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疹上身?为您支几招

 为什么73 2018-04-22

春夏之交,湿热瘙痒;秋冬寒冷,干燥奇痒。

相信这是许多患有湿疹的朋友内心的共同苦恼。湿疹有时候痒起来真是六亲不认,难受得让人内心烦躁、恨不得把自己的皮都抓破挠烂。

现实中,由于湿疹通常仅在发病时出现症状,而且部分患者因为诸多因素使症状能得以改善,所以不少患者对湿疹治疗的重视程度并不够。

湿疹不同

分期的症状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性疾病,其发生与遗传、环境、感染、饮食、药物、不良情绪等有关,能引起剧烈瘙痒。

这种皮肤炎症反应,最初是皮肤变红,伴随着细小红色丘疹,皮疹表现特点为多样性、对称性、瘙痒反复发作。

湿疹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具体症状如下:

★ 急性期

渗出比较多的、新发的湿疹,有红色丘疹呈黄豆大小,伴随丘疱疹或水疱,偶尔小片状粉红或鲜红糜烂,有渗液,多属于急性期。

★ 慢性期

皮肤表面有脱屑、抓痕和血痂、角质层增生的,周围散在少数丘疹、丘疱疹,常融合增厚呈苔藓样变,特别颜色暗沉伴随色素沉着的,易反复发作的,多为慢性期。

瘙痒多局限在手、小肠、肘窝、阴囊等某一部位处,周围界线明显。

★ 亚急性期

介于急性期和慢性期之间的就是亚急性期。

莫要混淆

湿疹与痱子

痱子开始是皮肤发红,而后开始长红色突起小粒,有些呈脓性会有剧痒疼痛感,出汗多就易引致痱子。而湿疹是一种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

真正要区分痱子和湿疹,不是单看外表就可以判断出来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进行区分:

1. 发生时节

湿疹不分季节,而痱子多发生在夏季,且多见于儿童身体出汗较多部位。

2. 发生部位

湿疹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痱子多出现在脖子、胸背、头部、前额、屁股等多汗处。

3. 发生原因

引起湿疹的原因多而复杂,经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感染等,又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引起湿疹的发生。而引起痱子的原因,多是由于汗孔阻塞所致。

由此看出,湿疹是慢性病,而痱子是短暂性、不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

湿疹日常

“四不要”

如果长了湿疹,正确的护理是治愈的关键,但日常生活中的错误做法,往往加重了湿疹。

1. 不要抓挠患处

抓挠会使皮肤不断遭到刺激,而且越抓就越痒,最后导致皮肤病变部位范围扩大、增厚粗糙和苔癣化。

另外抓破皮肤还会引发感染,引发后续其它疾病。

2. 不要用肥皂清洗

湿疹最怕各种不良刺激,用肥皂清洗看似清洁卫生,但是肥皂的碱性较强,而我们的皮肤表面是弱酸性的,这对皮肤是一种化学性刺激,不仅不能保养皮肤,还会加重皮肤干燥、瘙痒。

同时要避免接触可能引起敏感的物质,如皮毛制剂、化学成分用品如洗衣粉、洗涤精等。

3. 不要用高温烫

有些得湿疹的朋友因痒得特别难受,就用热水烫,用热风吹,这样暂时性利用痛觉替代痒感。

表面上这种做法看似减轻了瘙痒,结果却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红肿加重,渗液增加,结果病情更重了。

4. 不要吃刺激性食物

如辣椒、浓茶、咖啡、酒类、鱼,虾等刺激性食物,都会导致瘙痒加重,应避免食用。

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这“四不要”,湿疹的治疗就变得容易多了。

湿疹的外

用验方

验方1:

野菊花、地肤子、苦参各20克,金银花、蛇床子各10克,白矾5克,水煎洗患处。适用于肘部、腘窝湿疹经久不愈者。

验方2:

炒吴茱萸30克,海螵蛸20克,硫黄6克。共研细末。治疗急性湿疹渗液时,直接撒上薄薄的一层粉;慢性湿疹用蓖麻油调敷。

验方3:

黄柏40克,花椒10克,共研细末。湿疹有渗液时干撒之;干燥者,用麻油调搽。

验方4:

密陀僧30克,黄柏20克,冰片2克,共研细末。有渗液时用干粉直接撒于患处,无渗液时用麻油调敷。

对于儿童,皮肤比较娇嫩,我们更应该重视其预防

1 多喝水。好像不管什么病,医生总是对你说:都是多喝水。喝水不治百病,但能给身体提供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的能量!水占人体重量的70%,婴儿体内含水达80%。一旦缺水,各个细胞什么的都缺少活力,就这么简单。

2 擦香香,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擦点油剂。有很明显的效果哦!

擦香香最好的时刻,就是洗完澡后擦。冬天,宝宝洗澡记得控制好时间(不超过5分钟),水温不要超过水温。洗澡时切忌用力搓澡!

3保持干爽。前面已经介绍了往身上“扑”水的危害了,大家有汗就擦,要么就换衣服,千万别潮湿呀。

4均衡饮食。其实不管哪个季节都要均衡饮食,否则不是上“火”,就是缺维生素、缺这个缺那个,越不喜欢吃的食物越要买上一点尝尝,老医生就是这么干的。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