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毕业卖煎饼和不上学卖韭菜盒子,区别在哪儿?

 我是明珠絮语 2021-01-05

 01 

有两则新闻,对照着读特别有意思。

一则是南京的大学生魏鹏涛,大学毕业后回到母校创业卖煎饼。

小店才开了4个月,营业额非常可观,据说可以月入13万元!

而且,他还有更高的追求,希望打造高校“煎饼联盟”。

另一则新闻也是发生在南京,19岁的女孩小赵高中毕业后,因为分数不够而没能考取本科。

于是,父亲便让她到南京和自己一起做韭菜盒子生意,并打算日后给女儿开个店。

一个是卖煎饼,一个是卖韭菜盒子,现在生意都不错,将来都想把生意做大,看起来事情差不多。

可是,从网友的反应来看,人们对前者给予了更多的赞美,而对后者,则是以批评的声音居多。

 02 

为什么会这样?两个人的区别在哪儿?

肯定不是煎饼和韭菜盒子之间的区别。

两个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上了大学,另一个没有上大学。

所以,从本质上讲,他们的区别,是上大学和不上大学的区别。

而反映到生意上,我们可以做一番对比:

魏鹏涛和小赵,一个是“煎饼一代”,一个是“韭菜盒子二代”;前者是自己创业,后者是父亲安排;前者是在大学校园,后者是在街边摆摊;前者想在高校做成“煎饼联盟”,后者想租个门店……

两个人的差别,一目了然。

同样是做最基础的服务业,魏鹏涛显然比小赵能力更强,潜力更大。

换句话说,一个人上过大学,就算不做和大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其个人素质也和不上大学有较大区别。

 03 

上大学的作用是什么,毕业后要不要做和专业相关的工作,一直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儿子在一所不错的985大学读书,所学专业的排名在全国高校当中居前两位。

但他仍然对所学专业存在困惑,觉得是不是要一辈子必须从事与专业完全相关的工作。

现在的年轻人,似乎愿意“从一而终”的不多,他们的心里有各种各样的想法。

我们经常在一起探讨,我的观点是:

你现在的任务是高质量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同时发展自己的爱好,锻炼自己的能力,寻找各种机会。

你将来你的人生,不一定和你所学的专业相关,但一定和你大学的经历相关。

大学教育已经渐渐成为每个人必备的经历,我们最大的收获,是在学校期间所受的熏陶,能够让我们开阔视野,积累经验,增长见识。

爱因斯坦说过,所谓教育,就是把学校学到的东西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

此言不虚。

大学是一个宝贵的平台。我们大多数人,现在做的工作都根本没有用过大学课本里的内容,但在大学里所受的教育,乃至大学里的生活经历,都已经融入血液,影响着我们的一切。

这才是大学教育的意义。

 04 

更重要的是,大学教育不仅让我们拥有了一纸学历,还让我们的人生有了更多选择。

有句话说得好,读书或许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读书,至少能让你多一条出路。

正如龙应台在给安德烈的信中写的那样: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想起了一个老故事:

一个富翁在海滨度假,见到一个渔夫在海边垂钓,就关切地说:“你这样怎能赚到大钱?如果我是你,就会想办法买一艘渔船,这样会捕到更多鱼,赚更多钱。”

“然后呢?”

“然后我会把赚到的钱再去投资。”

“然后呢?”渔夫继续问。

“比如开工厂。然后我再去投资,赚更多的钱,我就可以成为更大的富翁。”

“你有那么多钱以后干什么?”

“然后你就可以像我一样到海滨度假,晒晒太阳,钓钓鱼,享受生活了。”

“那么,你看我现在不正在享受这样的生活吗?”

渔夫当然可以嘲笑富翁,但富翁在海边钓鱼,那是在享受人生,渔夫在海边钓鱼,只是在为生计劳作。

富翁除了钓鱼还有更广阔的人生空间,更丰富的生活内容,而渔夫一辈子,无非是钓鱼养家而已。

 05 

回到文章开头那两则新闻。

上过大学的魏鹏涛,将来不卖煎饼了,他还可以拿着大学的毕业证书,去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内求职做事。

而高中毕业的小赵,如果韭菜盒子卖不动了,最大的可能是还会选择一个类似的小本生意。

他们人生的自由度和广阔度,是存在本质区别的。

当然,两个人都有把生意做大的机会和可能,但显然魏鹏涛成功的概率更大。

如果我们想投资,肯定大多数人都会投给魏鹏涛的煎饼店,而不是小赵的韭菜盒子店。

而我们对他们两个人的态度,其实就是我们对读书的态度。

作者:遗君明珠,教师,时评人,自媒体平台作者。侧重于教育、美文、人生感悟。多篇文章创造千万级阅读。微信公众号: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