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们注意!别拽孩子,酿成大错就晚了

 快活林88 2018-04-23

拉小孩的时候要“温柔点”,否则,虽不至于捏断臂骨,伤筋动骨的意外还是很容易发生的——

镜头一:楼梯前,爸妈就一边一个,抓住儿子的手臂玩“吊钢丝”,把他拉上台阶……

镜头二:冬天的衣服又厚又紧,牵着人小胳膊短的孩子时,性急的家长使劲一扯……

镜头三:活泼好动的小朋友,嬉笑中突然绊了一跤摔倒了,旁边的奶奶反应迅速,立刻将孩子一把拽起……

家长们注意!别拽孩子,酿成大错就晚了

在这些平常的生活镜头里,下一秒,剧情往往就急转直下——孩子突然哇哇大哭,手臂僵着不敢动,旁人一碰哭得愈发厉害。这些镜头的背后,都有着同一个原因:桡骨小头半脱位。

人体的肘关节连接着三根骨头,前臂靠大拇指一侧的那根就是桡骨。桡骨环状韧带包绕在桡骨周围,起到维持关节稳定的作用。

4岁以下幼儿的桡骨头尚未发育完全,环状韧带也较松弛,当肘关节处于伸直状态时,如果前臂突然受到纵向的牵拉力,就很容易发生桡骨小头半脱位。

若发生桡骨小头半脱位,通常有以下表现:患肢不愿抬起,前臂不能向后旋转,肘关节处于伸展状态,不敢屈肘,手臂看起来呈整体僵直而肘部略弯曲状,关节部位无肿胀变形。

家长们注意!别拽孩子,酿成大错就晚了

扩展资料-宝宝是冷是热?点击链接阅读文章

如何知道宝宝是冷还是热?医生说,这么做

患儿固然会号啕大哭,但由于肘部外观看起来不像骨折那样明显的肿胀变形,家长常不以为意,甚至以为孩子在闹脾气。但家长也不必惊慌失措,更不要尝试自己帮孩子进行脱臼复位。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尽快送到医院,送院途中注意保护患儿的手臂,保持原状不动,勿使之受到二次冲击。

临床上对此伤患的治疗非常简单,不需要麻醉,依靠医生手法复位,之后用三角巾悬吊手臂,无需石膏固定。通常一周后,肘部和前臂便可恢复到以往活动自如的状态,一般没有什么后遗症和并发症。除非,又有大人暴力拉扯了一把这可怜孩子的手臂……

为了预防这个意外,父母在任何时候都要避免用力过猛地牵孩子肢体。带孩子上街走路时,尽量选择平整的地面,因为凹凸不平的路面,会让父母下意识地牵孩子的上肢。上下台阶时,父母应放慢脚步,并注意不要过分牵孩子。孩子摔倒时,父母要用双手将孩子抱起来,不要拽着孩子一侧的上肢,让孩子自己爬起来。在给孩子穿脱衣服的时候,动作也要慢一些,切勿过分牵拉、旋转孩子的前臂。

待孩子长到5岁以后,桡骨头和韧带渐渐发育完善,就不那么容易脱出了。当然,这不意味着5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随便扯手臂哦!

家长们注意!别拽孩子,酿成大错就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