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击式教育,才是摧毁孩子的第一大杀手

 昵称19788366 2018-04-21

父母用打击式教育,致使7岁儿子从“聪明孩子”变成“自闭孩子”

打击式教育,才是摧毁孩子的第一大杀手

新闻中的小轩是别人眼中羡慕的孩子,聪明、好学、乖巧懂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就是这样一个孩子,整天生活在父母的打击中,做好了怕骄傲被否定、考试失误了被批、内心脆弱被视为没有出息,甚至要将其赶出家门。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中,小轩变了,变得自卑、敏感,觉得自己是个差劲的人,不值得拥有,不值得被爱,一步步走进自闭的深渊。

打击式教育,才是摧毁孩子的第一大杀手

这是前段时间刚刚发生的又一起悲剧,随即上网查阅了相关网页,各种关于父母打击式教育的信息扑面而来。原来我们都是在父母打击中长大的孩子。

作为一个孩子,我至今都无法摆脱那个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无法超越的对象---一一个又一个别人家的孩子;身为一位妈妈,我遭受过产子之痛,遭经历着一个人带孩子的种种心酸,可我会是一名合格的妈妈吗?我能保证自己的孩子不会成长在连自己都痛之恨之的“打击式”教育中吗?我能保证他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自信、乐观、人格完整的人吗?我能吗?我能吗?我开始陷入沉思。

为什么父母总喜欢打击自己的孩子,难道我们的孩子真的有那么差劲吗?小的时候,父母习惯拿我们跟张三李四王五比;上学了,跟全班、全校、全省、全国的同学比;长大后,又被迫被卷入和路人甲乙丙的比较中,数不胜数,不厌其烦。

打击式教育,才是摧毁孩子的第一大杀手

然而,当孩子遇到挫折、困难,希望得到父母安慰、鼓励的时候;

当孩子心情抑郁,希望能向父母倾诉的时候;

当孩子感到迷茫,无助,希望得到父母指引和帮助的时候;

当孩子取得进步,希望得到父母肯定、赞许的时候;

当孩子想表达自己想法,被父母视为无知和幼稚的时候;

当孩子想去尝试而被父母一次次否定的时候......等待我们更多的是:

1、你怎么越...越...(越大越没出息了?越大越不听话了?)

2、我刚才是怎么给你说的,

3、这点事都做不好

4、你看谁谁谁,你怎么就不能像人家一样

5、你能不能让我省点心

6、考个试都考不好,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书念到猪脑子去了

7、给你说了,不能那样做,有没有长记性

8、除了吃睡,啥都走不到人前面,有啥出息

9、哭啥哭,就知道哭

10、整天看那乱七八糟的书(小说、漫画、杂志、名著等等)有啥用

11、就知道你做不了

......

打击式教育,才是摧毁孩子的第一大杀手

一位哲人曾说过:“经过什么样的洗礼,就能造就什么样的灵魂。”

美好的东西总是令人回味无穷,丑陋的东西总是令人胆战心惊,“夸”可以使被夸着产生美好的心境,从而留下美好的回忆,从此激励自己不断前进。而一个经常被打击侵蚀的孩子,注定充满了无力感!

父母习惯从自己的角度思考,试图用这种“打击式教育”来激励孩子进步,却忽视了孩子的心里感受,忽视了孩子就是一点一点地被这种打击摧毁,非但没有把孩子引向正面发展,还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孩子慢慢变得自卑,怯懦,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没有了梦想,没有了尊重和信任,甚至颓废。

打击式教育,才是摧毁孩子的第一大杀手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父母千百年来乐此不疲地这样做呢?

1、越是亲近的人,越容易肆无忌惮,关系亲密的人,一定会“分不清彼此”而相互影响。

正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关己则乱!亲子关系作为亲密关系中福祸相依性最高的的一种,必然致使父母不能从孩子身上分离出来。

而父母过分沉迷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不可挑战的权威,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吃过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所以,孩子的话,他们的想法,无论对错,无论好坏,只要做了,只要不符合他们的期望和要求,就有着绝对的漏洞,这也成了父母打击孩子的源头。

2、借子圆梦

中国家长都喜欢借子圆梦,希望孩子能替他们完成当年未完的梦想”,即使孩子已经做的很好,但当他们的表现没有达到父母的期许时,父母总能找出一千个理由来打击孩子。

3、固守的就思维模式

能欣赏一个人的,往往只能是比他更优秀的人!

很多家长无法突破思维局限,拒绝接受新观念,固守着旧的思维模式不肯改变,有的父母受原生家庭的影响,试图通过教育把它传承给下一代。更多的是,他们需要通过否定和打击身边的人刷爆自己的存在感,证明自己的重要性和权威性。

父母和孩子角色的不对等,让父母认为他们可以始终在孩子面前保持一种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态度;当他们无法平衡工作、情感、婚姻、家庭中遇到的压力时,就会选择孩子作为他们情绪发泄的窗口。

4、社会因素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塑造出的竞争气氛让父母忽略了技能本身的价值,而简单归结为分数高低和挣钱多少。

打击式教育,才是摧毁孩子的第一大杀手

当父母仅仅把目光放在这两项上时,孩子其他的需求就被视为浪费时间、不学无术、不务正业等。而这又会刺激父母情绪失控,于是各种打击话语脱口而出。

所以,当孩子表达自己观点或者兴趣时,很多父母不加思考就直接拒绝,甚至认为孩子在没事找事,对孩子进行否定和嘲笑,孩子提出观点和要求,父母喜欢鸡蛋里面挑骨头,忽略合理的地方。慢慢地,亲子间的沟通渠道坍塌,陷入“越打击---越叛逆,越叛逆--越打击”的死胡同。

有些话,说多了,也就成了真的!

于是在不断的打击教育中:孩子开始自卑、胆小、懦弱、害怕失败、缺乏抗挫能力。当孩子的负面情绪积累过多时,便直接影响了孩子人格完整的发展;亲子沟通出现断裂,孩子失去对父母的尊重和信任,不愿意与父母交流,亲子关系不断恶化;扼杀孩子的责任感,家长不断的打击和否定,容易让孩子产生扭曲的心理!他们会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会出错,那干脆就不做,要么错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父母。

父母和孩子本是一面双面镜,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如何看待自己,是通过父母这面镜子来完成的;父母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认知和行为,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评价永远只是否定与打击,那么,就算孩子再优秀,也只能看到父母眼中这个一无是处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