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内心孤独与空虚的三种表现,你中了几条?

 残月照亮夜 2018-04-24

人是群居动物,因为在远古时期只有“群居”我们的祖先才能生存下去,所以这种心理倾向刻到了我们的基因里面,如今我们会有孤独、空虚的心理表现,特别是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孤独、空虚等情绪成为许多人面临的心理问题。从以下三点就可以看出:

心理学:孤独

1.从人际交往看:“孤独是一群人的的狂欢,狂欢是一个人的孤独”

从人际交往来看,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朋友很多,吃喝玩乐、欢聚一堂的人很多,但是自己也感觉真正能交心的,能够谈到一起的人屈指可数、寥寥无几。很多时候就像泰戈尔说的“孤独是一群人的狂欢,狂欢是一个人的孤独”。第二种情况是由于自己性格内向,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看的比较重,更多的时候喜欢独处,所以主观上不得不体验着孤独与空虚。

心理学:孤独

2.从独处来看:不停的玩手机,在手机上找“存在感”

生活在一个网络时代,生存方式的改变使得人类多了一项“器官”,但有利必有弊,我们开始被手机霸占,人与人开始变得陌生起来,人们存在感的体现只有通过手机来体现,不停的刷朋友圈、刷微博、刷头条,看抖音、玩快手。那么一旦你放下这些,你感觉如何呢?更多的感觉是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感觉,剩下的是孤独、是寂寞、是空虚。

心理学:空虚

3.从学习成长来看:一直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

心理学家说过”认知即痛苦,无知即极乐“,如果一个人永远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没有任何学习成长,那他必定会体验到孤独与空虚。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机体本身有着向上成长与发展的心理倾向,如果你没有用行动来满足机体的这种需要,机体必定会用一系列情绪来表达。这种状况下你就会体验到包括孤独、空虚等情绪。

心理学:舒适

从以上三点对照自己,欢迎留言评论,写下你的困惑。

关注心理学科普,科普心理学:心理学≠读心≠鸡汤≠算命=科学

GIF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