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马懿的决策智慧

 HNYZL 2018-04-23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三国鼎立时期,司马懿最主要的军事行动就是平定孟达之乱、与诸葛亮相持和削平辽东割据势力公孙渊,三次用兵皆不相同,展现了司马懿杰出的军事谋略。孙权曾评价说:“司马懿善用兵,所向无前”。


司马懿的决策智慧

千里奔袭一鼓作气剿灭孟达叛乱

诸葛亮北伐之前一年,司马懿奉魏明帝曹叡之命驻守宛城,都督荆、豫二州军事。就在此时发生了孟达反叛。宛的西边上庸地区(今湖北西北部一带),由孟达镇守。孟达原为蜀汉将领,后来投降曹魏,曹丕封其为平阳侯、建武将军,将上庸、新城、房陵三处并为一郡,任孟达为太守,镇守魏蜀交界的这一地区,很是重用。

曹叡继位后,由于上庸地界的豪强申仪不断向朝廷进馋,孟达开始受到新皇帝曹叡的冷落,不被信任。他不甘心如此下去,暗中与诸葛亮联络,准备反叛。孟达自忖司马懿驻扎宛城,离洛阳有800里,离上庸有1200里。待司马懿报告朝廷发兵前来,这一来一回得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布防,况且上庸城内粮草充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然而,兵贵神速,司马懿不待朝廷旨意下达,先斩后奏,亲提大军直扑上庸。倍道兼行,马不停蹄,一路急行军1200里,仅仅八天,司马懿大军已抵达上庸城下,安营扎寨,将上庸围了水泄不通。与此同时,司马懿另派两军在上庸附近的安桥、木阑塞两处驻防,以防蜀汉援军,并命申仪带本部人马协助木阑塞防守。司马懿突然出现在上庸,让孟达大吃一惊。在布置好一切后,司马懿从八个方向同时对上庸城发动猛攻。被孟达看作是固若金汤的上庸城很快失守,孟达被斩首。属于孟达势力的7000户部曲,全部被司马懿强制迁徙到河北的幽州,彻底清除了当地的潜在割据因子。

司马懿驻防的宛城离上庸城1200里,从行军到破城削平叛乱,清除割据势力,一环套一环,前后仅24天,司马懿即大获全胜,凯旋而归。在平定孟达之乱的战争中,孟达是兵少粮足,故司马懿千里奔袭,尽量扬长避短,一鼓作气荡平孟达叛乱,而不打持久战。

利用蜀军短板迫使诸葛亮退兵

诸葛亮执政后,开始北伐,司马懿也开始负责魏国西部的防务,开始了司马懿与诸葛亮的首次对战。魏蜀两国实力悬殊,对魏作战,粮食短缺一直是蜀国的短板。诸葛亮此次进军祁山时,就考虑就食敌区以减轻后方运输粮食的负担。

司马懿的战术是:诸葛亮倘若进攻,我就依山傍水据守,不与之战;诸葛亮倘若后撤,我就一路寻踪蹑迹,倘发现蜀军破绽就发动攻击。现在诸葛亮撤入卤城,司马懿便与祁山守军合在一处,开到卤城附近,据险屯驻,无论诸葛亮如何挑战,司马懿坚守不出,只待蜀军粮草耗尽,诸葛亮就必定退兵,这种策略数次都收得奇效。

蜀建兴十二年(234年)二月,诸葛亮派能工巧匠生产了大批运粮之用的木牛流马,调动所能征发的10万大军,出斜谷北伐,吴国孙权应约也发兵10万击魏。由于司马懿清楚蜀弱魏强,但蜀军因诸葛亮训练有素,就一支军队来说,尤其是诸葛亮训练的“无当军”,士兵精于搏杀,其战斗力强于魏军士兵,且武器是诸葛亮专门请优秀工匠打造的,十分精良。通过持久战消耗蜀军粮食,可以制约并拖垮蜀军。所以,司马懿对诸葛亮仍取避不交锋,坚守以时间消耗蜀军物资(军粮),待其粮尽自己退兵的方针。诸葛亮这次对付的措施也是做长久的屯驻之计,分兵屯田于渭滨。如此魏蜀对峙百余日,诸葛亮不断挑战,司马懿只是充耳不闻。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妇人服饰以激怒司马懿,司马懿愠而不于色,不以将士情绪而动摇既定方针;反从中了解到诸葛亮积劳成疾,身体已是油干灯枯。为了防止全军急躁情绪,担心有将领违抗军令,司马懿装模作样修书朝廷,请皇帝同意出战。魏明帝曹叡清楚司马懿的真实意图,下令,胆敢请战者,军法从事!并派辛毗前往监军。对司马懿的这套把戏,诸葛亮看得很清楚,他对部将们说:司马懿本就不想应战,之所以请战,是做样子给魏军将校们看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真要出战,哪有千里请示的?司马懿的坚壁不出,让这一仗打了大半年都不见分晓。虽然军中的不满情绪日渐浓重,司马懿却根本不理睬,最终还是让蜀军无功而返,诸葛亮终于没能熬过是年八月,病逝军中,蜀军因而退却。

诸葛亮以复兴汉室为号召,六次北伐,然而,蜀国毕竟偏居西南一隅,不论经济、军力都不能与魏国抗衡。司马懿正是利用蜀国的这一短板(尤其是缺粮),经济力量难以支撑持久战争,在与诸葛亮军事对抗中,坚壁不出,尽量拖延时间,致使诸葛亮用兵奇谋无法发挥作用,又最终迫使诸葛亮因缺粮而自动退兵,从而保卫了魏国西部边疆,形成一道抵抗蜀军的不倒长城。

以歼敌有生力量为目的得以平定辽东

公孙家族是东汉末盘踞在辽东地区的地方军阀。曹操灭袁绍后,公孙家族名义上归顺曹操,但实际上仍是一股地方割据势力,辽东政权的公孙渊甚至自立为燕王。魏景初二年(238年),司马懿受命征讨辽东。魏明帝问司马懿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可以平定公孙渊,司马懿回答道:“往百日,还百日,攻百日,以六十日为休息,一年足矣。”春三月,司马懿率4万大军离开洛阳,向辽东进发。魏军长途跋涉4000余里,于是年六月抵达辽水(今辽河)。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司马懿找到了破敌之术。他以一部兵力佯渡辽隧南边河段,趁公孙渊手下卑、杨二人调军前往堵截之际,自己亲率主力悄悄从辽隧以北河段顺利渡过辽水,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辽隧卑、杨之军的后方。司马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首计获得成功。渡过辽水后,司马懿分军一支在辽隧卑、杨守军的后方,开始修筑长长的防御工事围堵卑、杨;另派一支军队将原来渡河的船只、浮桥全部凿沉,以示背水一战。对下属的疑问,司马懿解释道:敌虽高垒,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贼军主力在辽隧,后方必定空虚。我军直指襄平,辽隧守军担心大本营失守,一定会回防求战。兵书云:击其必救,引蛇出洞,我们则可寻机歼之。当司马大军直奔襄平而去之时,卑、杨二人果然大惊失色,率军阻截,不料司马懿在卑、杨必经之路,连续设下三道伏兵,魏军三战三捷,辽隧失守。无奈之下,卑、杨二人率残部回防襄平。

是年七月,大雨倾盆,连绵近月,围困襄平的司马大军苦不堪言,军心浮动。不少将领再三建议移营地势较高之处。倘若如此,等于自动解围襄平,那哪能行?司马懿明白必须坚持挺过这一关,下令:军中有再提迁营者,斩!都督令史张静却犯颜顶风,说这样下去,三军将士只怕为河鱼果腹。司马懿喝道:这是动摇军心,按军法斩首示众!杀了一将,稳定了军心,不再浮躁思迁。七月底,大雨停止,沟壕也挖到了襄平城下,数天后,司马懿下令全线攻城。对这场攻城之战,《资治通鉴》记载:曹魏大军“昼夜攻之,矢石如雨。渊窘急,粮尽,人相食,死者甚多,其将杨祚等降。”到了中秋,公孙渊父子再也坚守不住,率数百亲兵突围,在大梁水边,为魏军铁骑斩杀。司马懿大军攻进襄平城。自东汉末雄据辽东50多年的割据势力到此被彻底铲平,为最终走向统一迈出了一步。

对割据辽东的公孙渊,司马懿用兵完全不同于蜀魏之战,公孙渊是兵多粮不缺,故司马懿一开始就明白这场战事不可能很快结束,开战后重视消灭敌军有生力量,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或引蛇出洞,或声东击西,或围魏救赵,或设伏兵,最终一举荡平盘据辽东半个世纪的割据势力。

摘编自《群众》2018年第4期,原标题为《司马懿的决策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