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详解水稻浸种、播种常见失误,附上解决办法

 宏基果业 2018-04-22

之前365益农带来过一篇《水稻种子的浸种催芽技术及特别注意事项》,文章详细分解了浸种催芽中晒种、浸种、破胸、催芽、炼芽五个过程。


今天益农拿出更多实操图片,给大家再浅显易懂地强调一次浸种与播种要点,让大家在生产生活中避免这些坑。


浸种催芽过程中易存在问题:


1、 浸泡时间过长引起酒精中毒。


特点:有酒精味道,芽长根短。


原因:杂交稻种子不比常规稻种子,浸泡时间过长,稻种储藏碳水化合物溢出,附在种子表皮,导致种子无法吸收氧气,造成厌氧呼吸,产生酒精中毒、胚芽坏死,正常芽谷受酒精影响生活力下降等。



2、烧包:种子上堆过厚,无法散热,导致破胸温度过高,胚芽烧死。



特点:谷壳干、灰白,胚芽坏死。



播种过程中易存在问题:


1、水育秧厢面不平整,积水区种子厌氧呼吸产生酒精中毒。



2、吸水不足:旱育秧吸水不足,出苗不齐;水育秧吸水不足,播种干籽几天后谷粒不易折断,用手捻不易成粉状。



3、 盖土过厚:多发生在机插秧田,盖土过厚,芽无法伸出。



4、无法扎根:主要表现在沙型土壤,旋耕后沉淀一夜后播种干籽,一般3天后开始萌芽,7天左右开始立针,这时土壤已经板结,没有踏谷并且种子根系活力弱的就无法扎根。



5、病害及除草剂药害


绵腐病


白化苗▲


6、肥害:如下图,黑色区域肥料重,青苔多,稻种出苗差,黄色区域没有施肥,出苗好。



原因:施用化肥后容易造成秧苗根系损伤,出苗后遇见高温或低温死亡。


改进措施:


一、 晒种:


浸种前2~3天,选晴天将种子晒1~2 天。晒种能增强种子的透水性和透气性,提高发芽率,使种子发芽整齐,幼苗健壮。


二、浸种消毒:


1、吸水量:水分是稻种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首要条件,稻种只有吸收足够的水分,生理作用才能逐渐开始,吸水量达到自身重的25%~40%时才能发芽良好。一般浸泡种子的水超过种子重量50%以上。


2、浸种时间:浸种时间的长短与温度、品种及育秧方法等有很大的关系,温度高浸种时间短,温度低则浸种时间长。一般低温下(低于15℃)浸泡24小时,清明至谷雨浸种时间12--16小时,立夏后浸种时间8-10小时。


3、浸种过程:浸种时先将冲洗后的种子放入清水中浸8小时,然后用300倍液强氯精浸种8小时,消毒期间不换水,每隔4小时左右要搅拌一次,使上下种子着药均匀,浸后反复冲洗种子,彻底去掉药味再行催芽(强氯精的残留药液对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或用25%咪鲜胺乳油2000~3000倍液浸种12小时。种子放入药液中要充分搅拌,使种子和药液充分接触,提高浸种效果。浸种时,药液面要高出种子表面3~5cm,以免种子吸水膨胀后露出药液外影响浸种效果。用咪鲜胺药液浸种后不用清水冲洗,将种子取出滤干药液后可直接进行催芽。


4、浸种程度:


一听:剥开谷壳,米粒较易折断,无“嘣”声;

二碾 :折断的米粒放在木板、水泥板等硬物上,用指甲盖较易碾碎;

三捻:用拇食两指捻碾碎的米面,手感滑腻,略有硬糁;

四称:在开始浸种时,准确称量一部分稻种装入小纱网中与其余稻种一起浸泡;浸泡一定的时间后,将纱网袋中的稻种摊晾(约5~10分钟)至谷壳稍干,称其重量,如达到干重时的1.25~1.30倍时,即可确定该批稻种已吸水至适合催芽的程度,迅速将所有稻种捞起来,清洗干净后准备催芽。


5、注意事项:包衣种子更换清水时严禁揉搓,不能在池塘、沟渠浸泡,防止污染水源和包衣剂流失后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三、催芽:


1、淘洗干净:将种子淘洗至无泡沫为止,沥干水分待催芽)。


2、沥干水分后预热:将种子用透气蛇皮袋分装,每袋不超过20斤,用35--40℃(两开一凉)温水浸泡20分钟,沥干水分。


3、做窝:先在地下铺20厘米厚稻草,稻草上面铺10-15厘米青菜或青草(青菜腐烂发热破胸),然后用隔一层薄膜(预防青菜腐烂产生有害气体毒害种子),再用稻草做窝。


4、上堆:将沥干水分盛装种子的蛇皮袋放入窝内,上用湿麻袋或旧棉被覆盖、捂紧。上堆7-8小时后观察温度,不超过38℃,高于35℃(手感较热)后敞开几分钟至30℃(手感舒适),再覆盖保温。一般需要20-24小时即可破胸。 


5、拌种:将破胸的种子阴干。没有用精甲霜灵包衣的,用精甲霜灵拌种待播。


本文由隆平高科市场与技术服务部周书银综合整理,版权属365益农,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详情请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略作调整,或向当地农业部门咨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