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读的益处

 昵称54773862 2018-04-24
 

精读的益处

武俊岭

“博大精深”,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只是,天下人到底有多少能够与此四字相副,则是很值得疑问的问题了。在生活中,我发现一些人于“博大”上倒是下了一些功夫,但离“精深”却是差得很远。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对书籍进行精读。

精读是极有用处的,那就是可以提高写作的本事。下面,我详细论之。

其一,只有精读,写作时才能够有“神”来相助。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但是,人们往往把万卷理解成好多人的好多书;却没有领会成一两个人的好多书。这差别极大。按前一种理解,有可能走向“博大”,却无法达到“精深”。而后一种,效果则是相反的。例子很多,举两个吧。一是苏东坡,他十岁前就在其母亲的指导下,读了很多书;十二岁时,又接受其父的亲自教育。他对《庄子》、《战国策》二书极为熟悉(对二书进行了精读)。这样,他于二十多岁到东京后所做的论说文,便能够逻辑严密、语言活泼;从而赢得了欧阳修等人的赞扬。张爱玲,从十几岁时开始阅读《红楼梦》。她读到了什么程度呢?是这样的:她能够从不同版本的对照中,判断出一个字的错误。二十多岁,她创作了一批以《金锁记》为代表的作品,把《红楼梦》给她的营养与外国文学的技巧揉合在一起。其作品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超过了当时的好多作家,包括巴金。苏东坡与张爱玲二人,正是因为对于书本进行了精读,写作时才能够下笔万言,倚马可待——也就是说,“神”在帮助他们了。

其二,只有精读,才可以较为快捷地使得写作的火候到来。

写作,与做菜是有相同之处的。做菜,火候不到,味道便出不来。写作也是,火候不到,就是使上吃奶的劲也是出力不讨好,写不出像样的东西来。相反,如果写作的火候到了的话,笔下便会极容易地写出什么来。达到这种境地,办法只有一个:精读。还是举苏东坡的例子吧。苏东坡曾当过一阵子“知制诰”,也就是替皇帝起草“诏书”的官儿。后来,他出任地方官,“知制诰”由他人接替。他的后任写得也不错,于是便自得地问身边人,我写的诏书比苏轼相比,怎么样?身边人回答,苏学士写时不像你似的到处翻书。其人听了,一脸惭色。本地有一个伙计,近年来利用知识作文章,写了不少的散文随笔。他的文章里,引用他人语言很多。文友问他你引号里的知识都是查书查到的吗?他听了哈哈一笑,说哪里,都是脑子里出来的。文友于是大为惊异。问他何以记得这么准呢?他回答,无他法,精读而已。

其三,只有精读,才能使得语言丰富多彩。

对于书本,精读了,即便没有有意识地去记忆,其语言文字也能够较为牢固地储存于脑中。与人接谈时,碍于口才,可能说不了什么来;但写作时,脑子一激活,便能够用上了。这便是宋朝人所说的“用即不错,说却不会”。只要有用于写作文章,还要用嘴去说什么呢?又不是去做“卖嘴”的人。例子自然还是要举的了,那我就举汪曾祺吧,这可是一个可爱的老头。他虽然在《蒲桥集》后记当中自谦地说自己没有读过多少书、也不系统什么的;但你看看他的文字吧,很明显地受到了古代文学的影响,其书卷气是较为浓郁的。汪老用单音古字用得最好,如“地方上人挽他出山来长初中”、“先生之泽远矣”之类便是。如果是一个极少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人,是难以指望他能够这样去写的。

精读的益处,自然不只以上三点;但凡事不宜过三,剩下的,就让愿意精读的朋友自己去体会吧。

                  二〇〇七年六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