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轻的军官们, 你们为什么着急转业离开部队?

 家瑜w 2018-04-23

建军90年来,军队装备不断朝着世界领先水平发展,我军编制体制也不断优化,基层军官的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除了军校毕业的还有很多国防生军官也都出自211、985等名校,为部队带来了新知识、新思维、新气象。

但是近些年来,一些年轻军官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很多人提交了转业报告,甚至有些军官宁可按复员处理也在所不惜,但最令人痛心的是“三不要”军官,(不要军籍,不要党籍,不要干部身份)。这些现象的产生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基层建设,也不利军队的长期发展,但是现象的产生并非偶然,而一定是因为问题没有解决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那我们的基层青年军官,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笔者对这些现象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如下:

一是职业发展受限,感觉晋升无望

很多年轻干部都是抱着一颗矢志军营的雄心壮志从军入伍,都希望能够在这里大展拳脚,成长进步,但是现实并不是非常乐观。调职难,位置少,一个萝卜一个坑,金字塔发展模式等等情况限制住了军官的发展晋升渠道。

特别是在基层一线部队,要工作能力特别突出才能顺调,而且团以上职位少,鉴于转业安置上副团以上与团以下安置的巨大差别,不少干部把调整为副团职作为自己军旅生涯一个重要的目标,并且有些单位有之前一段时期在干部使用上存在的不正之风也 ,对基层青年军官产生了负面压力 ,对于青年军官的思想成长产生了影响。

▼摄影:马彬

二是专业不对口,缺少工作热情

有一部分军官反应目前从事的工作与大学所学专业不符,在岗位上发挥不了自己的特长。这里的不符有两个方面,一是专业完全不符。比如计算机专业,很多军官分到基层没有实施专业的地方,只能去当排长,导致很多基层军官不甘心留在部队,所以平时就成了“差不多”先生,工作差不多就行,考核差不多就行,内务差不多就行。

二是专业部分相符,却没有专业工作的条件。这一部分主要以军医为主,基层单位没有必要的医疗条件,也没有给军医营造良好的职业发展规划,军地医疗发展不协调,导致大部分军医技术生疏,羡慕地方医生发展,心里已经有了另一片天地,又怎么会在现在的池塘养鱼呢!

▼摄影:董倩

三是基层工作繁琐,导致身心俱疲

基层是军队的末端,这里的工作开展最繁琐但也最关键。首先,是对基层某些工作的“鄙视”。很多时候,基层的工作比机关更累更多,经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节奏。但经过长时间的工作,我们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军官发现,很多工作都是形式主义,面子工程的无用工作。

比如不间断的迎检,各种形式的教育以及所谓的常态化“训练”,都与正常的军队建设背道而驰,让大家找不到工作的意义和工作成就感,导致内心期望值大幅度下降。其次,很多青年军官缺乏工作思路,也就是所谓的不会干,自己付出了辛苦却没有干到点子上,没有出成绩,时间长了,就容易心灰意冷,有的基层军官就认为基层既辛苦又不容易出成绩,不想在基层工作,总想调到工作相对单一的单位。

最后,很多军官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在工作中遇到潜在人际关系矛盾时,不善于主动化解,更有甚者认为“懂我的人不需要我去解释,不懂我的人没必要去解释”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摄影:高飞翔

四是亲情爱情压力过大,思想包袱沉重

对于一个独立的人来说,父母妻儿就是自己最大的牵挂。但是很多军人恰恰在这方面都有所亏欠。父母生病不能陪在床头,妻子异地独自带着孩子自己却不能陪伴,以至于孩子管自己叫叔叔的故事屡屡发生。

而且异地恋容易让双方都缺少安全感,面对爱人的不理解,基层军官本就内疚的心也更加孤独,工作的压力,感情的压力仿若一座山似的沉重。也有一些大龄基层军官,没时间,没机会谈恋爱,休假少,生活环境封闭,没有认识女孩的平台,然后只能妥协家里安排的相亲,差不多就闪婚把证领了,婚后又发现俩人性格差异大,达不到精神伴侣的境地,转而离婚。

另外,军官子女入学难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基层军官大多是高学历的军官.但由于驻地条件的限制,军官子女只能就近入学,导致了高学历父母培养不了高学历子女的尴尬情况。

▼摄影:陈刚

五是经济压力过大,生活捉襟见肘

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军人还哭穷,部队不是在逐年提升军人的工资吗?近些年,工资确实有所提升,但其不足以支付昂贵的房价。军人的经济压力大,首先表现在住房上。

这些年来,困扰当前部队基层军官生活的主要因素就是住房,现在许多军官没有住房,地方商品房买不起,生活极不方便。还有部分随军家属,工作安置难度大,家庭的一切开支几乎都靠军官一个人的工资,加之小孩受教育的费用逐年上升,使得部队基层青年军官家庭的经济紧张,生活困难。可以说,为了老婆孩子是部队基层青年军官藏在心底最真实的誓言,苦了老婆孩子是部队基层青年军官压在心头最痛苦的感情。

经济上的捉襟见肘加之内心对亲人的亏欠,让青年军人产生了离开部队的想法。

▼摄影:陈艳秋

六是军地反差较大,心里发生失衡

社会上每个人不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付出的投入和所获得的报酬的比率与其他人在这方面的比率进行横向的比较,还会同自己过去在这方面的收入进行纵向的比较。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人们在社会横向和纵向比较中不能产生公平感,就会造成心理的失衡,不仅使任何激励手段和激励方式丧失其应有的激励效用,而且会产生负激励的效果,影响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当前基层部队基层军官在感到不公平时,就会产生心理失衡。他们在纵向上看不到成长进步,就会在横向比得失,与地方的同学、朋友比,这一对比,就会感到自己进错了门,失去的东西太多,总觉得心有不甘。想想自己以后的发展,觉得前途莫测,没法改变,于是不知道干还是不干、该怎么干,对自己的工作和前途一片茫然,以致失去热情,心灰意冷。

针对以上问题,我自己也思考了很多,提出了一些小建议供决策者,如果能够被采用,是我的福气,也是所有青年军官的福气。

一、实行军人职业化制度。

我军现行人才制度体系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发展于骡马化、摩托化、半机械化条件下,受军队技术基础条件的限制,各项具体制度也主要以职务为主线来设计安排,人才考评、培训、交流、后备等直接指向于职务晋升,工资、住房、医疗等也与职务捆绑过紧,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官兵的职业发展观,容易把官兵主要精力吸引到外在职务发展上,由此也出现了诸多问题积弊。

从职业的角度来思考军事人力资源制度改革,应该将军事从业人员的职位分类精细化、发展前景透明化、培养使用专业化以及管理保障规范化。具体地说就是确定服役年限,精准专业对口,放宽走留机制,加强岗位轮换,公平选拔干部。

二、提高部队基层干部的薪酬待遇,提高职业吸引力。

军人职业吸引力下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薪酬待遇与地方公务人员的反差过大,要想保持军队的社会地位及吸引力,必须大幅提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薪酬待遇。

以美军为例,美军待遇在世界各国中是较高的。据美国国会2007年《国防授权法案》显示,2007年,一名服役6年的中尉,月基本工资为3936美元;一名服役16年的中校,月基本工资为6776美元;一名服役30年的中将,月基本工资为11888美元。以一名服役16年的在伊拉克执行任务的中校陆军军官为例,其年收入大约在11万美元左右,而海军和空军军官的收入则更高。这些收入根据法律规定,很大部分享受减免收入所得税待遇。这个收入水平要远远高于普通美国人的收入水平。

提升了工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军人内心对家人的亏欠,有利于其稳定自己从军的心。

三、建立健全军属保障机制,解除军人后顾之忧。

要完善法规体系,尽快出台相关保障军人权益的政策法规;同时要完善配套制度,细化军人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政策落实办法,加大军人家庭涉法问题帮扶力度,研究制定军人家庭救助机制,将生活特别困难的军人家庭纳入政府和社会救助范围。同时,坚强部队文化建设引导,做好军属的思想工作。对于家里确实有困难的,有寄予人文关怀,并帮其解决。

一切以人为本,以人为先,让每一位基层军官处理好工作的同时也在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

去年大会报告的结尾处,领袖曾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因为对这一份对迷彩的留恋,我们在部队迎接每一个天亮,只因一种对国旗的敬仰,我们在军营为它放哨站岗。我们在工作遇到的问题,我们的现状相信上层也会关注,在我们军改中也一定能够把问题解决,给我们这些身处基层的青年军人希望和期待。

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加油!

来源|子弹 军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