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急吃不到热豆腐:东汉名将邓禹“兵散宜阳”的教训和启示

 半城湖之缘 2018-04-22

所谓“兵散宜阳”,是指公元27年春,东汉开国名将邓禹冒然领兵与赤眉军作战,结果被赤眉军打败,损兵折将,对盔弃甲,落荒而逃,只带着二十四骑逃奔宜阳。

心急吃不到热豆腐:东汉名将邓禹“兵散宜阳”的教训和启示

一、事件回顾

公元25年,赤眉军与更始朝交战,攻打长安。刘秀认为这是坐收渔翁之利的绝好时机,于是命邓禹领兵入关,想要趁机平定关中。

当时年仅二十四岁的邓禹领兵自箕关入河东,打败更始朝王匡、成丹、刘均等将领所率的十余万联军,平定河东,受封酂侯,食邑万户,拜大司徒。继而,邓禹率部渡过汾阴河,进入夏阳。

此时,赤眉军已打败更始朝的军队,攻占了长安。因此,刘秀以及邓禹手下的将领们都认为,邓禹应该趁势领兵去攻打长安。

但邓禹既不服从刘秀的命令,也不听从手下将领们的建议,而是一意孤行,坚持自己的“休兵北道,就粮养士,以观其(赤眉军)弊”战略。

心急吃不到热豆腐:东汉名将邓禹“兵散宜阳”的教训和启示

邓禹如此一拖再拖,期间又发生了冯愔与宗歆因争权而内斗事件,致使军威受损。刘秀终于忍不住了,于公元26年以“关中未定,而禹久不进兵”为由,“乃征禹还”,另派冯异前去替代邓禹领兵平定关中。

直到这时,邓禹才知道刘秀皇帝这次是真生气了。他自觉“受任而功不遂”,在临回朝前准备放手再博一把。

公元27年(建武三年)春,邓禹率部至湖县(今陕西潼关东),邀冯异共同迎战赤眉军。

冯异认为,赤眉军尚强,应放其过去,东西夹击才能获胜。但邓禹及其部将车骑将军邓弘却邀功心切,急于迎战。

于是,邓弘率部与赤眉军大战整日,赤眉军佯败,舍弃辎重退走,车上尽装泥土,仅用豆子覆盖在表面。邓弘军士卒因为饥饿,见到赤眉军舍弃的“黄豆”,争相取食,顿时乱作一团。赤眉军乘机回军猛攻,邓弘军因此大败。

邓禹、冯异见状,合兵前去救援邓弘,赤眉军退。邓禹领兵与赤眉军再战,结果又大败,死伤三千余人,只带着二十四骑逃归宜阳。同时,邓禹还连累冯异也被赤眉军击败,弃战马徒步逃出,退至回豁阪(位于湖县西)。

因为此战失利,邓禹引咎辞职,交上大司徒﹑梁侯印绶。这就是邓禹“兵散宜阳”事件 的整个过程。

心急吃不到热豆腐:东汉名将邓禹“兵散宜阳”的教训和启示

二、教训与启示

从上述事件回顾可以看出,邓禹“兵散宜阳”的原因主要在于一个“急”字——急于邀功。那么,邓禹为何会出现急于邀功的心理呢?

邓禹在进入夏阳后,未能深切领会刘秀的战略意图,提出“休兵北道,就粮养士,以观其弊”的战略,空耗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和机会。而刘秀却想要尽快从赤眉军手中夺回长安,平定关中,因此对邓禹的战略颇为不满。

等到邓禹发现刘秀对自己十分不满,甚至派冯异替代自己领兵时,他终于产生了急于邀功的心理——想要以战功挽回自己在刘秀心目中的地位。

兵法有云:'谋定而后动。'又说:“兵卒未动,粮草先行。”邓禹不听冯异的正确意见,不顾客观实际,为了一己之私,急切邀功,“以饥卒徼战”赤眉军,实在是不败也难。

可见,“心急吃不到热豆腐”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平常做决定,越是到关键时刻,越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冷静分析,慎重对待,切不可草率行事。

心急吃不到热豆腐:东汉名将邓禹“兵散宜阳”的教训和启示

此外,邓禹“兵散宜阳”还有另外一层启示,即上位者用人,应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邓禹“兵散宜阳”前,之所以产生了急切邀功的心理,与刘秀是有一定关系的。假如刘秀能够充分信任邓禹,给予邓禹足够的时间,让邓禹做好准备,徐徐图之,他最后还是有可能打败赤眉军,平定关中。

但由于刘秀有急切收复关中的心理,所以对邓禹的战略产生不满,另派冯异前去替代邓禹领兵,这就把他的急切心理传导给邓禹,从而令邓禹产生了急切邀功的心理。

刘秀对邓禹的战略产生不满,临阵换将,实际上是有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