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挤!挤! 堵!堵!堵! 再次亲历了魔都“求死Day”早晚高峰, 坐公共交通的, 早上挤到你怀孕,晚上轧到你顺产…… 开车自驾的, 清晨的拥堵让你怀疑人生, 黄昏的龟速让你深夜才归宿。 这些场景有木有很熟悉? 被挤成肉夹馍的你, 终于从如潮的人缝中钻出来, 老板别催,让我缓口气,马上交稿~ 魔都的交通出行就像老人的心血管, 再这么阻塞下去, 迟早会引发心肌梗塞(交通瘫痪) 要解决上海这座特大城市的交通问题, 必须地铁、公交、中运量、BRT多管齐下! 但打通一条任督二脉(轨道交通), 需要百台“蓝翔挖掘机”昼夜不停地敲击, 进程(药效)不快(缓慢); 而公交向来“胃口”小,吞吐量有限,治标不治本。 据东方网报道,市交通委似乎已有安排。在昨天的“市民政务通-2018民生访谈”中,上海市交通委主任谢峰又给我们下了一剂“猛药”,为缓解交通压力,未来继71路后,上海的中运量公交线路还将继续增加,目前有三处正在规划中。 两横一纵,缓解上海主干道的交通压力 1 肇嘉浜路、陆家浜路 该线路计划从徐家汇一路向东通至南浦大桥,市交通委正在考虑在这条客流走廊上再开设一条中运量缩短徐汇至黄浦的车程。沿途是否设站,设几站,是否需要24小时专用路权?领导们仍在研究中…… 2 北横通道沿线 北横通道可以说之前就有声音会修一条中运量通路,相关的施工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目前市交通委的想法是从杨浦的周家嘴路、虹口的海宁路、静安的天目路、普陀的长寿路、长宁的长宁路到闵行古北,再布设一条长距离的公交专用道,使得沿途市民更方便地穿梭往来。 3 浦建路、沪南路 每天上下班,浦东最堵的一条路,浦建路-沪南路要认第二,很少有谁敢抢第一。 从塘桥的浦建路到外环外的沪南路,是条典型的客流要道。目前沿途没有轨道交通,但却早已有大片成熟居民区,交通出行需求巨大,哪天不堵绝对是奇迹。 从3张地图上看,从徐家汇到南浦大桥的这条通路和9号线重合较多,预计未来调整的概率比较大; 而北横通道行经的线路都是轨道交通两站之间较为尴尬的居民区,尤其是闵行古北和杨浦8和12号线区段,很可能成为一条重要的交通路线; 浦建路沪南路常年是浦东交通的拥塞重灾区,尤其是18号线正在挖掘的区段,多个路段仅双向四车道,甚至双向两车道,行车出行举步维艰。 “3帖药”能否有效缓解市区拥堵问题? 三副药将来能否发挥功效,让我们从正在运营的中运量公交71路里,窥探一下它的实际“药效”。 去年2月1日开通的延安路中运量71路,到今天服用一周年多了。根据市交通委的数据,今年3月,71路日均客运量为4.6万乘次,工作日达到5.1万乘次,已经达到当年3.5-5万客运量的设计目标。它的客流负荷为每公里2700乘次(日客运量除以线路长度),达到全市第一。 虽然数据闪亮,但似乎市民仍不买账,心存疑虑。 包括某些名人,也曾犀利地戳中71路公交车道其实增加了其他公交车的拥堵时间。 中运量公交线路这副药,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吃瓜观众也形成了“两派观点”。 质疑派 @上海快乐宅男:除了71路乘客和司机叫好,估计再也没人点赞了。占用这么多社会资源换得的一条风景线,其社会价值确实需要重新评估。在道路资源严重缺乏的上海市中心,双向共约30公里段,仅四五十辆公交车在行驶,确实显得太奢侈了。 @DIANA欣韵:71路其实本身并不比从前走这条路的公交快多少,而且导致这条路上的其他公交不再有专用道,高峰时段跟着社会车辆一起堵的昏天黑地的。71先期巨大投入和后期占用有限的道路资源,如此高成本实在性价比太低。 力挺派 不过,也有网友觉得对于无车的上班族来说,71路确实提高了通勤的便利性。 常乘坐71路公交的网友@南风知我意--Xian 就表示: 71路公交是运行到12点的,终点站是外滩,外滩附近只有这班公交运行较晚且路线很长,各个区的乘客不少,有时候甚至挤不上这一班公交车,但是很快下一辆就会过来,对于我们这些无车上班族,71路简直神存在。 中运量公交是否“驶”合上海? 不难看出,面对71路这帖药方,开车的人有些抵触:在高架和沪牌车战斗堵成狗,下来走地面又被公交“侵占”挤成渣。你车少时间又久,不开的时候,还不让我开,什么鬼! 而对于坐公车的人似乎药效很好:偶花2块钱,药到病除,方便又不堵,赞成赞成!像71路这样的良心线,当然要多开几条啦,撒花撒花! 其实对于这次新的“两横一纵”,网友们也七嘴八舌纷纷进谏喷饭…… 可以看见,71路至今仍存在在不少争议 新规划的3条中运量线路未来究竟能否达到 初设时的疗效价值? 是给更多人带来方便,药到病除 还是成为鸡肋,无关痛痒? 未来在实际应用中,这三副药方还需要做哪些微调? 各位小主 快戳留言一起来为魔都交通诊诊脉吧~ 办公室必备零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