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年手足口流行强度高于去年,再不预防就晚了!

 GreenMoodre58g 2018-04-22

本文由:稚趣家(zhiqutongxin)

授权发布


  天气渐渐回暖,全国开始进入到呼吸道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数据,3月份全国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已达2.8万例,预计整体强度高于去年。

  现在各省市疾控部门都如临大敌,生怕大规模爆发手足口疫情而导致学校停课学生停业。


  可是千叮咛万嘱咐,还是有很多孩子接连中招,出现口咽疼痛、发热、出现皮疹的手足口感染症状。一旦被传染,遭点罪不可避免,重症更是让人望而生畏。


  手足口流行期已经来临,再不做好预防可就晚了。


如何判断孩子患上手足口?


  简单的说,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出疹性疾病,和感冒一样,它也是自限性疾病。自限时间通常在一周左右,发病前可能会有2-5天的潜伏期。


  5岁以下儿童属于高风险人群,家长们需要重点关注。

  主要症状是手、足、口、臀部(有时还包括生殖器)出现皮疹或溃疡,外观上看有一些小的红斑和凸起的水疱。这些症状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全部出现,仅在某些区域出现溃疡也是有可能的。



当口腔有溃疡时,孩子会表现出吞咽疼痛,抗拒食物;

手上和脚上有皮疹时则会引起手脚疼痛,不爱活动;

有时候这种病毒感染还会造成孩子发烧。


  如果在孩子身上观察到这些症状,那就要高度怀疑是手足口了,需要做好进一步的护理和防患措施。


预防手足口,做好两步很重要


  手足口病的病毒是肠道病毒,可以通过感染者的体液传播,比如鼻腔黏液、唾液、溃疡处液体、粪便的残余物都是传染源。所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防止手足口的第一步。


  平时要督促孩子吃饭、上厕所、玩完玩具后勤洗手,而科学的洗手的方法是要像下面这样的:



  特别是在公众场所玩耍时,抓握完公共设施都要记得洗手保平安。尤其是孩子去过各类游乐场、玩过公园里的游乐器械、遍布大街小巷的摇摇车等——去年就出现多名儿童在公共场所感染手足口的病例。



  预防第二步是要及时接种疫苗。


  手足口病疫苗适用于6个月至5岁以下的孩子。总共需要打两针,两针的间隔时间为1个月,接种在上臂三角肌。


  如果孩子不慎患病,也不要慌。患病的第一周感染传播的可能性最大,一经发现感染,不管是幼儿园还是有二胎的家庭,首先是要进行隔离。


  隔离的要点是:


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所;

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来;

家里人不要和孩子有过分亲密的接触;

孩子咳嗽时,尽量用毛巾捂住口部,以防传染。


  隔离期从发病第1天起算,为期两周。


  然后还要做好家庭物品消毒。宝宝的粪便等排泄物要及时清理,家里的马桶和宝宝用过的玩具要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


  这期间,大人也要避免被传染,手足口不是儿童病,任何人都有感染的可能。


患病期间做好孩子的家庭护理


  孩子患上手足口,做好基本的消毒和隔离后,就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护理。


  先明白一点: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疾病,感染本身其实并不需要治疗,它通常会在几天内自行消退。但因感染并发的症状则需要处理,以缓解孩子不适。


① 发烧的处理


  手足口病引起的发热一般是轻症的。如果体温高于38.5℃,孩子精神状态不佳,则要在保证充足水分摄入的情况下使用退热药。


  目前比较安全有效的退热药有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宝宝。


② 咽痛的处理


  孩子嘴里出现溃疡,会很痛,会出现吞咽困难和拒绝进食的情况。这时,尽量给孩子喂一些温凉的、柔软的食物,比如牛奶、冰淇淋、果汁、绿豆汁,喂食之前放在冰箱里冰镇一下,效果更佳。



③ 皮疹的处理


  手足口病的一大特点是会出现皮疹,宝宝容易因此而出现搔痒、抓挠的情况。这时需要给孩子穿一些轻薄柔软的衣服,以减少摩擦。另外,保持皮疹部位的干燥和清洁。


  如果水疱破裂,担心会继发感染,可以局部使用抗菌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如果宝宝皮肤瘙痒,可以用炉甘石洗剂来缓解。


关于手足口,你还需要知道这些


①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有什么区别?


  两者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疾病,症状也相似,但两者不是一回事。


  它们的感染源存在一定交叉性,导致手足口的病原体中,只有4种不会导致疱疹性咽峡炎;导致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有12种不导致手足口病。

引起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分类

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

柯萨奇病毒A2,A4-A10,A16,B2,B3,B5

柯萨奇病毒A1-A6,A7,A8,A9,A10,A16,A22,B1-B5

埃可病毒1,4,7,19

埃可病毒6,9,16,19

肠道病毒A71

肠道病毒A71*

备注:

1、标红部分:引起疾病常见病因

2、*部分:亚太平洋地区常见病因


  具体到症状,手足口病引起的发热,一般低于38.3℃,而疱疹性咽峡炎发作典型表现是突发伴发高热(38.9℃-40℃)发热时可能伴有抽搐。另外,疱疹性咽峡炎的皮疹局限于咽喉部,不常出现在手足部。


② 孩子得过一次手足口病,能终生免疫吗?


  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而且不同类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同一个宝宝,如果感染了不同的肠道病毒,也许就会得很多次手足口病。所以,得过一次手足口病,并不能产生终生免疫。


③ 孩子手足口感染需要用抗病毒药吗?


  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疾病,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不处理也会好。而且面对这些肠道病毒,并没有什么特效药。切记不要让孩子吃病毒唑、抗病毒口服液等药物。


④ 哪些药物应该避免使用?


  宝宝患上手足口病,经常会出现的症状就是发热、咽痛和皮疹。按照前面描述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基本就可以了。下列这些药物要避免:


避免用阿司匹林、安乃近退热,这会增加孩子出现Reye综合征和肝肾损害的风险。

避免孩子用所谓的清热解毒的中成药,这些药物多半不良反应不明,潜在风险未知。


⑤ 哪些情况必需送孩子上医院?


孩子出现嗜睡、昏迷、抽搐、面色苍白的情况

孩子持续的高热不退、四肢发凉、心率加快的情况

孩子出现呼吸困难、喘息、口唇发紫的


  最后附上一张手足口病的识别和预防图。


来源:稚趣家zhiqutongxin)初生的婴儿,就如一张纯白的纸;对孩子的教育,就如绘画;让我们携手,共画宝贝美人生。转载已获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