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炎病情不严重或诊断不明确,通常腹腔的积液不多,腹胀也不明显,此时可以进行内科保守疗法进行观察。观察症状变化,及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再根据检查结果和病程发展,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治疗。当症状均不见缓解,反而加重时。必须手术治疗,如腹腔内脏器破裂、炎症引起肠坏死、胆囊坏疽穿孔、肠穿孔、阑尾炎穿孔、胃、十二指肠穿孔等。 一、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的在于清除病灶控制感染、引流积液。外科医师会进行剖腹探查术,切除或修补发炎或穿孔的脏器。 1、结肠切除术:当憩室穿孔或肿瘤导致的结肠穿孔,必须执行结肠切除术,同时必须行结肠造口术。 2、引流:目的是透过引流管将腹腔内产生的渗液引流出体外,以便控制腹腔炎症,并防止腹腔脓肿的发生。 3、阑尾切除术:若进行剖腹探查时,发现为阑尾炎时,可行切除。 4、清洗腹腔:若腹腔中被大量的胆汁、胃肠内容物严重污染时,或在病灶切除后及缝合前,外科医师会用无菌的抗生素溶液或生理食盐水冲洗腹腔。一边清洗、一边抽吸,直到医师认为清干净为止。 二、内科治疗 1、禁食:若病因为肠胃道穿孔者必须禁食,目的在于减少病患肠胃道的内容物。 2、静脉注射:点滴的使用目的是补充血容量,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保持酸碱平衡、改善血液循环。避免病患在禁食过程中,体液及电解质失衡。 3、当以上治疗方式无法控制腹部的感染,及无法排除腹部的积液时,医师才会采取外科手术方式治疗。 4、卧床休息:在初期病患尚无休克症状时,应采半坐卧体位,腹腔中的积液因坐卧会集中在下腹部,有利于引流处理。同时应该要经常下床活动,避免造成另一种合并的产生,如褥疮及下肢静脉血拴。 5、肠胃减压:插入鼻胃管的目的是减轻肠胃胀气,予肠胃减压。 6、药物治疗:经血液检验及细菌培养后,医师会先采取广效性抗生素治疗,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之后会再根据血液细菌培养的结果,做药物的调整。 -------------------------------------------- 治疗原则:早期、联合、全程、适量、规律抗结核药物治疗,同时加强全身性支持治疗。 1.支持治疗:注意休息,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食物,有梗阻征象时给予流食或半流食。 2.抗结核药物治疗:抗结核化学药物的选择、用法、疗程详见肺结核章节。 3.对症处理:腹水较多时可酌情放腹水。 4.手术治疗:限于完全性肠梗阻、肠瘘、肠穿孔等严重合并症;若诊断困难和腹腔内肿物或某些原因引起的急腹症不能鉴别时,可考虑剖腹探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