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木根在土中,人的根在哪里?

 HNYZL 2018-04-24

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道德经》第十六章

草木之根在泥土之中,人的根在哪里?

人的根就在头顶上,虚空就是我们的泥土。

如何“归根”?就是求静,静到极点,才能找到生命的本源,回归生命的根本。

草木根在土中,人的根在哪里?

致虚极

“致虚极”就是告诉我们,人类受这个熙熙攘攘的人世间太多物质化的诱惑,有太多的不知所措、不知所选、不知所终——我们内心世界往往被五色世界所迷所惑、所堵塞了,而“致虚极”就是让我们去掉被缤纷世界的五色、五音、五味等所迷、所惑、所堵,让我们的内心得到一次新的洗涤、新的开始、新的绽放!有的时候,我们需要把我们欲望不安的内心重新格式化了,然后再去安装我们喜欢的操作系统!

“致虚极”的虚极虚空,为万物芸芸众生提供了一个大舞台。“芸芸”是一种普通的草,是死了一批又生一批,越生越多,生生不息的宇宙万物,叫做“芸芸”。佛家把“芸芸”称之谓“众生”,所以中国文学上创造了一个美丽的名词,即“芸芸众生”。在这个大舞台上,万物纷扰,生死枯荣,悲欢离合,演绎了一出变化无穷的精彩大戏——您方唱罢我登台,看人间多少桑田变沧海!“致虚极”中的“致”,就是达到、进入,就是一步步、一层层地求证和把握终极人生的目标。

草木根在土中,人的根在哪里?

守静笃

“守静笃”也是一切政治家、军事家、观察家们研究、判断、分析、洞察事物发展形式、变化规律所要恪守的准则。有经验的运动员在赛前都要保持安静;伟大人物“每临大事有静心”;两军相遇勇者胜,而两帅相逢却是静者胜。

“守静笃”告诉我们二点:

第一守住静。这个静,是一种安安静静的状态,像颗顶于天地的青松,任尔南北东西风也不为所动!这个静,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状态!是一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豪迈!

第二守住笃,这个笃,就是描述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我是谁?我的使命是什么?我坚持什么?我确信无疑的是什么?当一个人内心中一旦有所相信、有所秉持,那么他就肯定能:致虚极了!

草木根在土中,人的根在哪里?

万物并作

吾以观其复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告诉我们:我在这里,观察万物,花是花,草是草,水是水,月是月,人是人……天下万物都是来自道的造化,也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生命路线图,按照自己生命形态去生长、去成长,去经历、去穿越!特别是“并作”这二字,简直就是一部部生物学、生命学和运动学等等,高度概括了事物生化的复杂表象。生命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一轮轮花开花落,都是那样的神奇!

草木根在土中,人的根在哪里?

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告诉我们:大自然不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芸芸众生,不以自己是非好坏去衡量对方、指责对方,而是相信对方一定能够做好自己,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自己,归属于自己的根,这才叫自然之道!

其实我们每个人一生下来,都是有灵性的,都有一颗灵慧的心。但我们所生长的复杂外部环境,让我们受到许多干扰!有时我们抵挡不了诱惑,就会陷入欲望的旋涡而不能自拔,从而使我们聪慧的心灵蒙垢受污。

“致虚极”,就是老子希望我们能够排除物欲的诱惑,回到生命之根中汲取养分,找回属于自己的智慧。释伽牟尼之所以能在菩提树下证得无上智慧之果,应该说也是在“致虚极”的状态下而实现顿悟的。同样那些出家的和尚们之所以要念经,其实也就是要通过念经的形式,让自己的心境逐步排除物欲的干扰,达到“致虚极”的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