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高峰期主要是按照玉器的产量划分的,分为新石器时代、商代、春秋战国、汉代、明中期到清中期。六个高峰期是再加一个宋代。 一、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玉器以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和龙山文化为代表。这一时期已明显出现了贫富的分化,氏族权贵集政治权力和宗教权力于一身,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是社会大发展阶段。从琢玉水平来看,这一时期黄河、长江、辽河流域出土的玉器,不仅数量多,而且琢制技术也十分精湛,是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好体现。从玉器文化内涵分析,均与当时人们的宗教活动有关,特别是代表神权的祭器出现,反映了史前时期政教往往是合二为一的,氏族或部落首领,同时也执行着巫师的职能,具有绝对的权威。黄河流域玉器尽管比较少,但是在中华文明起源中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从齐家文化和仰韶文化出土玉器分析,昆仑山和田玉已经出现,玉石之路开始开通。 二、商代 商代是我国奴隶制社会高速发展时期,以铸造青铜器和制作玉器著名。青铜器给玉器制作带来了更为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引发玉器的大规模生产,使玉器造型和纹饰具有更为丰富的表现力和内容。商代特别是晚期玉器发展很快,数量和种类显著增加,工艺精湛,这个时期,和田玉已大量进入商王朝,成为宫廷玉器的主要玉材。典型代表是妇好墓,出土玉器多达755件,并且玉器种类多,工艺精湛。商代玉器数量之多,从纣王焚玉的故事中也可以了解到,纣王把5000块玉器裹在身上一起焚烧。周武王攻下商都,“获旧玉亿有百万”。这些均表明商代玉器是一个新的高峰时期。 三、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从奴隶社会步入封建社会。诸侯称霸列国争强,百家争鸣,文化发达。这时,和田玉大量进入中原地区,管仲、孔子以和田玉的物理性质比喻道德,玉文化普及,上起帝王将相,下至庶民百姓,无不以玉为贵,视玉为宝,玉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玉器工艺有了很快的发展,它一改商周那种简单古朴的风貌,创制了一大批造型、图纹及工艺风格都为之一新的艺术珍品,为我国玉文化谱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