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树生:画由心生,笔墨在情

 泊木沐 2018-04-21

李树生,师从我国著名画家李涵先生,专攻写意花鸟。在李树生的作品中,看似传统的笔墨却内涵了中国艺术家恪守伦理的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李树生的画作题材多样,笔墨色彩丰富,笔法摇曳多姿,作品生动富有灵韵。也因此,李树生在艺库的作品受到很多人的关注。我们采访了李树生先生,请他谈一谈他的艺术思考。

李树生

Q:艺库网

A:李树生

Q:我们看到您的主要身份是文化学者和资深媒体人,那么研习书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A:三十年前先接触的是中国古代画论,对绘画理论比较熟悉,也与众多书画家来往甚多,但涉笔作画是近十年的事,由老恩师、著名画家李涵先生言传身教,一步步画到今天。

Q:您有过教书、办刊、著书等多重经历,怎么又想到重归书斋埋头作画呢?

A:书画虽是中国文化的一脉,但极其厚重,是各种文化元素综合表现的载体,也是体现传统文化内涵的载体,我虽然有诸多文化经历,但感知其博大,未必能理清其脉络,转以书画之道,把自己的文化素养转移到书画上可能更具体,更表象些,且静心以致远,求得人生的淡泊,唯书画能为之,故择书画之道而弃其他了。

李树生 《清荷》

Q:深厚的国学根基,对您的艺术创作是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A:我是1979年入学于天津师大中文系,确实学到了很多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知识,但也深知,仅有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将知识移转到新的载体之上,而书画则是最好的平台。画画不仅是求得形似,色彩靓丽,笔墨的扎实,其背后需要有文化的支撑,纵观几千年中国书画发展史,凡可被后人誉为大师的,他们的文化功底都是深厚的,苏轼便是典型的代表。

李树生 《果熟来禽》

Q:恩师李涵先生给您的艺术思想和创作带来哪些影响?

A:恩师李涵先生是中国书画传统文化的坚定捍卫者,他的艺术思想与艺术实践很好的继承了优秀的传统书画的理论与方法,并有所开拓,与时俱进,为我的书画艺术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从笔墨入手,强化变化,既拟古,也创新。

Q:研习国画离不开吴昌硕、齐白石、李苦禅等先辈的影响,您是如何将个人的探索和创新融合到前期的学习中呢?

A:学习大写意,必须要研习吴昌硕、齐白石、李苦禅等大师的精神,李涵先生的大写意就承继了他们的笔墨之功,而我亦溯本宗源,努力为之。但先辈们笔中的精神有时代的印痕,后人难以超越,且文化又必须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文人画则是我的追求,并不是文人画的画就叫文人画,而是在画面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吴昌硕做到了诗、书、画、印俱佳,而其他人难以逾越,我的追求就是吴昌硕这样的文人画大师。

李树生 《荷塘戏鱼》

李树生 《佳音》

Q:在您看来,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A: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应是写出自己的情怀与思想,求得自然。精品易出,神品难现,而有神有韵的作品更是凤毛麟角。现代社会浮躁,表面看起来画面光鲜亮丽,热闹非凡,栩栩如生,但细味品鉴,大多也是逼真有加,难有出神之处,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不多,给读者再“创造”的空间更少。

李树生 《凌清》

Q:您的艺库个人主页在注册一个月内就有很高的访问量,作品也受到很多人关注,对此您有什么感受?

A:感谢艺库平台的推广,能让作品有更多的受众,也期望能够更多的了解库友们对作品的真实意见和想法,以后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Q:艺库网这个平台与其他平台相比,您觉得它的特别之处和亮点在哪里?

A:艺库是个很好的平台,他把艺术家和观众紧密连接在一起,艺库免费向所有用户开放,并让艺术家自主管理自己的个人空间,能实时看到观众的评论、点赞和回复,更直接的了解到观众对作品的评价。艺库网站的设计也很别致,能让作品和文章一目了然的呈现给观众。

Q:您对艺库有什么期待和建议吗?

A:期待艺库今后能多多举办各类活动和展览,给艺术家创造更多展览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李树生 《清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