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卦者时也,时者位也,位者势也,得势而施术。简单地说,一个卦就表示某个事物或人所处的“时”。 时之义大矣哉,年月日时刻分有时,上楼在一楼处有时、在二楼处也有时,面对长官有时,面对家人有时,静止动变皆有时也。 任何一个事物或人,在某个“时”上,都处在一种“位”上。何人能举个例,某人某物在某个“时”上无“位”的例子? 有位则有“势”。“《說文》盛權力也。”这个解释太狭隘。权力不盛、没有权力都是“势”。安、危、喜乐、忧愁,平、燥,干湿冷暖,顺逆往来,利害取舍等等均在势中。 知时,明位,晓势,便能合理施术。 术,邑中道也。将去往的方向路径是了。 机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 善易者不占。其实是于此眼光独到,考察深远,运用娴熟,不必用占而知如何施术面对未来也。 二、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说卦》说: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系辞上》说: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齐戒,以神明其德夫!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三、先天八卦的春夏秋冬与预测。先天八卦,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 这里解释的“夫易”之“易”,就是“是故易逆数也”中的“易”。有的版本后面这个“易”字是直接加了书名号名。那么,”是故《易》逆数也”,说的是,圣人用《易》断天下之易时,是“逆”着“数”去的。假如春夏秋冬——即“震4离3兑2乾1”已成为过去,就循着“冬秋夏春”——即“乾1兑2离3震4”的顺序去探究过去。这和自然赋予的“春夏秋冬”的顺序数是相反的,是“逆”的。八卦是“知”即“智”的,藏着过往的信息。正是因为我们可以用八卦去探究过往的信息,所以我们知道将来的同类事物如将到来的春夏秋冬的性状,所以八卦是“神”的,它可以预知未来。 古人认为“春夏秋冬”自然的方式是以4-3-2-1的顺序而来。但是在考察过去的四时时,却要逆着数序而去。因为自然的春夏秋冬一旦已经成为过去,在新的一年刚来到时,过去一年的就是冬比秋离我们近,秋比夏离我们近,夏比春离我们近。我们就这样从刚刚过去的冬天开始“逆”着探究回去,即按它们的“逆数”的顺序探究过去,就能得到它们曾经来的样子和诸般情况。这样我们就知其是如何来的。这就是“神以知来”。用这个过程得到的信息进行类推,我们就会知道,即将到来的类似的春夏秋冬将会是怎样的状态。我们就变得十分智慧。我们是用八卦来做种事情的,所以八卦“神以知来”。如果要用上面引用的图片来表示,那其中的箭头就是反个方向。 因此,“是故易逆数也”讲的是圣人用《易》断天下之疑的方法。即从离我们最近的过去往更远的过去逐渐一路考察下去,总结出对象的特征或规律性的东西,以及人们应对的经验、教训,从中发现即将到来的类似情况的规律,对同类型的事物的未来进行预测,指导或帮助人们做好相应的预备工作。 四、比类取象。前面所述,其实是讲周易比类取象,由此而知彼,由过去而知未来。所以,预测类实用易学,多重视象数。比如著名的《梅花易数》,其先讲万物类象。而义理易学,重言辞。而今一些学易学而欲为预测之事者,不知象数或不愿意往象数方面努力,而只注重装卦或者阴阳五行神煞之类的方法,有的虽然将多种方法结合,但离了取象一端,往往进入有形式无内容,或者内容适应面很窄的误区。 模式方法是相对固定的,能不能得到与问题适应的象,才考验水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