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1湛若水平生

 太阳当空照917 2018-04-21
湛若水,初名露,字民泽。为避祖讳,27岁时改名雨,40 岁开始定名为若水,字元明,号甘泉。
成化二年(1466年),湛若水出生于增城县甘泉都沙贝村 (今新塘镇)。
湛若水同陈献章一样,算是广东的新客家。新塘湛氏始 祖湛露,.系福建莆田人(祖籍河南)。元朝大德年间,曾任德 庆路总管府“治中”的湛露,离任回乡路经沙贝时,/发现此 地蛮好,遂定居下来,传至若水为第七代。经过几代人的经 营,湛氏家族至若水的祖父湛江时,已拥有较多的田产和鱼 塘。湛江不仕,隐居乡间,与岭南的学者名流如邱濬、陈献章多有交往,
湛若水同陈献章一样出身在一个不仕但经济较富裕的家 庭,所不同的是,陈献章一生坎坷,而湛若水虽大器晚出,但 却官运亨通,官至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其生平可谓读 书、为官、讲学“三部曲”。
一、读书时代
成化十五年(1479年),14岁的湛若水,因“家庭少道多故”,此时才入学。16岁,进广州府城就读。至弘治五年 (1492年),27岁的湛若水,已“寒窗”十余年,而终未能中 举。次年,即赴京会试,落第。这段时间里,湛若水所追求 的是一般青年所追求的“学而优则仕”的目标,一心读书,寄 希望于通过科举而步入仕途,然而,尚未能如愿。
弘治七年(1494年),落第回乡的湛若水,慕陈献章之名, 前往江门从学。当时,67岁高龄而早已淡泊功名的陈献章,一 面给他讲授“程子之书”,一面指出“此学非全放下,终难凑 泊”,湛若水领会老师的意思,即焚烧了上京考试的证明书 ——“部檄”,自此“独居庐冈精舍,潜心苦学绝意仕途而专心于学问。
湛若水是陈献章的一名普通的学生,又是一名极其非凡 的学生。他就读于江门6年,时间虽短,但得陈献章的真传, 打下了坚实的学问根基。他特别能领会陈献章学说的真谛,对 陈献章关于“道通于物”、“体认物理’’等方面的思迨,领会 尤深。弘治十年(1497年)刚从学3年的湛若水,函告老师 新的学习体会——“日用间随处体认天理”。对此,陈献章十 分赞赏,即复函赞曰:
……来书甚好。日用间随处体认天理,着此一 鞭,何患不到古人佳处也。①
陈献章并由此认定,“江门衣钵属之子”,作《江门钓濑与湛 民泽收管》诗三首,并加案语曰:
达磨西来,传衣为信,江门钓台亦病夫之衣钵 也。兹以付民泽,将来有无穷之托,珍重,珍重。
弘治十二年(1499年),陈献章仿效佛教的作法,把江门风月钓台,作为衣钵赠予湛若水,湛即成为江门学派的传人。
湛若水得陈献章的悉心栽堉,而他对老师也十分敬佩,曾 对其思想学说进行如是的概括:
先生之学之功,以自然为宗,忘助两绝,丝毫不容;
先生之德,以无欲为极,圣学主一,而本虚形实;
先生之风,峻洁自崇,高山大川,郁郁融融; 
先生之志,乃遂衡祀,七十二峰,猿啼鹤淚;
先生之灵,以歆以宁,五百年后大道以明尚飨。
弘治十三年(1500年),陈献章病逝。湛若水以为“道义 之师,成我者与生我者等,视陈献章犹如亲父,在江门为 之服丧守墓三年。罗洪先在湛若水去世后作的《湛甘泉墓 表》'中曰:陈献章殁,湛甘泉“为之制斩丧之服,庐墓三年 不入室,如丧父然。湛若水在《师服之义》中也回忆说, “予三十时居白沙先师之丧于墓地”®。由于老师离开人世,湛 若水从此结束他的读书生活。
二、仕途生涯
弘治十六年(1503年),湛若水奉母命,再次准备上京考 试,由此开始其生活的第二个旅程——仕途生涯。
由于陈献章的教诲和影响,湛若水本己无心仕途,但受 世俗影响的母亲却以为,“壮年居家,非事君之道”,故一再 敦促儿子再就举业。后经广州佥事徐纟宏的规劝,湛若水于弘 治十七年(1504 进京,入国子监,准备课业。
次年,40岁的湛若水高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从此 步入仕途。

从40岁为官,至75岁告老还乡,湛若水经历了漫长的 仕途生涯。此期间,只有七年因故离任。
正德元年(1506年),湛若水于南京结识王阳明。当时, 王阳明在吏部讲学,湛若水与之分庭主教。王阳明曾说,“予求友于天下,三十年来,未见此人”,“一见定交,共以倡明 圣学为事”。二人虽学术观点不尽相同,一主“致良知”,一 主“随处体认天理”,常有思想交锋,互不苟同,但彼此切磋 学问,交情极深,湛对王的影响亦匪浅。王阳明在正德七年 (1512年)所作的《别湛甘泉序》称,“晚得友于甘泉湛子而 后吾之志益坚,毅然若不可遏,则予之资于甘泉多矣” ®。
正德十年(1515年),母亲陈氏去世,湛若水扶柩返粤守 墓三年,王阳明书墓石:“湛贤母之墓”。
服丧期满后,因对朝廷宦官弄权不满,于正德十二年 (1517年),上疏称养病告假,得准。次年在广东南海西樵建 大科书院,来从者甚众,湛若水开始讲授心性之学。为弘扬 先师思想,讲学期间编撰《白沙子古诗教解》,并自写《诗教解原序》。
同先师陈献章坎坷的命运不同,湛若水一生仕途通达,平步青云。授翰林院庶吉士后,历任翰林院编修、出使安南国 册封安南王正使(赐一品服)、翰林院侍读(正六品)、南京 国子监祭酒(从四品)、南京吏部右侍郎(正三品)、礼部右 侍郎、礼部左侍郎,68岁后连连晋升,官至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嘉靖十二年(1533年)68岁升南京礼部尚书(正二品),嘉靖十五年(1536年)71岁转任南京吏部尚书,嘉 靖十八年(1539年)74岁再转任南京兵部尚书,其官位可谓 显赫。
湛若水身在显位,有自己的一套政治主张,并敢于提出 自己的见解,其社会政治思想很值得人们研究。
作为“活孟子”大儒陈献章的学生,湛若水持“民本”思 想而主张“仁政”。他发挥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 轻”思想,提出:
君为轻,社稷为重;社稷为轻,民为重。
就是说,君与国相比,君轻国重,无国何来君?国与民相比, 国轻民重,不得民心国何立?故在君、国、民三者中,民最 为重。因为,湛若水继承了儒家“以民为本”的传统观点,认 为“天下民庶实为邦本”®,主张“重民”、“畏民”、“爱民”、 “保民”、“得民”。湛若水还受到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影 响,主张“以不治治之”,“以不伐伐之”®,反对以武力对付 起义者。他又提出,“天下一大舟”®,应该君民同舟,君臣共 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湛若水作为封建士大夫,他必然有 “尊君”思想,但可贵的是他揉合了“尊君”与“民本”,提出“君民相须”,揭示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统治者“全仰赖人君去管治”,而得“相安相养”;另 一方面,“人君”又“全倚靠那百姓去护卫”,而得“安富尊 荣”,人君与百姓彼此相依“相须”®。故此——
盖人君的心,即人民的心;人民的心,即上天之心。③
得乎民之心,则得天之心,而天位安;失乎民 之心,则失天之心,而天位危。盖天民一理,上下 无间。
鉴于此,湛若水告诫统治者,“每兴一念发一令,必使吾心民 心皆可愿欲而从行”,“凡在刑赏懋免政事,·不敢肆意好恶”, 由此而“民心得”,“天位永”。
从孟子的“仁政”出发,湛若水主张“分田”、“劝农”、 “恤民”。他提出:
分田其王政之本乎?有田则食足,食足则善心生,善心生则伦理明,伦理明则风俗厚,风俗厚则礼乐兴,礼乐兴则和气致,和气致则天地泰万物若。
湛若水的“分田”主张,旨在制民以产,是循着孟子的“有 恒产者有恒心”的思路,而同时又是针对着当时土地兼并,广 大农民失去土地而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现状,应该说,这一主 张对解决当时激烈的社会矛盾,是具有合理性意义的。然而, 湛若水的“分田”,是以“复井田”为模式,他不敢触动封建 地主所有者的利益,而事实上“复井田”并不可能,只是 “复井田”的主观动机——“恤民”,应给予肯定。
“恤民”的另一主张,便是“以农为本”。他以为,“农桑 乃衣食之源”,“农圃事是为太平基”©。把稼樯视作与民众的 生死、人道的存亡密切相关的大事,他尖锐地指出:
稼穑是小民所依以生,盖无此则小民不生,小民不生则大人无养,上下无养,则札义廉耻亡灭而人道息矣。
鉴于这样的认识高度,湛若水主张当权者应采取有关的政策, 以保障农业的发展。
如果说,湛若水在为官时所提出的许多社会政治主张,体 现着他作为一名大儒的本色,那么,从他的另一些社会主张 ——“平物价,以苏铺行”、“恤商以言利”中,人们则能看 到,虽为封建统治集团的高级官员的湛若水,其骨子里却有 几分叛逆精神。
针对着当时官府仗着手中的权力,对城镇商人进行勒索盘剥,使商人“损赀失业,困极日怨”,商业裹足以至萎缩的 现状,湛若水敢于大声疾呼:
南京大小衙门批牌取货,强抑减价,候领又难,宜行所在诸司痛加禁革。
中国自古以来的“以农为本”、“重农抑商”国策,反映了以 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的利益要求,然而,湛若水身为 国家官员,却要维护商人利益,他重农而不抑商,均富而又 鼓励他人致富,这体现出在旧母体中产生出来的一种新价值 取向与思想解放的精神,这正是他所处的时代,商品经济发 展在观念形态中的反映,也是湛若水思想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的体现。
三、讲学生活
嘉靖十九年(1540年),75岁的湛若水结束了长达36年 之久的仕途生涯,开始踏上以讲学为主要活动的人生之旅的 第三征程。
过庭训纂集《本朝分省人物考》卷111中称,湛若水 “平生笃志而力勤,无处不授徒,无日不讲学,从游者殆遍天下”
作为一名学者,湛若水同宋明许多理学家一样,热衷于 讲学传道。早在50岁那年,湛若水因母逝返乡办理丧事时, 即在粤创办了西樵大科书院,重开私人办学之风,并为该书 院撰写了《大科训规》,确立了办学宗旨,以及一整套的教学 管理办法。在京任职期间,也经常开庭讲学,71岁时,曾返 粤登罗浮山,修建朱明洞书院;登南香山,修莲洞书馆
湛若水在为官期间,致力于办学,使沉寂了 100多年的 书院重新呈现生机,颇有社会反响,功不可没,但由于学术思想比较开放,其书院为当权者所不容。据《续文献通考》记 载,嘉靖十六年(1537年)“御史游居敬疏斥南京吏部尚书湛 若水倡其邪学,广收无赖,私创书院,乞戒谕以正人心。帝 慰留若水,而令所司毁其书院。”《明通鉴》卷五十七曰:“壬 申,罢各处私创书院,时御史游居敬论劾王守仁、湛若水伪 学私创,故有是命。”®湛若水虽极受皇上之宠,但其所办的 书院却成为明代第一次禁书院的冲击对象。
然而,挫折并不能动摇湛若水从事教育的决心,在离任 之后,他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从事教学活动。75岁,湛若 水返回故里增城,即在家乡一带讲学,后到外地讲学。有学 者根据湛若水遗下的讲稿——《讲章》统计,他晚年讲学的 书院即有:九华山甘泉书院、扬州府县学、九华山中华书堂、 会华书院、韶州明经馆、天泉书堂、斗山书堂、独冈书院、甘泉洞、天华精舍、白沙书院、天关精舍等。
世人公认,湛若水所到之处,必建书院,并建白沙祠以纪念先师。他一生热心捐款赞助书院,一批书院得其“馆 谷”:于其乡则有甘泉、独冈、莲洞;于增城龙门则有明诚、 龙潭;于羊城则有天关、小禺、白云、上塘、蒲涧;于南海 之西樵则有大科、云谷、天阶;惠之罗浮则有朱明、青霞、天 华;韶之曲江则有帽峰;英德则有清溪、灵泉;南都则有新 泉、同人、惠化;溧阳则有张公洞口、甘泉;扬州则有城外 行高、甘泉山;池州则有九华山中华;徽州则有福山、斗山; 福達武夷则有六曲、仙掌、一曲王湛会讲;湖南则有南岳紫 云”®。仰慕湛若水而从学者,近4000人。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湛若水79岁,在广州法政路住所“湛家园”旁兴建“天关书院”,进行讲学,同年3月应 邀登衡山,在紫云峰建“甘泉书院”,且立白沙祠。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湛若水83岁,在广州白云山 兴建白云书院。
年逾古稀的湛若水,尚致力于兴学、讲学,实令世人感 动,由是招来五位老者从学,他们年龄大都在70、80以上, 其中最长者已高龄102岁。湛若水对长者们甚是礼遇、尊敬, 一时传为佳话,曾有画家以此为题,作了饮誉全国的佳作—— 《师生六皓图》。
湛若水之所以热衷于兴学、讲学,其原因既是为了表达 对先师陈献章的忠诚,又是为了传播先师的思想学说。陈献 章以教育为立国之本,终生从教,旨在“得人才”与“易风俗”,湛若水则以兴学的方式纪念先师,并继承先师的遗志。 正如史料所言,“平生足迹所至,必建书院祀白沙”。
湛若水作为教育家,其教育思想较集中地体现在《大科训规》中。+《大科训规》乃湛若水为办好大科书院而撰,全文 6000余字,共60余条。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就学生 如何立志、如何为学、如何进行生活管理等,一一给予具体 的训诲。“训规”特别强调:
“立志”——“诸生为学,必先 立志,如作室者,先曰其基址乃可”
“用功”——“诸生用功,须随处体认天理
“求道”——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在 “人伦之间”体认天理。
湛若水十分重视读书,他不同意陈献章所说“此道苟能明,何必多读书”,又不同意王阳明的“读书丧心”、“读书可尽废”的说法,他认为:
人心中天理具备,读书亦唤醒一番,何等有益。
当然,读书是为了“自得”——“得道”,否则——
若读书不求自得其心,而以记诵,为词章谋利禄之计,这个心便是穿窬之心,与天地之心不相似矣。
在读书与求道的关系上,湛若水采取了比较中肯的态度,对 中国传统的“反求诸心”的为学和修养方法进行了反思,把 读书作为寻求自己的本心的一条重要途径,这无疑是对由陈 献章开创的明代心学的一个纠偏。
总的看来,湛若水虽然没有终生从教,但其办学规模、讲 学范围、学生的数量等方面,都远远超过陈献章,真可谓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正是湛若水足迹遍布半个中国的讲学, 把陈献章亲手培育的岭南文化奇葩——江门学派引向岭北, 把陈献章开拓的岭南理学传播于神州大地,使之影响有明一 代学术,以至以后的文化发展。湛若水在岭南文化发展史乃 至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应予充分的肯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