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孩子内向,不自信吗? ——我们为何会带上面具生活?

 昵称54765419 2018-04-21

题记:写这篇文章源自于有一次孩子们将衣服乱放结果谁都不愿意承认,在跟孩子们谈论这件事情的时候引出了“戴面具“的话题。为什么我们会培养出不自信的孩子,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敢承认错误,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报喜不报忧”,这些问题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很多来过学堂的朋友对学堂孩子们的第一印象都是整体很活泼开朗,每每有新生入学的时候总会发现有些孩子不敢也不愿意与人交往,做什么事情都有些缩手缩脚、小心翼翼。家长提起来的时候会说 “我的孩子很内向”,似乎一个“内向”就是所有问题的答案,也阻断了家长继续探究的脚步。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孩子行事十分高调,做任何事情都希望引起所有人的关注。此外在学期初的家长会上有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不自信”、“报喜不报忧”,那么这些问题背后的根源是什么呢?

新教育最核心的三个行为原则是“诚敬恕”,其中以“诚”为首,“诚”不仅是后面两条的基础,也是道家最强调的“真”。上述谈到的所有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不真”,为何一个“真”字如此难学?

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最真?《道德经》上说“复归于婴儿”,婴儿大概是世界上最真实的一类人群了,他们自如地表达自己的任何想法。而他们能够如此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核心原因是——周围的世界全然地接纳他们。

我们大部分人对自己的认知是建立在他人对我们反馈的基础上的。当婴儿慢慢长大,周围的人开始对ta有着各种各样的评判、要求, ta 接受到的爱慢慢变成了有条件的爱,这让ta不得不做更多符合他人要求的事情来换取更多的爱。

这个 ta 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

以下是部分班会内容记录:

在跟孩子们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把这形容为“一个人带上面具的过程”,并且说出了“面具人”的心声:害怕自己不完美,担心别人对自己不满意,害怕犯错遭到批评,做每件事情都要看看周围有没有人,有哪些人,从而选择自己的行为和语言。结果就是自己过得又辛苦又累还不开心。

我让孩子们为自己的“面具度”打分,0分代表最真实,每增加一分就代表面具厚了一层,结果大部分孩子给自己打的分在4分以上,有一些竟然在6分以上。这时候有孩子开始问了“怎么样才能把面具摘下来呢?”,也有孩子问“老师,你有没有带过面具呢?”

“当然有了,当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我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是为了让父母高兴才做的,而且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我成年以后”。听到我的回答,孩子们都大吃了一惊。

“接下来我要说的话,希望你们都能够记住:

第一. 带上面具并不是你们的问题,而是你们的父母或者其他家庭成员造成的。

第二. 愿不愿意摘下面具,能不能够摘下面具,是由你们自己决定的。

第三. 每一个父母最终都会意识到自己希望看到的是孩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戴上面具的样子。

第四. 你们在学堂非常地安全,老师们能够接受你们所有的问题,接受你们犯任何错误,但老师不能接受的是你们犯了错误却不改正。”

虽然只是一群7到12岁的孩子,可是当我跟他们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孩子们全神贯注鸦雀无声,甚至有些孩子的眼睛泛着泪光。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很多错误,如果我们希望自己取得进步就要把自己最真实的状态展现给别人看,只有暴露出问题才知道需要改进的地方。可是当一个人暴露出问题我们嘲笑他的话,下次他可能就不敢再暴露问题了,相反如果我们对同伴有更多的包容,大家都来帮助对方改掉身上的问题,那么大家的面具就会越来越少。可是你们当中是不是有很多人害怕别人指出自己的问题?”

孩子们点点头。

“我们来想象一个人长得很难看,每天都画上厚厚的妆,结果收获到了很多赞美。可是无论他的妆画得多漂亮也改变不了他很丑的事实,时间一长他就更加害怕别人看到他本来的样子,时刻生活在担心被人揭穿的恐惧中。

我们还可以有一种做法,就是当我只能做到3分的时候我就展示3分的样子,但我能够看到自己还有7分的差距因此不断地努力。当我能够做到4分的时候就展示4分的样子,可能不那么完美,可能比别人差,但任何时候我都是真实的样子,也在不断地进步中。”

在和孩子们讨论的过程中我还跟孩子们分享了很多自己以前犯过的错误,以及对待自身问题的态度转变。孩子们对于大人有跟自己类似的经历往往很感兴趣,经过这样的引导孩子们都表示要摘下面具做一个真实的人。可是我知道,虽然我告诉孩子们“是否摘下面具的决定权在他们自己手里”,但没有父母的允许没有一个孩子敢摘下自己的面具

当我们只能接受孩子的优点、进步,无法接受他们的缺点、错误;

当我们习惯性地用奖励或者惩罚来要求孩子的行为;

当孩子没有从内心真正理解和认可我们的要求时,我知道真实的那一刻永远不会发生。

一旦我们在这样的行为模式伴随下进入了成年生活,面具将会成为我们的一部分从而让我们忘记了它们的存在,即使父母已经不再对我们有任何的要求和期待,我们却已经习惯生活在他人的眼光中,只是对象扩散为更多的人,我们所有存在的价值都取决于外在的评价。那么这是我们希望自己的样子吗,这是我们希望孩子呈现的样子吗?

所谓的“内向”和“高调”都不过是孩子期望获得认可的一种表现方式,一旦孩子放下了不被接受的恐惧,就会展示最自然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大概率就是活泼开朗。当我们评价孩子“不自信”的时候,是孩子真的不自信还是家长希望孩子展现出“自己希望的自信”?倘若一个孩子满口豪言壮语是否会让家长喜笑颜开?可是这两者又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下一次当我们用“形容词”评价孩子的时候,是不是先思考一下我们的心态是什么?我们在培养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在做什么样的家长?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与大家共勉。



昭明书院

愿中国有真教育    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

愿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发扬光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