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唯有读懂这首诗,才能读懂柳宗元

 dbnjhkq 2018-04-24

小时侯读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由于保守势力与宦官的联合反攻,致使革新失败。因此,柳宗元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于是,他怀着幽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令人传颂的名诗。

唯有读懂这首诗,才能读懂柳宗元

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柳宗元一生是部戏剧,高潮扣人心弦;柳宗元一生是部小说,情节坎坷曲折。柳宗元是座大山,高大让人仰望。柳宗元一生可以说是大起大落,在中心地带顶峰过,也如石城山撂在边缘过。唐书说柳宗元少年得意,早早就进了进士,不像韩愈考了数次才中了进士。柳宗元可以说得意过,繁华过、炙手可热过。唐书上说柳宗元最受奇之。正当柳宗元想光发万丈时,唐宪宗走上历史舞台。一朝天子一朝臣,柳宗元作为前朝热臣爱臣,成了新朝凉臣嫌臣。柳宗元这颗亮星从此不在首都发光,被贬到鸟不拉屎地方。从此柳宗元从上天摔到地上。柳宗元是柳宗元不是王宗元,他发出:苛政猛于毒蛇!柳宗元无论在永州还在柳州,他都为百姓呼号!

唯有读懂这首诗,才能读懂柳宗元

柳州人为什么现在还记得柳宗元,因为柳宗元为柳州人做实在事。不像现在有些官沽名钓誉,做芝麻大点事情大宣特宣,连天也让知道,在电视上留像,广播中留声。报纸上流名、甚至树碑立传。可是人还没走,老百姓恶嫌一头脑子。人一走,茶也凉,人也死啦!别说留名千万年,就是八年十年都不可能。

文如人,柳宗元可以说是名符其实。人高文也高,《新唐书》记柳宗元这样一件事情:柳宗元为刘禹锡上书,希望朝廷能够让自己到偏远播州做刺史,安排刘禹锡到柳州做刺史,因为刘禹锡有八十多岁老母,柳宗元愿与刘禹锡交换,这是何等精神!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中韩愈为此事特意发感慨:世间之人多数是酒肉之交,饮酒时何等亲热,等到有难时候没有了踪影,甚至为利时互相残害。

唯有读懂这首诗,才能读懂柳宗元

柳宗元一生只活四十七个春秋,可以说年不满半百,但是柳宗元却通过他为文与做人将名留了下来。柳宗元也许也怨恨老天对自己不公,但是柳宗元没有被厄运击倒,他也没有被强权吓倒,他把自己爱给了永州百姓,把自己光给了柳州。他虽然没有叫百姓为他送万民伞、立亿年碑,颂公仆诗,但是百姓心里有杆秤:谁多重一目了然。柳宗元文凄厉如哭,特别他写关于永州人民生活与柳州人民生活文章,读后让人泪如雨下。

唯有读懂这首诗,才能读懂柳宗元

唐朝皇帝读柳宗元散文《童区寄传》与《捕蛇者说》肯定气得要死,因为柳宗元没写他们统治下百姓丰衣足食、四海升平而是写民不聊生、社会黑暗!这就是柳宗元,文不讨当政者喜,人不讨皇帝欢,人民却喜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