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在川藏线上见过这几种奇葩,是你的幸运!

 小刀客的图书馆 2018-04-21


没到川藏线时,它是你心中的一个幻想,神圣且神秘;但当你踏上川藏线,或许会意识到,它和想象中并不那么一致。


今天呢,小行星就想和你们聊聊,关于川藏骑行的某些奇葩现象,希望大家引以为鉴,勿忘骑行初心!毕竟比起征服一座山、一条路,征服自己更值得骄傲。



1、难于上青天的川藏线传说

骑行江湖里,似乎到处都流传着川藏线的传说。不是虐身...就是虐心...或是虐身又虐心...但这真的是真相吗?


很多骑友在回顾川藏骑行经历时,总是提到并强调有些路段路况超差,甚至需要扛车走过,并会辅以惨不忍睹的照片为证,仿佛川藏线就是难于上青天!一方面当然是因为痛苦的经历总是会比平顺的旅程,更让人印象深刻;另一方面,征服过这样艰难的路况,也更有成就感与满足感!



但这毕竟只是川藏线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对比进藏的数条路线,我们最常提到的川藏线,通常指川藏南线,已经是最成熟、最商业化、人数最多、最安全的一条进藏线路。尽管仍有些要翻过的山、要克服的烂路、要经历的复杂天气,但随着更多隧道建成,柏油路的完善,沿路的商业化转变,路线的难度与危险程度已在不断降低。



危险当然是存在的,但是大部分都可以避免:下坡带刹车、弯道请看路、减速带注意减速、塌方落石区快避让、恶劣天气别硬上......别觉得自己艺高人胆大,就天不怕地不怕。有命在,才能骑得更高更远呀。


2、没准备没经验的新人遍地

很久以前看过一篇川藏线上的随机调查,从成都出发准备进行川藏骑行的人中,40%没有长途骑行经验,甚至刚刚接触骑行没多久。他们没有合适的装备,也低估了川藏线的难度,只是心血来潮准备出发,然后不得已被实现击败,惨痛收场。




我们并不是反对新骑友骑川藏线,而是反对新骑友毫无准备地去骑川藏线。


虽然川藏线没有大众想象中那么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很容易被完成。相比海拔气候带来的环境问题,与克服烂路高山所需要的体力耐力,与长途骑行带来的精神困乏才更难被克服。后两点也是新人面临的难关。



如果对这条路线没有正确认识,很容易在开始几天就被累哭,从而萌生放弃之心。当然,也会有人在出发拍照后,选择其他方式前往拉萨。或许这就是有人出发比你晚,到得比你早,还一身轻松的原因吧?


3、队伍骑着骑着就散了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骑行川藏线的人数在10~30万不等,其中组队出发的骑友们也不在少数。他们因为各种理由聚在一起,信心满满,觉得能一起抵达拉萨。


现实却很残酷,大部分队伍骑着骑着就散了。



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骑行川藏线期间,队友们朝夕相处,生活习惯的差异都会在通过各种细节体现出来,小则衣服几天一洗,大则居住环境需求,都有可能出现问题,导致矛盾。若是只有两三天,或许还可以忍耐;但骑行川藏线通常不少于20天,忍着忍着就爆发了。最后的结果,就显而易见了。


除此之外,骑行能力与体力差距也会不断拉开距离。刚开始,体力好、骑在前面的人还愿意等待,会耐心告知后面的队友路况和注意事项,并预定集合地点。长此以往,多少会有些埋怨,最终选择向终点单飞。


所以呀,请好好珍惜,身边能一起骑川藏线的兄弟!




4、乱写乱画的留言随处可见

有些人出来走一趟,就一定得找个位置写写画画,不然就觉得白来了。因此,我们时常能在各大名胜古迹看到诸如“到此一游”的留言,川藏线也不能幸免。


尽管很多川藏线上的很多客栈,都会机智地空出一面留言墙,供骑南闯北的大家一抒心中豪气,但总有些人,就喜欢去公共场合(比如界碑、交通指示牌、警务站甚至佛塔)涂涂写写,更有甚者,还会恶意修改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