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

 AndLib 2018-04-22


在人文学科里面,最有魅力的课题可能就是“工业革命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了。

首先,这个课题太重要了。

就在两百多年前,从英国开始,怎么就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生产形态,然后带动社会形态的变革,然后一步步地扩展到全球,让整个人类都进入了现代社会?今天我们身处在现代社会,对身边的一切见怪不怪。但是回到两百多年前,这个变化太魔幻了。

这个课题有魅力的原因,还在于它永远没有标准答案。有人说因为英国的技术,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也有人说是因为思想,亚当·斯密提出了自由主义经济学说。还有人归功于天时地利,说英国有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还有政治制度,等等。

但是这些答案似乎还没到究竟。最简单的一个标准就是,如果英国是因为这些条件爆发了工业革命,那我们可以推论,今天如果一个国家凑齐了这些条件,是不是也能爆发工业化和现代化呢?比如,日本没有什么煤炭资源,照样现代化。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有很多至今也没有完成现代化。

所以,就像经济学家克拉克说的,“解释工业革命,仍是经济史上的终极大奖,它已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学者终其一生,但都无果而终”。

有一本书名叫《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的书,作者是清华大学的文一教授。这本书的核心,就是分析工业革命的逻辑到底是什么。里面很多观点,非常新颖。

今天我们先说其中的一个问题。

文一教授也是在回答为什么英国能够率先引爆工业革命。他的研究方法很有意思,他挑选了一个对比的样本国家,荷兰。

在工业革命前后,英国和荷兰一共打了四场仗,前三场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荷兰二比一,暂时领先。直到第四场,工业革命之后,一局定胜负,荷兰输了。

跟英国比起来,荷兰最大的特点,就是起得早。英国18世纪工业革命的条件,荷兰17世纪就已经大体具备了。

如果说工业革命需要武力,打开海外市场,17世纪的荷兰就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舰队,当时欧洲一共两万艘船,其中一万五千艘是荷兰的,荷兰也因此得了个绰号“海上马车夫”。而且从欧洲、亚洲,到非洲的主要通商港口和贸易聚集区,几乎全在荷兰的控制下。

如果比技术,荷兰几乎是全世界的技术中心。比如俄国的彼得大帝,要去学西方,就来到荷兰学习造船术。意大利的威尼斯,作为世界毛纺织业的发源地,也得从荷兰引进设备。日本人想升级海上力量,就得跟荷兰学航海术,而且他们当时还给西方的科技文化起了一个名字,叫“兰学”,也就荷兰人的学问。

有人认为工业革命离不开亚当·斯密提出的自由经济思想,可是你知道,荷兰人虽然没有提出什么思想,但是他当时自由经济的程度是非常高的。他的国民总收入,比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三个地方加起来还要高30%。要知道,荷兰的国土还不到这三个地方的六分之一。而且世界上最早的期货市场,也出现在荷兰。

总之,17世纪的荷兰,经济、技术、军事都是世界一流,当时的荷兰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中心。

但是,这个世界中心,怎么就偏偏没能开启工业革命,后来还被英国给反超了呢?

这个问题,文一教授给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角度,他认为,荷兰选错了支柱产业。

荷兰的支柱产业是渔业,海洋捕捞。而英国发起工业革命的,是纺织业。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之一,就是英国人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而且放眼这200年的现代化过程,19世纪的法国、德国和美国,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日本,20世纪中期的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韩国、包括20世纪末的中国大陆,无一例外,全是在棉纺织业引爆的工业化的过程。

那么,为什么棉纺织业就能开启工业革命,荷兰当时的渔业就不行呢?一个支柱产业的选择居然有这么大的影响?

按照文一教授的思路,重点不是支柱产业本身,而是这个产业和周边社会元素的关系。

我们来看两点,第一,规模。

棉纺织业的市场几乎无限大,不管是做衣服、床品、日用还是别的什么,几乎每个人都需要它,而且每一个人可以有很多件衣服。而且棉纺业的原料,也就是棉花,生命力很强,耐碱耐旱,即使是其它作物都长不成的盐碱地,棉花仍然有收成。

一方面是无穷多的原料,一边是无限大的市场,这就意味着,只要工人够多,设备够用,这门生意我就可以一直做。这就等于在原料、生产、市场之间形成了一个彼此促进的正循环,导致棉纺织业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没有上限。

再看看渔业,它依托的是海里的资源,但近海的资源毕竟有限。假如去远海,成本又大幅提升,不划算。况且捕鱼又是靠天吃饭,万一遇上风浪就完蛋了。而且当时没有冰箱,鱼打上来,只能在就近的市场消化,不可能像棉纺织品那样,远销到海外。

所以从规模上看,棉纺织业的赛道无限长,可以一直加速,但是渔业不行,它早晚会到达一个极限。

我们再看第二点,比比两个行业的协作界面和分工的细密程度。

棉纺织业的产业协作链条非常长,就拿英国的棉纺织业来说,原料在印度,加工在本土,市场又遍布世界,中间的环节非常多,这就意味着,它迫切需要商业、技术、手工等等各种各样的人。

环节多、分工细,创新的机会也就多。比如加工需要设备,所以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工业化需要动力,这又刺激了蒸汽机的改良,然后蒸汽机又应用到冶金、采矿、运输等等各个领域,促成了其它行业的工业化。

纺织业的革新,波及到各行各业,把越来越多的人,不管在全世界哪个角落,卷入到这场大规模的分工当中。

但是渔业就不行,因为海里的资源有限,参与的人越多,人均收入反而越小,它也就没法发起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协作。

明白了上面两点区别,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工业革命要发生在棉纺织业而不是渔业了。以及,为什么文一教授说,荷兰选错了自己的支柱企业了。

今天讲的这个原理,不仅可以解释工业革命,也对我们今天的创新活动有很大启发。

创新,不仅要着眼于做一件创新的事,而且要着眼于为下一步还看不见的创新积累资源和条件。

一家公司的成长,不能拿什么销售额、公司估值来衡量,这些指标只能告诉我们过去干得怎么样。那怎么衡量公司的成长呢?应该拿我们打造的合作网络,以及这个网络的分工程度来衡量。

如果一家公司真的成了这个时代最好的公司,那一定是因为这个时代最优质的人才,上下游的供应商,最好的用户,都跟我们形成了密切的网络关系。有了这个网络,才会在这个基础上接连发生连我们自己也无法预料的奇妙的事情,下一步的创新才能展开。

这本书,核心就是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英国,而不是其他国家率先引爆了工业革命?第二,为什么其他国家效仿英国,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而过去四十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非常顺利?

文一教授给出的第一个答案,就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要有一个良好的产业起点。比如像棉纺织业,就可以编织一个不断扩展,不断细化分工的合作网络。这是工业革命爆发的基础,200年前的英国是这样,这几十年的中国也是这样。

这是外部条件。那一个国家的内部,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呢?换句话说,一个国家在工业革命成功发生之前,这些国家都做过什么类似的事情呢?

根据文一教授的研究,这件事就是——完成了内部的组织化,也就是通过建立工厂,把民间劳动力组织起来,让原来自给自足分散劳作的农民,变成集体协作的工人。

请注意,这些乡镇企业,不是后来才有的那种大机器生产的工厂,而是小作坊式的工厂。就像中国古代景德镇的瓷器工厂那样的地方。所以,文一教授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原始工业化”。这和后来的工业化不是一回事,但它也是把人组织起来,从事生产,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先看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前,已经经历了300年的乡村工业繁荣。在英国政府的扶持下,全国各地建立了不计其数,大大小小的工厂,生产着各种各样远销海外的商品。

日本也一样,现在我们谈日本的现代化,往往归功于明治维新,好像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社会和其他地方的古代社会一样。

但实际上,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农村的商业化和乡镇企业就已经繁荣了将近300年,明治维新为日本打开了国际市场,让农村商业的潜力进一步释放,这才引爆了日本的工业化过程。但是,没有这300年的积累,明治维新的作用是发挥不出来的。

当然,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世界上最快完成原始工业化,引爆工业革命的国家,那就是咱们中国。

英国工业革命用了上百年,但中国目前为止只用了40年。而且,它带给全世界经济的拉动力量,相当于当年英国崛起的100倍,美国崛起的20倍。

过去,我们把中国这40年飞速工业化归功于改革开放,这没错,但问题是,为什么在中国搞改革开放就能成功,而其他第三世界人口大国即使同样搞改革开放,也没有获得同样的成就?

有人说,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历史的自然回归,因为咱们有深厚的文明积淀,我们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强盛大国,再次崛起只是时间问题。显然,这个说法也不牢靠,印度、埃及、希腊和土耳其,也有深厚的文明积淀,它们的工业化过程为什么就这么难呢?

原因之一,还是前面说的,咱们在工业化之初,就打下了扎实的原始工业化根基。

1978到198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短短十年间,中国政府大规模组建和扶植乡镇企业,复制了英国用两三百年才走过的原始工业化道路。

这个道理,北大的潘维教授也曾经讲过。自由市场经济,看起来是人对人的自由交易,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和市场对接的。

必须要有中间性的组织,来帮助分散的农民完成这个对接工作。中国搞市场经济之初,很多原来的农村公社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原来叫农村公社,现在叫乡镇企业,比如说著名的华西村。

再往前看,此前的农村公社虽然违背经济规律,把经济搞得一塌糊涂。但是,我们得承认,在农村社会的组织化方面,农村公社其实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这个基础,在计划经济下,是灾难的源泉,一旦转型到市场经济,它反而变成了宝贵的资源。

要知道,当初很多人是看不上这种原始工业化的。毕竟,这种工厂非常初级,产品也很粗糙,跟现代化的大工业完全搭不上边。就像当年英国乡村工业繁荣的时候,拿破仑也瞧不起,还给英国起了个不体面的绰号,叫“小店主之国”。

其实,他们都小看了原始工业化的作用了,它可不仅仅是在建厂子、生产产品而已。

首先,原始工业化带来了一个最根本的保障,也就是让一个国家,永远地摆脱了粮食安全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乡镇企业出现之前,人们基本就干一件事,种地。那么,就算是收成再好,你拥有的也只有粮食,因为没有制造业,没有消费品,有钱你也没处花。

这时,能激起人们兴趣的就剩一件事,生孩子。所以一旦收成好,就意味着人口增加。但是,人口的增长是几何级数的,而粮食产出的增加是线性的,甚至是有天花板的,所以久而久之,粮食安全问题就出现了。

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上被成为马尔萨斯陷阱。

但是,乡镇企业大规模出现之后,剩余的农村劳动力就被组织起来了,而且制造业跟着发展起来,提供了更多的消费品,比如衣服、首饰、家具、化妆品等等,以前只能通过生育来获得的满足感,很容易就被转移了。

而且工作量越大收入越高,越能享受到这些,工人们就更加干劲十足。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粮食安全问题也就解决了。

比如1988年的时候,中国的乡镇企业就已经创造了将近1亿个就业岗位,农民平均收入增长了12倍。而且因为消费品的爆炸性增长,中国在80年代中期基本就告别了短缺经济和粮食安全问题。

所以,发展经济从农村开始,农村包围城市,其实是给发展提供了安全的保障。

当然,原始工业化的作用,还不止于此。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把广大的农民阶层卷入了分工协作,实现了基层力量的组织化。

要知道,组织化和非组织化,那可是完全不同层级的两种力量。

组织化的人口,是工业化的财富,等于是为工业革命训练了一只产业大军,别看他们的工厂很初级,产品很粗糙,但是重要的是,组织化本身完成了,一旦突破了资金技术和市场的瓶颈,瞬间就会整合成一个庞大的机器,运转非常流畅。

过去四十年,我们中国人是眼睁睁看着这个过程完成的。

而非组织化的人口就截然相反,因为他们是一个个分散的原子,处在自给自足的生态里,根本没法投入分工协作,在工业化时代,这样的人口反而会成为负担。

就比如印度,泱泱大国,人口不亚于中国,而且也有很多优秀的工程师,但是,全国90%的人,都没有加入现代分工体系。换句话说,这些人口资源是沉睡的,还没有被工业化唤醒。

过去我们谈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往往是从经济、文化、制度、技术各个层面着手,但是实际上,这些反而是可以学习,可以引进,可以快速见效的因素,而人的组织化,则是一个艰难得多的过程。

需要漫长的过程,和独特的历史机缘。

就像黄仁宇先生说的,民国时期,完成了中国上层精英的组织化,49年建国后完成的是中国下层社会的组织化。

这两个过程都不可或缺,它们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中华民族现代化的过程。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国这40年的经济崛起,不能只看到这40年,其实要到更久远的历史中去寻找原因。

这本书有一个特点,他的很多结论很新奇,但它并不是故作新奇之论,所谓颠覆固有认知。而是在已有的常识基础上,往前进一步,多追问一句,一个新的认知大门就打开了。

比如,我们都知道的一个常识——工业化过程一定要伴随着自由市场,这样才能促进生产力。我们中国人是最懂这个道理的,建国之后,前几十年和后几十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历来才那么强调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对于英国爆发工业革命的作用。

但是文一教授进一步追问,自由市场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要知道,人类有文明以来,从酋长到国王,所有的统治者都有一个倾向,就是控制市场,限制自由贸易,获取自己的利益。可以回顾一下历史,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自由市场并没有在哪个国家自发就能形成,既不是普遍观念,也不是普遍事实。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虽然提供了自由市场的好处的理论论证,但是,为什么它就会被英国政府接纳,变成英国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呢?19世纪的时候,全世界到处都在搞贸易保护主义,为什么只有英国人高举自由贸易的大旗?这个转变是怎么发生的?

文一教授说,自由市场不是自发产生的,它其实是一个成本极其高昂的公共品,它既不自由也不免费,更不会天然存在和有效运作,它必须由一个强大的重商主义政府创建,非常来之不易。

这个说法的证据在哪里,就在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

我们以前看英国的工业革命的成功,只看到了它生产的一面,但是,生产力就算再高,也要有庞大的市场来消化这些商品。让大规模的分工生产有一个出口,才能引爆工业革命。

那么,这个庞大的市场,是怎么来的呢?

学过历史人可能想到了皇家海军和殖民战争。别的不说,从殖民印度,建立庞大的棉花供应链,再到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国门,其实都是在为本国的工业发展创造市场。

此外还有,最开始英国在全球开疆拓土的公司,可不是什么自由贸易的公司,而是好几代英国皇室发特许,那些半国营的大型企业,像著名东印度公司。

大家只看到全世界遍布着英国的商船,你可别忘了商船旁边,就是军舰。英国商人,都是持剑经商,左手算盘,右手大炮,做起生意怎么可能不顺利?

借用哈佛经济学者斯文·贝克特一句话,“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政权,让英国在经济、法律、军事等等方面所向披靡,穿透她想波及的领地,那么英国的工业化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再看看中国,我们一直觉得,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生活着十几亿人口,这么大的国家,理所当然,有着巨大的市场。但是文一教授告诉我们,这个市场可不是依靠人口优势天然产生的,它非常来之不易,需要政府创造一系列的条件。

第一个,是提供诚信。

市场的基础是交易,交易的前提是诚信,那么,诚信从哪来?光靠大家自觉,显然是不现实,诚信的背后,其实是武力在维护。

举一个例子,即便是一个菜市场,它的秩序也不是自发的。大家之所以能放心的交易,是因为市场门口有保安,保安背后是警察,警察背后有军队,一层层的力量在背后维持着,你虽然看不到,但不代表他们不重要。

第二个,就是统一的货币。

有人说过,英国对于19世纪全球自由贸易最大贡献就是提供了英镑这种硬通货。各地的商人都相信英镑,交易成本当然就降下来了。但是英镑背后是啥呢?同样是强大的武力。

一个反面的例子,就是中国的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市面上流通着好多种货币。像袁大头、孙大头、墨西哥鹰洋、英国站洋、清末时期的龙洋,等等。还有两广地区的毫洋、四川的厂洋。

而且这些货币还不通用,比如四川的厂洋,在云南、贵州、四川是硬通货,但到北京就成了废品,根本花不出去。

1922年的时候,有一次蔡元培、胡适、周作人在北京一起吃饭,为了付饭钱和小费,也得兑换好几次货币。

你看,连货币都没法流通,哪里还谈得上什么统一市场?

只不过,这个事过去太久了,而且大家对人民币早就习以为常,所以就忽略了,统一货币,必须要有强大的国家意志。

第三个,是国内统一市场。

稍微上点岁数的人可能还记得,早些年,中国的地方保护主义还是很明显的,你在这个省,就只能买本省出产的汽车、电视机,甚至是啤酒。就连街上跑的出租车,也是省内生产的。后来因为分税制改革,中国的统一市场才建立起来,背后,当然也是中央政府的强大权威。

但是,打通关卡可不轻松,很多国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比如美国,是通过惨烈的南北战争,德国是通过俾斯麦的德国统一战争。

除了货币和市场的统一,还有一个前提,就是文化统一。

比如尼日利亚,虽然国家不算大,但是却有着两百多种地方语言,把任何一种定为法定语言,都会引发冲突。最后,还是因为英国殖民,才用英语,把两百多个民族给统一了起来。

印度也一样,丘吉尔曾经说过,“印度只是地理上的概念,和赤道一样,她不是一个国家。”你看,光印度认可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另外登记在册的还有1600种。

连语言这一关都过不去,交易怎么可能顺顺利利,市场规模又怎么可能上的去?

最后,要想创建长期的自由市场,除了提供诚信和统一的国内市场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政治稳定。这点不用多说,假如没有稳定的政治,战乱频发,连生活都保障不了,又哪里谈得上贸易。

当然,自由市场还有很多重要的前提,比如基础设施、监管机制等等,文一教授在书里都做了精辟的分析。

总之,市场是一个成本极其高昂的公共品,只有强大的政府才有能力创建,任何企业和个人,都无法负担。

这个事情,除了让我们对中国的现实有更好的理解之外,对我们看事物的角度也有一个提醒。那就是,一个事物呈现的样子和原理,并不是他的原因。我们都知道自由市场导致繁荣,但是自由本身并不构成它的原因,我们要进一步追问,自由是从哪来的?

举个例子,一个学习好的孩子,大概率是勤奋学习的。但是他为什么勤奋呢?这恐怕要进一步追问原因。可能是因为它尝到了学习好的甜头,可能他不愿意让父母丢脸,也许是想和早恋女友考取同一个大学。促使孩子勤奋,要另找原因。

  再重复一遍,一个事物呈现的样子,并不是他的原因。对任何我们羡慕的事情,多追问一步,才是思考的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