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国盛 | 英伦科技史之旅

 空谷天籁 2018-04-24

▲吴国盛


作者 吴国盛 (本号主编,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

责编 许嘉芩 刘愈


◆  ◆  ◆  ◆  ◆  

2014年4月9日由雾霾重重的北京来到天清气朗的伦敦,开始为期14天的英国科技场馆考察活动。以后近半个月,一天至少一个博物馆,信息量巨大,体力消耗也巨大。这里做一个浮光略影的叙述。详情以后专门写书。

当夜下榻大英博物馆一路之隔的Rusking Hotel。10日由于时差凌晨即起,先步行前往参观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这是英国的先贤寺,埋葬着诸多英国伟人们,很可惜不让照相。埋葬的方式基本上是埋在地板下,然后在地板上平地安置一块石碑。我很关注入住此处的科学家。地位最高待遇最厚的应该是牛顿,此外还有达尔文、麦克斯韦、天文学家赫歇尔父子、地质学家莱尔、物理学家开尔文、狄拉克、工程师瓦特、斯密顿等。

西敏寺北门

看完西敏寺回到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宝贝太多,这里展示一个巴比伦金星观察记录的泥板。

还有更加著名的埃及罗塞塔石碑。


对我此行的考察来说,大英博物馆的钟表馆和启蒙运动馆更有重要的价值。

4月11号一大早起来看了一下大英图书馆(离住地很近),门还未开。本次时间紧,没有计划进图书馆,照几个相了事。

今天的计划是参观伦敦科学博物馆(Science Museum)。坐地铁过去,到的时候门还没有开。

科学博物馆里面最有科学史价值的是蒸汽动力厅,实物众多,叙事详细。

看完科学博物馆后,又简单参观了一下隔壁的自然博物馆的地质馆。科学博物馆和自然博物馆的对面是维克多与维多利亚博物馆。事实上,在开始创办的时候,维馆收藏的多为自然博物馆和科学博物馆的东西,但后来这些藏品都转到了科博馆和自博馆,维馆反而成了专门收藏艺术品的博物馆。

 4月12日,参观格林尼治天文台。坐地铁过去,时间尚早,先参观伦敦海事博物馆。

然后参观建在一个小山顶上的格林尼治天文台。

排了一会儿队,在本初子午线标志物那里照了一张相。照完相被人喊,回头一看,原来是何怀宏夫人邵滨虹。她也在排队等着照相呢。

4月13日到伦敦西南乡下的唐村去看达尔文的故居唐屋。这是达尔文的书房。《物种起源》就是在这里写出来的。

唐屋外表

4月14日离开伦敦前往剑桥,第一站参观剑桥惠普尔科学史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与剑桥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同在一个楼里。博物馆不大,只有4间展厅。

参观完惠普尔科学史博物馆后到剑桥四处走走。三一学院内留影。

4月15日,继续在剑桥活动。过去的学生目前在剑桥古典学系读博士的董桥声陪同前去李约瑟研究所。路上先去了国王学院,看剑河边徐志摩的诗碑。


李约瑟研究所客厅窗户看出去,李所门外的李约瑟铜像。

与李所现任所长梅建军教授合影。


看完李所,继续去看剑桥哲学系和卡文迪许实验室。原来的实验室在惠普尔科学史博物馆旁边,昨天已经看过了,现在是一些社会科学的系所占据。新实验室和其它理科系所一样,都迁到了西剑桥。卡文迪许实验室门上写着一段旧约经文:“神工至伟,凡喜爱者都必考察”。


4月16日一早离开剑桥前往牛顿家乡。牛顿故居现在被改成了一个博物馆,观众可以观看录像,也可以在一间小小的科学中心里面,动手做一些牛顿曾经做过的实验。下面是牛顿庄园里面的苹果树。

看完牛顿故居,继续向北赶往约克,参观那里的铁道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属于英国国立科学博物馆群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伦敦科学博物馆互补。

在斯蒂芬逊火车头(复制品)前留影

4月17日前往爱丁堡,参观麦克斯韦故居。故居现在是麦克斯韦基金会所在地。墙上一块石碑上写着:“麦克斯韦,自然哲学家,1831年6月13日诞生于此。”这些老房子都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了。我下榻的宾馆就在附近,同样的古老建筑。

在爱丁堡见到从前的学生王筱娜,她现在爱丁堡大学历史系攻读学位。


4月18日,离开爱丁堡前往格拉斯哥,参观格拉斯哥科学中心。


参观完科学中心,进入格拉斯哥大学校区。这里走出的科学名人有瓦特、开尔文。下面是开尔文的雕像。


4月19日,离开格拉斯哥前往曼彻斯特参观曼彻斯特科学与工业博物馆。曼城是工业革命的策源地,科工馆非常好的表现了这一点,是工业遗产保存保护的典范。科工馆位于世界上第一条铁路曼彻斯特-利物浦铁路的曼城火车站,以及周边建筑,建筑规模庞大,藏品、展品众多。还有一列蒸汽火车在原来的铁轨上为游客做表演性动行。


4月20日,离开曼城前往伯明翰参观伯明翰科学博物馆,这个科博馆另外一个名字是thinktank,一半是科学中心模式,供小孩玩的,另一半是科学与工业遗产博物馆,藏品也很丰富壮观。


看完伯明翰科学博物馆,当天继续驱车前往牛津。为了赶上看牛津科学史博物馆,连路过莎士比亚的家乡都没有停下来。结果等赶到才发现,那天是复活节,牛津科学史博物馆居然关门了。这可没有在他们的主页上事先告知!我做计划的时候只知道第二天(21号)周一是要关门的,所以紧赶慢赶跑过来,结果还是吃了闭门羹,真让人遗憾。郁闷之下,只好去看牛津的阿希莫尔博物馆。这个博物馆通常译为阿希莫林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事实上,Ashmolean来自博物馆的创始人阿希莫尔(Ashmole)。阿馆被认为世界上第一所博物馆,而且,早先的藏品主要是自然科学类的。后来,阿馆的建筑和藏品一并转交给了科学史博物馆,阿馆在新建筑中重新开张,并且变成了一个艺术类博物馆。

上图是科学史博物馆。建筑物是古老的阿希莫尔博物馆原址,是世界上第一座博物馆,第一座自然科学博物馆。遗憾的是没有看成。

现在的阿希莫尔博物馆

4月21日继续呆在牛津。我的住处在High Street,附近一个建筑墙上镶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波义耳的名字。仔细一看,原来波义耳1655-1668年在牛津的时候就住在这里。在这里,他发现了波义耳定律,与胡克一起制造了空气泵。

然后去参观牛津自然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在科学史上有独特的地位。第一,1860年赫胥黎和威尔伯福斯论战进化论就是在这里;第二,1894年英国物理学家洛奇在这里展示无线电报的基本原理。看完了自然博物馆,接着去看比邻的Pitt Rivers博物馆。里面的藏品真可谓是玲琅满目,令人眼花撩乱。


4月22日,告别牛津,前往英国南部的索里斯伯里平原参观巨石阵。参观完巨石阵随即驱车前往伦敦希思罗机场,还车,搭乘英航飞机前往意大利米兰,结束了14天的英伦科技史之旅,开始了在欧洲大陆的另一个科学史之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