼选”的用词,明显能够看出文言地位正在边缘化。但是这样的情况是当时的形势所致,并非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编叶圣陶的本意。

这篇新的“前言”并非是叶圣陶本人亲自撰写,他的日记中记录道:

1952年2月廿二日(星期五)

下午覆来信数通。看语文组所拟高中课本之例言,写意见若干点归之。[3]

虽然这篇“出版者的话”并非叶圣陶所写,那他所提的意见中,为什么没有坚持推荐吕叔湘的《开明文言读本导言》呢?这需要了解他这一年的工作和想法变化。

当时编写高中课本的人已经不是北大教师周祖谟、游国恩、杨晦、赵西陆、刘禹昌、魏建功等六人,而换成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内的张中行、蔡超尘、李光家、姚韵漪四人,叶圣陶的参与度也大大降低。

1951年,百废俱兴,叶圣陶要忙着标点符号的改动、语文讲习、各学科课本的阅读删改、与苏联方面商定互译图书的事情、各种国家重大会议等等,总是处在忙碌疲惫的状态,对于语文课本虽然重视,但是不满意的地方太多,却又无力改变。不光是高中语文课本,初中和小学的课本,他也不甚满意。但是在课本方面,翻译苏联的自然课本,植物课本,心理课本等等,水平不精,问题更大,他自然无力在语文课本上投入更多精力。

高中语文课本需要重编,他知道这项工作不易,在日记中记录道:

1951年1月三日(星期三)

又看语文教材数篇。选材不易得,往往选翻译文字。以本国语文教本而多用翻译文字,其讽刺性之强可见。余恒欲避免此途,苦于不能。[4]

1951年月6月十一日(星期一)

看张中行、蔡超尘二君汰存之高中语文教本材料,毕。此教本已出齐,而用者谓殊未尽善,因此须重编,汰去若干,另行新选若干。汰去尚容易,新选而得当,大非易易也。[5]

叶圣陶认为在本国语文课本中却多用翻译来的外国文章,十分讽刺,却对这种状况无力改变。将不好的课本删去很容易,可是要重新挑选更好的,对这些工作者来说,难度太大。而且,叶圣陶以前编写国语、国文教材,合作的都是夏丏尊、朱自清、吕叔湘等国学大家,自然要求眼光也颇高:

1951年6月二十日(星期三)

看蔡张二君所选高中语文教材十馀篇,大多数余皆以为不可用。诸君于选择教材皆未有把握,余自谓心知其故,然亦未能为诸君畅言之。[6]

1951年7月六日(星期五)

下午看张蔡二君所选语文教材二十馀篇,大多不中意,余以为可者三五篇耳。[7]

1951年7月七日(星期六)

上午参加语文组组会,于中学教材,共叹选择为难,顾无解决之方。[8]

以上可见,高中语文教材课文的挑选,进展颇为不畅。到了9月份,李光家和姚韵漪调入人教社工作,加入重编高中语文课本的工作,可是依然不能让叶圣陶满意。他极为乐意将自己所知倾囊相授,可惜社内同人的水平有限,无法举一反三,双方的沟通也存在问题。这不仅仅是高中语文课本中存在的问题,在小学、初中的语文课本里,语文课程标准里,都与类似的情况出现。

1951年10月三日(星期三)

此外则重编高中语文本,修订初中语文本。二者之中,重编高中语文本较难。选材既非易,作注提问亦颇生涩,任其事者,今有蔡超尘、张中行、李光家、姚韵漪四人。四人之想法未趋一致,下手亦精粗不齐。余拙于指说,偶有所见,亦未能倾筐出之。欲求推动而入于轨道,良非易事也。[9]

1951年11月十九日(星期一)

上午看语文组所选教材,将以修订已出之教本者。诸君多取材于杂志,而杂志文字往往报道一时一地之事,事过境迁,即感乏味。语文教本并非报章文章之汇辑,此意向不为同人所通晓也。[10]

1951年12月十七日(星期一)

改语文课程标准说明数页,原文甚差,改之乃无劲儿。[11]

1951年12月廿九日(星期六)

上午看高中语文注释稿。于其文言部分颇不满意,同人尚未了解文言应如何指点,方能使学生通晓。虽略为指出,恐亦未易生效也。[12]

1952年1月二日(星期三)

四点,语文组初中小组诸君来谈,商课文后之提示如何撰写。余略言所见,而诸君未必遽解。余言之未能畅达,而诸君之理解相距较远,亦为要因。[13]

1952年2月十五日(星期五)

为语文组同人拟初中语文本中关于语文知识之提示稿数条,希望同人隅反。[14]

1952年2月二十日(星期三)

下午,看语文组重改之教材数篇。诸人笔下皆平平,所写所改之文以充范文,实未能满意。余亦无法一一加以润色,使各篇咸成精彩,审读一过,略为改动,只能以不惬意之心情送还之而已。[15]

叶圣陶虽然对教材的课文不甚满意,却没有时间精力一一改至满意,全国的学校都在等着他们的教材,没有时间给他精益求精,让叶圣陶只能“以不惬意之心送还”罢了。

新中国成立后,要大力发展教育,但是却没有那么多高水平的语文教师,学生的语文程度也十分低落:

1951年1月廿七日(星期六)

陈哲文来,介绍工作人员与我社。并谈及语文教师能力差,新分子无自培养,中学生语文程度低落,大是隐忧。[16]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更赞同减少文言的学习,日记中记录着:

1951年3月廿九日(星期四)

上午到教部,九时续开小组会议……对于文言,绝无主张不必学者。但有人谓分量不宜多,原草稿高中三学年,文言教材之篇数占三分之一,嫌其太多。[17]

1951年10月八日(星期一)

上午与语文组编中学书之诸君会谈。商定高中授文言以一年级始。期其教学有效,每周授文言一节。李光家、姚韵漪皆方离教师岗位者,据云一般中学生皆惮学文言。余谓既规定高中需学文言,即不宜迁就学生,应说服学生使认真学习。此外谈选材之分量,则谓我社旧本分量较多,每学期未能授毕,今后宜减少。又谈语法修辞如何教授,如何编排教材。余谓拟与叔湘一商之,约同人明日共访清华。[18]

李光家在此前有二十年的执教经验,姚韵漪也是刚离开教师岗位,他们在教学第一线,更能了解课本的教学情况。叶圣陶坚决反对减少文言的数目,应督促学生要认真学习文言,并将文言的教学从第三册提前至第一册,每周一节课,提高教学质量,足见他对文言的重视。

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


[1] 周祖谟,游国恩,杨晦,赵西陆,刘禹昌,魏建功编.高级中学语文课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0:编辑大意.

[2]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高级中学语文课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出版者的话.

[3] 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叶圣陶集 第22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294.

[4] 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叶圣陶集 第22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158.

[5] 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叶圣陶集 第22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203.

[6] 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叶圣陶集 第22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205.

[7] 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叶圣陶集 第22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210.

[8] 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叶圣陶集 第22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210.

[9] 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叶圣陶集 第22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236.

[10] 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叶圣陶集 第22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254.

[11] 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叶圣陶集 第22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262.

[12] 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叶圣陶集 第22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267.

[13] 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叶圣陶集 第22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269.

[14] 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叶圣陶集 第22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290.

[15] 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叶圣陶集 第22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293.

[16] 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叶圣陶集 第22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165.

[17] 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叶圣陶集 第22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180.

[18] 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叶圣陶集 第22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23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