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政敌,赵匡胤采取了这一招,不得不说,高,实在是高!

 思明居士 2018-04-22

作者:月润江南

全文1056,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1

-THE FIRST-

公元960年正月,后周大将,时任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在陈桥驿站发动兵变,率大军回师京城开封,一举夺取了皇权,创立了新朝。

由于赵匡胤当时兼任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军节度使,故立国号为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当时,陈桥兵变的消息传回京城的时候,后周皇宫此时正是早朝时分,突如其来的兵变噩耗,立刻使整个朝堂乱成了一锅粥。

朝堂之上,哀叹之声不绝于耳。

负责戍卫京城的后周中央侍卫禁军副总司令(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此时如梦方醒,他立刻飞奔回家,准备组织最后的抵抗。

面对政敌,赵匡胤采取了这一招,不得不说,高,实在是高!

黄袍加身

2

-THE SECOND-

【最后的殉难者】

当其时,赵匡胤的先头部队在部将王彦升的率领下已经疾驰而入京师,正好撞上失魂落魄的韩通副司令。

王彦升仿佛看到了一块到嘴的美味,立刻发起狂来。

不知他是出于公报私仇还是忠心事主,反正赵匡胤关于善待皇后、大臣、百姓的三条禁令都已经被他扔到后颈窝里去了。

结局充满了血腥:韩通一家老小惨遭屠杀,包括那位身残志坚的有志青年——韩橐驼。

在这场兵不血刃的政变中,韩通几乎成为了后周王朝唯一的殉葬者,虽然不够聪明,但是够有骨气!

连大名鼎鼎的韩瞪眼都成了韩闭眼,还有谁再敢自讨没趣?

巡防队长王彦升很快就控制了京城的局面,将道路清理得干干净净,静候主子的到来。

赵匡胤的数万大军得以顺利进城,掌控时局。

面对政敌,赵匡胤采取了这一招,不得不说,高,实在是高!

赵匡胤

3

-THE THIRD-

【向韩通同志学习】

赵匡胤登基之后,对于原后周王朝的重臣——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及枢密使吴廷祚等,均予以留任,并加封 “司徒、司空”之类的荣誉称号,其他后周朝臣也基本保持不变,同时大派红包,厚加赏赐,人人有奖,皆大欢喜。

而帝国的殉葬者——韩通则被加封为中书令并厚葬,反正人已经死了,封号怎么给也不心疼。

更重要的是,赵匡胤急需树立一个忠义的典型,因为大宋王朝需要更多的赴死之士。

所以,韩通自然而然地成了首选,大宋王朝很快掀起了一轮“向韩通同志学习”的热潮。

不过,这里有一个细节需要提醒一下下。

大宋立国之后,赵匡胤偶尔驾幸开宝寺,寺内正好有韩通及儿子韩橐驼的壁画像,嘴上标榜忠义的宋太祖看着这幅“忠臣”画像,越看心里越堵得慌,一个眼色,手下人心领神会,于是,该扔哪,扔哪去。(“太祖幸开宝寺,见通及其子画像于壁,遽命去之。”)

而那位不遵禁令,“擅杀”韩通的浑人王彦升,尽管第二天就被关进了小黑屋,闭门思过,不过,鉴于小伙子在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方面确实很有一套,经过领导反复“研究”,不久之后,小王同学荣升首都公安局局长(京城巡检)——不是心腹恐怕捞不着这样的美差吧?

4

-THE FORTH-

【天威难测】

可见,赵匡胤拿死人大做文章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宣扬忠君爱宋的思想。

说白了,就是告诉天下臣民,现在大宋王朝建立了,你们要安分守己,要像韩通忠于后周那样忠于大宋。

肉体上毁灭,精神上升华。

赵匡胤够狠!

不过这样的手段其实很矛盾。

一方面,赵匡胤希望忠于后周的大臣越少越好,至少现在不要惹是生非;而另一方面,他又希望忠于大宋的臣民多多益善,最好现在开始就准备为国捐躯。

你看,同样是个忠字,却让他玩出了这么多的花样。

帝王的心思就是这么奇怪。

没当皇帝前,惟恐天下不乱。

当了皇帝后,只求天下不乱。

所以,皇帝的心思你千万不要猜,你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和珅那样的功力。

所谓天威难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赵匡胤如此手腕,不得不说,高,实在是高!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怎么看呢?

欢迎留言评论!

面对政敌,赵匡胤采取了这一招,不得不说,高,实在是高!

古城开封

长按关注公众号

给你有料、有趣、有深度的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