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经与华为 中兴比肩,后来被人以4500元叫卖,这家公司让人惋惜

 昵称18154423 2018-04-22

1.“04机”的突破

这段时间中兴通讯遭遇美国商务部严厉制裁事件引发各界热议,一时间关于国产芯片的话题也是非常热闹。提及中国的通讯设备制造商,人们当然知道现在最大的两个巨头就是中兴和华为。不过,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行业有所谓“巨大中华”之称,即巨龙电信、大唐电信,以及中兴和华为。

“巨大中华”最早是当时的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说出来的,后来被业界袭用。“巨大中华”中的巨龙电信早已从业界消失,大唐电信现在也因巨亏而面临退市,中兴当下正遭遇史上最严峻的生存风险,似乎只有华为依然处于良性发展轨道上。

曾经与华为 中兴比肩,后来被人以4500元叫卖,这家公司让人惋惜

04机研发

对于现在的中国人而言,无线通讯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东西,90后一代更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即便是对于富人而言,安装一部家用电话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当时的中国在电话铺设上已经运用了程控交换机,但是在这么大的市场内,中国竟然没有自己品牌的程控交换机,全部被国外厂商垄断,也没有统一国家标准,遂有“七国八制”的说法。具体来说,有日本的NEC和富士通、美国的朗讯、瑞典的爱立信、德国的西门子、比利时的BTM、法国的阿尔卡特、加拿大的北电网络。这些洋人企业合力瓜分了中国的程控交换机市场。

如何破局,成为当时中国信息产业科研工作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曾经与华为 中兴比肩,后来被人以4500元叫卖,这家公司让人惋惜

邬江兴

当时在郑州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供职的邬江兴带着教研室里15个年轻人,攻坚克难,用企业赞助的300万元,历时数年,终于在1991年研制出了比西方同类产品性能更优越的程控交换机。当时也不过30多岁的邹江兴被媒体誉为“中国大容量程控数字交换机之父”。

这台国内首台万门程控交换机叫HJD04-ISDN,邮电部内部又叫“04机”。04机的出现不仅填补了国产程控交换机的空白,而且其系统结构和交换网络都有所创新,呼叫处理能力居国际领先地位。1995年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我国在程控交换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2.巨龙腾空

有了“04机”的突破,才有了1995年巨龙信息技术有限责任(集团)公司的成立,是先有技术而后有企业。巨龙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是由04机技术持有方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与另外8家04机生产企业共同出资,于1995年在北京注册成立,将门之后的科研专家邬江兴担任董事长兼总裁。

曾经与华为 中兴比肩,后来被人以4500元叫卖,这家公司让人惋惜

邬江兴

科研出身的邬江兴治理企业的思路也是科研主导,以技术整合国有企业。即以其所在研究中心为核心,科研成果向14个接产企业进行技术释放,另有8家企业提供配套设备,初步构成一个产业群。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产学研一体化”,研究中心和企业,结为“研发生产捆绑,经济效益共存”的共同体,前者负责技术开发、指导和中试,后者负责中试和市场开拓推广,并提供研发配套资金。

今天的我们,是无法想象当年的巨龙是如何的辉煌。 巨龙信息成立的4年后,其实力位居全国电子百强第29位。研究中心向企业释放工程技术成果近40项,使分布于大连、珠海、上海、北京、郑州的不少接产企业一跃成为利税大户,解决了上万人就业。

曾经与华为 中兴比肩,后来被人以4500元叫卖,这家公司让人惋惜

邬江兴

1998年,也就是“巨大中华”概念形成的一年。这一年,为销售额达到89亿元,中兴为40亿元,巨龙则超过了30亿元,刚成立的大唐也有9亿元。那是一个好赚钱的年代!

正是在这1998年,巨龙似乎遭遇了顶点危机。巨龙起家是程控交换机,04机也为巨龙赚取了巨额利润。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程控交换机市场供需缺口已经不大,如何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巨龙必须考虑的问题。

说白了,企业要转型,产品要转型!

转型期的巨龙却被自身管理制度掣肘,在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都有很多先天不足,比如因为股东太多,协商比较困难。1996年,巨龙就实施了第一次资产重组。这次重组主要调整了内部股权比例,调整了经营层,不过产品市场的向好使得管理矛盾并没有完全凸显出来,诸如出资人、管理层分工并没有很好约束。同时,作为技术方,其开始游离于企业经营之外,而无法与企业的制造和销售形成一体化。

曾经与华为 中兴比肩,后来被人以4500元叫卖,这家公司让人惋惜

管理层和出资人权责不明,企业制定决策时,管理层定不了,各个股东的意见都要顾及,而等到意见统一后,市场战机已经贻误了。譬如,巨龙公司在接入网的研发方面要领先其他企业至少一年以上时间,本应在这个领域大有作为,但是却放弃了获得新经济增长点的大好机会。

3.巨龙之殇

巨龙的核心科研团队其实就是邬江兴的军方科研人员,但是随着1999年的一纸禁令,军方不允许参与市场经营,部队方面的技术团队退出巨龙,巨龙的研发力量大受创伤,这对巨龙的冲击是不可估量的。

1999年,巨龙实施了第二次重组。邮电部背景中国普天集团以资产注入方式直接持有巨龙81%股权,说实话,这次重组真的是巨龙走向毁灭的失败之举!

曾经与华为 中兴比肩,后来被人以4500元叫卖,这家公司让人惋惜

中国普天

普天集团通过这次注资,直接和间接持股达到将近90%。在技术股份没有得到合理估值的时代,技术方仅仅是小股东,但是他们对此很不满意,难以接受。作为交换条件,小股东提出股东会决议必须获得90%以上的表决权支持,于是巨龙出现在其他企业看起来不可思议的小股东调控,并且“合法”存在两年之久。

这次重组还成了了巨龙研究院,希望解决技术游离于企业之外的问题,真正形成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一体化。事与愿违,作为技术方的小股东信心却进一步动摇,技术方外置更趋明朗,研究院仍然游离在公司体系之外。

2000年,中国普天启动对巨龙的再次重组,希望能引进外部战略投资方来解决巨龙问题。2001年10月24,普天代表巨龙公司全体股东与战略投资者北京邦盛投资公司签订了《投资协议》。2001年10月31日,邦盛首期出资1亿元到位。随后,巨龙改选了董事会,创始人邬江兴只任名誉董事长职务,并退出经营层。2002年以后,邬江兴彻底退出巨龙,离开商界回到学界,担任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职务。

曾经与华为 中兴比肩,后来被人以4500元叫卖,这家公司让人惋惜

邬江兴

普天这一次引入邦盛并没有解决巨龙的困局,反而陷入一系列纠纷之中。2002年2月,重组工作小组出台了巨龙重组的应急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后被大家称“ABCD'方案。这个方案具体是将巨龙公司重组为A、B、C、D四个不同功能和业务范围的板块或业务单元,其中D公司议承债为主要功能。邦盛公司第一期出资到位以后,即应立即组建D公司。这次重组方案中的两方普天和邦盛并未协调好各方利益,甚至后来还引起一次诉讼。

两次重组失败,巨龙再也没有回到通信业第一阵营,并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外。成立于1995年的巨龙,在不到十年的时间,走到了企业生命周期的尽头。无法厘清出资人与管理者之间权责关系,这或许是巨龙大败局的致命伤!

曾经与华为 中兴比肩,后来被人以4500元叫卖,这家公司让人惋惜

邢炜

成为普天系一员的巨龙后来甚至成为中国普天的负资产,2006年,中国普天的掌门人邢炜甚至以4500元的价格叫卖普天持有的巨龙信息旗下巨龙通信的95%股份。在普天集团的开价中,除了4500元的转让价格之外,买家还被要求代巨龙通信偿还欠付员工的薪酬和社保基金约77万元。

截至2006年3月底,巨龙通信的资产总额为792.94万元,但负债高达792.27万元。其股东权益仅有4700元。这次被叫卖的巨龙通信就是当初巨龙信息与中国普天进行战略重组的产物,巨龙当年重组的资本游戏,如今在缺乏一手资料的情况下,已经难以再现真相,但是事情肯定没有表象那么简单!

巨龙虽已陨落,但是“04机”和邬江兴值得我们永远景仰!巨龙之殇,或许就在于当年军方研发团队的退出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