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督脉!!!

 龙山墨人 2018-04-24
一、循经路线:

督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向后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属脑,沿头部正中线,上至巅顶的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寥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二、督脉的功效主治:


1、督脉为奇经八脉之一,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督脉循身之背,背为阳,说明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具有统率、督促的作用。另外,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穴,督脉对阳经有调节作用,故有“总督一身阳经”之说。


2、反映脑、肾及脊髓的功能:督脉属脑,络肾。肾生髓,脑为髓海。督脉与脑、肾、脊髓的关系十分密切。

3、主生殖功能:督脉络肾,与肾气相通,肾主生殖,故督脉与生殖功能有关。


三、督脉中的几个重要穴位


1、长强——护理好长强就不得痔疮

定位:在尾骨尖端下,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功效:主治遗精,阳痿等与肾精相关的病症,适于治疗便血、痔疮、脱肛、泄泻便秘、腰脊痛小儿惊风尾骶骨痛、痫症等疾病,现多用于癔病,腰神经痛等。


2、腰阳关——缓解腰痛的要穴

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别名脊阳关,背阳关。

功效:主治腰骶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月经不调、风湿病、带下、遗精、阳痿、下肢麻痹、小儿麻痹、盆腔炎、心肌梗死等。


3、至阳——缓解心慌胸闷的“宽心”穴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主治心慌胸闷、气喘、黄疸、胸胁胀闷、脊背强痛、以及肝炎、胆囊炎、胃肠炎、肋间神经痛、疟疾等。


4、命门——治疗手脚冰冷夜尿多

定位: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治疗腰酸腿软、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间韧带炎、下肢肿胀、全身疲劳、阳痿早泄、滑精、性欲淡漠、月经不调、小腹冷痛、赤白带下、遗尿、尿频、泄泻、头晕耳鸣、癫痫、惊恐、手足逆冷等。


5、灵台——治疗忧郁失眠的养心穴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此穴紧靠心俞和神道,能帮助人体修身养性,专治神志病,同时对咳嗽气喘、脊痛项强、身热、疔疮等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6、身柱——强身壮阳的保健穴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此穴具有补气壮阳、强壮身骨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身热头痛、咳嗽气喘、惊厥、癫痫、小儿夜啼、抽风、幼儿体质虚弱、脊背强痛、疔疮、百日咳、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癔病等。


7、大椎——能清除内热的“退热药”

定位:位于颈椎根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功效:治疗风湿发热、怕冷、脖子痛、痤疮、疟疾、热病、癫痫、咳嗽气喘、上呼吸道感染、脊背强急等。


8、百会——升阳举陷之大穴

取穴:在两耳尖连线与前后正中线交点,头顶中间的凹陷处。

功效:可治疗高血压、低血压、眩晕、眼花、头痛、惊悸、健忘、中风、耳鸣、失眠、头重脚轻、痔疮、宿醉、目眩等。


9、上星——防治前额疼痛的要穴

取穴:位于头部正中线上,在前发际正中直上1大拇指宽处。

功效:治疗鼻子过敏、鼻出血、鼻窦炎、眩晕、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面赤肿、头痛头痒,预防秃头、发热、癫狂、小儿惊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