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我们从小就看多了古装剧,大家也耳熟能详的能说出一两句台词,其中最熟悉的莫过于“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但是我今天要告诉你一件惊奇的事,这句话,它是错的! 圣旨是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它有着严格的制作标准和撰写流程,历经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几乎每朝每代圣旨也都大相径庭。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其实只出现在明清时期的圣旨之上。在唐代诏书的开头一般是“门下”二字,而元代汉代诏书开头一般为“上天眷命皇帝圣旨”。 然而许多影视剧和戏曲中,多是误人子弟,无论朝代,只要宣读圣旨就只会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殊不知,连读法也错了; 其实圣旨开头的八个字,正确的读法并不是我们熟知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是先读“奉天承运皇帝,后面的两字则是根据圣旨的内容和诏告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分别为诏曰、制曰和敕曰。 所谓“奉天”取自《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受命于天,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承运”乃是奉“五德始终说”。 圣旨所用材质自然要使用最好的蚕丝所制成的绫锦织品,另外不为人鲜知的是圣旨按照所宣对象官员品级的不同,轴质有着严格区别; 一品为玉轴; 二品为黑犀牛角轴; 三品为贴金轴; 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 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富丽堂皇。还有翻飞的银色巨龙作为防伪标识。 圣旨在颜色上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五品官员以上有三色,五色,七色之分,五品以下就是清一色白了。 圣旨也并非都是皇帝所写,翰林院编修有专门干这事儿的人,所以价值也高低不等,少则几千元多到几十万,也有皇帝找一些当代的书法大家代写的收藏价值也颇高。 2008年2月26日,在新乡档案馆落户了两张“国宝级”圣旨,专家称,这种圣旨连中央档案馆都没有! 收藏人是一位姓任的朋友,据说它这两张圣旨是当年康熙赐于其先人的,一表彰其母教子有方,二位表彰其妻贤淑。 这两张圣旨均为清朝康熙四十年五月三日一日所下,长度约为3.25米,宽为0.4米,上面有满汉两种字体,共由黄、蓝、褐等几种颜色组成,所用材料为五彩绫缎。 把这两张圣旨带到北京,专家看了后连连惊奇,说:“这样的五彩圣旨,连中央档案馆都没有!”起初收藏者并不愿意交付博物馆收藏,但又怕圣旨风化,最后迫不得已落户到了新乡档案馆。 看到了此处,相信大家对于宣旨,再也不会被电视中的节目给误导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