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岁的老刘最近老感觉腿剧烈地疼,疼得无法正常行走,最多只能在家人搀扶下往前挪个几十米,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后来他到医院检查才发现,自己患上了下肢动脉粥样闭塞症,患肢自股动脉起始部位发生闭塞,肢体已开始产生坏死。 动脉粥样硬化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较高,常见的有四类,即颈动脉硬化、上肢动脉硬化、内脏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临床上较为多发的是下肢动脉硬化,学名叫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有:长期吸烟,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高危人群为70 岁以上的老人,以及在50~69 岁之间有吸烟史、患有糖尿病的人群。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个自查方法,主要看这几点: 1.有典型的间歇性跛行,以及下肢静息痛(不动待着也疼)、毛发少、足部皮肤干燥等。 2.动脉发生病变通常会表现为腿部发凉、有疼痛感,静脉发生病变常表现为小腿发肿等。 3.平躺在床上,将腿上抬到与水平呈大约60 度角的位置,如果皮肤1 分钟之内出现了苍白现象,就说明有病变。然后将腿还原,如果刚才变白的部位转红的时间长于1 秒,就提示可能有动脉闭塞。转红时间的长短与缺血程度呈正相关。 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要做到: 1.不吸烟,吸烟严重损害血管。 2.坚持锻炼,改善循环。 3.控制高危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楚超 整理) |
|
来自: 你到哪里去了呢 > 《脉管炎,下肢渍疡,甲沟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