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位广州肿瘤大咖总结出防癌经,推荐收藏!

 邹子书库 2018-04-21

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最主要疾病。根据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全国癌症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全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相当于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4月15日-21日为第24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副主题为“抗癌路上,你我同行”。如何远离癌症,科学防癌是大家特别关注的话题。为此,小编特意献上广州八位肿瘤专家的8句防癌经。


30%的肿瘤源自五种主要行为和饮食

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荣誉总院长徐克成教授:


癌症预防分为三级,一级预防是消除癌症的发病因素,降低发病率;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三级预防是对癌症患者进行康复指导,预防癌症的复发和转移,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

 

大约有30%的恶性肿瘤源自五种主要行为和饮食危险因素:高体重指数、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病毒或细菌感染、缺乏运动、使用烟草及饮酒。消除和改善这些因素,是预防癌症、降低癌症发病率的关键。我的饮食经是:什么都吃,适可而止。


防肝癌需要警惕水污染

南方医院原副院长兼肿瘤中心主任、复大肿瘤医院肿瘤内科首席专家罗荣城:


引发肝癌的因素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毒素、饮用水污染、遗传因素以及糖尿病、吸烟、饮酒、砷暴露、肥胖等其他因素。

 

在外部致病因素中,水污染和黄曲霉毒素尤其需要警惕。曾有研究发现,在肝癌高发区饮用受污染池塘水的居民患病几率要高于饮井水的居民。黄曲霉素的代谢产物黄曲霉素B1(AFB1)有强烈的致癌作用,被黄曲霉菌污染产生的霉玉米和霉花生等能致肝癌。



在导致肝癌的内部因素中,肝炎、肝硬化、糖尿病需要特别注意。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所致肝癌,加起来占了全部肝细胞癌发病数的80%以上。


警惕病毒感染

国际冷冻治疗学会副主席、复大肿瘤医院副院长牛立志博士:


病毒感染是致癌因素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有研究结果表明,肝癌发生和乙肝病毒慢性感染相关。乙肝病毒感染者容易发展成肝硬化而最终导致肝癌。因此,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是控制肝炎进展的有效措施。胃癌的发生和幽门螺杆菌慢性感染相关。螺旋杆菌的感染者,应配合胃镜检查,尽早进行抗感染治疗。


至少2/3肿瘤与饮食有关

广州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原院长、复大肿瘤医院副院长王远东:


肿瘤中至少三分之二和饮食有一定的关系。80% 的癌症由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引起,这些生活方式和环境是人们往往不注意的,如长期吸烟、老喝滚烫水、长期食用烟熏食物、蔬菜吃得少、爱钻牛角尖、多性伴侣”。不过,全球1/3的癌症是可预防的,这需要人们从细节做起,如保证良好睡眠、保持乐观情绪、限制饮酒、多参加运动。

 

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男性不吸烟;女性肺癌的罪魁祸首是二手烟和烹饪油烟,建议下厨时开足排气抽油烟机,烹饪结束后继续排油烟3分钟。


鼻咽癌有家族聚集性倾向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原副院长、复大肿瘤医院头颈外科首席专家曾宗渊:


鼻咽癌有家族聚集性倾向,患者中约10%有癌家族史,发病以南方省份较高,如广东、广西、海南、湖南、福建、江西等省,而广东则被认为是鼻咽癌最高发地区(尤其是讲粤语的广州、佛山、中山和四会等地)。

 

建议普通人群每年体检都应检查鼻咽部和颈部(颈部淋巴触诊)。高危人群宜每年定期做防癌体检,体检时除了检查鼻咽部和颈部,还应做EB病毒抗体检查,它与鼻咽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若鼻咽或颈部发现可疑病灶,应进行鼻咽纤维镜以及头颈部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


控炎症、吃蔬果、多锻炼

复大肿瘤医院副院长穆峰博士:


首先,注意慢性炎症。如果将癌肿比喻为“火”的话,炎症就是维持“火”燃烧“油”。炎症能启动和维持癌生长。相反地,控制炎症能减少癌症进展的危险。

 

其次,多进食果蔬类,比如补充维生素C,消除自由基。



最后要注意锻炼,保持好心态,维护人体的免疫功能。免疫对癌细胞有监管、维持平衡的作用。


警惕“吃”出胆管癌

留日、留英医学博士、复大肝胆外科首席专家王建南:


胆管结石、肝吸虫以及丙肝病毒感染均是胆管癌的诱因,而这三种疾病在南方又十分常见。有这些疾病的患者应警惕胆管癌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吃鱼生容易感染肝吸虫,这种寄生虫导致胆汁淤积、胆管纤维化及胆管增生。


适龄人群定期体检十分必要

复大肿瘤医院生物治疗中心主任陈继冰博士:


50岁以上人群,每年定期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体检十分必要。有家族史、慢性感染、职业暴露的人群,应将体检时间提前到40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