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判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否稳定

 用珠宝装饰自己 2018-04-21

OCT检查可判断斑块是否稳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心内科学科带头人王长谦教授坦言,对于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的区别,医学上判断起来也很难。目前,少数三甲医院对于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判断,最好的检查方式是OCT——光相干断层显像。冠状动脉管腔内的OCT检查是目前临床上最先进的诊断动脉斑块稳定与否的检查方式。“原先这方面的检查主要依靠血管腔内的超声,也能大致观察血管腔内病变是否稳定,但不如OCT更敏感和准确。”

两难决策?OCT可减少过度治疗

临床上有些病人有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一做造影检查发现,管腔狭窄程度70%左右,到底要不要植入支架就很纠结。“这种情况下可以放支架也可以药物治疗,我就会建议病人做OCT检查,看看斑块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不稳定的斑块我们要积极处理,比如放支架;稳定的斑块我们使用药物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就可以了。”王教授表示,随着OCT检查的普及,将来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一些治疗决策。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一检查的应用可以减少过度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心肌表面的血管内形成了血栓,急救就是把血栓取出,必要时植入支架打通血管。王教授说:“我们发现,导致心梗的血栓有些是斑块破溃后形成的;而有些是斑块内膜糜烂引起的,斑块并没有破溃。如果血栓抽出来之后,管腔狭窄程度不严重,用OCT检查可以区别是破溃型斑块还是糜烂型斑块。如果是糜烂型斑块,在强化抗栓治疗下,管腔的狭窄程度不严重,也可以不放支架。”

一般病人无需做OCT检查

一般来说,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阶段,判断斑块稳定与否的意义不大,因为这一阶段无论是稳定斑块还是不稳定斑块,预防和治疗的措施是相同的。但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后,特别是涉及到是否需要植入支架的问题时,OCT检查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

王教授强调说:“OCT检查的应用就看能不能改变治疗决策,如果能够改变治疗决策,检查的意义就很大。如果这个检查不能改变治疗决策的话,做这个检查的意义就不大了,所以一般的病人就不需要做这样的检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