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GY

 镜慈 2018-04-23

周末刷微博看到CDR来了,于是想了想,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而言,会带来哪些投资机遇呢?

3月30日,《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发布。

下一步,证监会将抓紧完善各项配套规则,积极推动试点工作。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创新企业盈利指标问题

文件里首次得到明确:符合条件的创新企业不再适用有关盈利及不存在未弥补亏损的发行条件。

中国A股市场终于见到了“不再以盈利论英雄”的曙光,仅仅是曙光。

哪些公司能够参与CDR?

本次试点设定了较高的门槛,面向符合国家战略、具有核心竞争力、市场认可度高,属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达到相当规模的创新企业。

主要包括:
已境外上市的大型红筹企业,市值不低于2000亿元人民币;

尚未在境外上市的创新企业(包括红筹企业和境内注册企业),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0亿元人民币,且估值不低于200亿元人民币,或收入快速增长,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同行业竞争中的红筹企业和境内企业。

试点企业具体标准由证监会制定。意见中所称的红筹企业,是指注册地在境外、主要经营活动在境内的企业。

未来可能通过 CDR 登录 A 股的公司主要有两类, 一是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资科技类公司或新经济类公司。

CDR规模有多大?

目前市场预期的首批试点 8 家即为此类,分别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携程、微博、网易及舜宇光学, 8 家公司市值总计约为 8.5 万亿元人民币

 另一类则是未上市的、 可能注册在海外的独角兽企业。 20 亿美元估值以上的名单,其估值总计为 480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3 万亿元)。  

除了市场预期的首批 8 家企业以外, 其他在美股和香港上市的科技股, 合计市
值约为 1.6 万亿元 。

CDR对市场有什么影响?

市场对CDR消极的一面,主要是其发行必然带来市场资金的消耗,那么能消耗多少呢?

一是通过发行新股融资直接消耗资金,二是发行后股份解禁上市将进一步增加股票供应。
首批 8 家市值总计 8.5 万亿元, 其他在境外上市的中资股总市值 1.5 万亿元,未上市独角兽估值总计 3 万亿元。

假设这三类企业分别有占市值比例 100%、 80%、 50%的企业发行 CDR,发行比例按 5%、 10%两种情况测算, 则总融资额分别为 5610 亿和 11220亿元。

假设若上述融资分三年完成, 则根据上述测算,每年 CDR 新增融资额为 1870 亿元(发行比例为 5%) 至 3740 亿元(发行比例为 10%), 分别占 A 股原融资额比例的 12%和 24%。  

不过按照国情来看,这类突破性创举的步子不会迈得太大太快,所以对于CDR消耗市场资金的利空影响,不必过分解读。

CDR或利好券商,带来短期机会

只有龙头券商才能胜任存券机构的角色。

 一是存券机构需承担发行、证券注册等职能,只有券商有相应资质;

二是由于涉及境外购买基础证券的流程,因此为了保障交易的安全性、时效性及稳定性,一般而言,托管机构是存券机构的境外分支机构;

三是由于境外购买基础证券需消耗一定的资本金,因此要求相应券商在境外运营已较为成熟,积累了足够的资本金。而托管机构则可以由券商或商业银行担任。 

国际经验上看,在金融混业经营的美国市场,ADR 的存券机构主要由商业银行来承担,纽约梅隆、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和摩根大通是全球最大的四家 DR 存券机构。 因此国内银行利用其海外分支机构充当托管银行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但如果券商在海外具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和托管能力,也可以充当托管机构。 

从近年来 ADR 发行费率来看,主要集中在 5-15%,与融资金额负相关。当融资金额在 5 亿美元以上时,承销费率一般在 5%左右。

因此假定 CDR 发行的平均承销费率为 5%。

根据预估, 预计 CDR 发行融资可以给券商带来的承销收入为 280-560 亿元,如果按三年平均发行,每年的承销收入可增加 90-180 亿元。考虑到当前 A 股承销费率与假设 CDR 承销费率接近,这些承销收入对券商承销业务的增量约为 15%。   

券商的近期动态

前几天已经有消息表示,证金公司对券商进行了全面入驻。

3月29日晚间,共有16家证券公司公布2017年年报,证金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对券商板块发起了全面进攻:

证金增持了9只券商股,耗资27.16亿,增持力度最大的当属广发证券,约耗资8.79亿元;

同时,证金的十大资管计划累计增持中信证券3.52亿股,耗资65.09亿元。

去年第四季度证金公司对9家券商进行了增持,分别是东北证券、国金证券、国元证券、广发证券、中国银河、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太平洋、东吴证券,预计耗资27.16亿;

同时,证金对4家券商进行了减持,分别是国泰君安、华泰证券、光大证券、招商证券,预计涉及资金30.62亿元;

证金减持最多的当属招商证券,去年第四季度减持招商证券8516.38万股,涉及资金16.32亿元。

事实上翻看整个券商板块的个股走势来看,多数券商股仍在下跌趋势中,不过成交量不断萎缩,何时是底不可猜测。

但是在整个板块集体处于左侧下跌趋势中时,中信证券走势则稍微好点,同时上千亿市值的券商股其估值基本都在20倍以下,综合来看,短期考虑博弈中信证券,长期亦有一些投资价值(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最后,独角兽、CDR等一系列政策春风,最高兴的应该还是风投圈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