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不眠不休地帮助砀山果农。 然而…… 即便我们再努力, 也无法阻止梨树被一棵棵砍伐, 即便我们再努力, 堆积如山的酥梨,仍然每天被贱卖、倒掉, 梨树已死,酥梨却还躺在黑暗的地窖、果库。 绝望的农民,一遍又一遍地恳求我们。 我们不敢承诺,只能为他们号召—— 请大家用行动支持,哪怕只是您的一次转发! 当地果农的声音 ▼ 2017年10月,砀山酥梨滞销,梨树惨遭大量砍伐。获悉后,我们立即为当地售卖酥梨。 ▲点击图片支持砀山酥梨6个月过去了,当地滞销仍未解决。4月9号,我们将此情况发布在家乡来客平台。 截至今日,已为当地卖出68780斤酥梨。 然而,毛雷庄村仍有滞销梨50万斤,整个镇滞销梨约300万斤。有着3000年种植历史的砀山县,更是砍去了12000余亩果树! 回顾当地情况 ▼ 4月3号,我们乘坐火车到达当地。 一到当地,我们就发现路边到处堆满了被砍掉的梨树。 梨园里,一些人正在努力地把刚砍伐的树运走。 “你们咋把梨树都砍了呀?” “年前到现在一颗梨也没卖出去,实在养不起了。” “砍掉的梨树都是多少年树龄的?” “大部分是十几、二十年的梨树。” 砍掉一棵梨树,是需要勇气的。 梨树种植,5年才结果,10年才开始有稳定产量。这些被砍伐的梨树,正值壮年,也正是产量高的时候。 这一刀砍下去,砍掉了果农数十年的心血,也砍掉了他们的希望。 最让人心疼的是,这些被砍伐的梨树孕育出的果实,是通过了199项检测的绿色、安全酥梨!(文末附有检测报告) 1958年,砀山酥梨获得国家级荣誉。 那一年,人民英雄纪念碑刚刚建成,中央电视台也才开播。北京的西客站南广场还种着大片蔬菜。繁华的深圳仍是一个小村庄,距离一位老人画上一个圈,还有21年。 可就在那一年,这里的酥梨,带着中国人的骄傲,远销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 如今,那一年种下的果树还在,口感还在,品质还在,辉煌却早已不再。2万亩梨园,被砍到只有8千多亩。 经过梨园,我们看到大片的梨树开花了。 一阵风吹过,满树的花儿像下雪一样的,落了满地。 这美丽的梨花,年复一年地开着,承载着多少代农人的希望啊…… 而就在距离梨园800米的地方,丢弃在垃圾堆里的酥梨,混合着垃圾,正散发着腐烂的味道。 腐烂的酥梨和美丽的梨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曾几何时,这些新鲜、可口、健康的绿色酥梨,被人视若珍宝。而如今,却不为人所知,即将静悄悄地化为尘土。 美丽的梨花,腐烂的酥梨…… 此情此景,给我们内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果农的眼里盈着泪,让我们心碎。 70岁的吕大爷,酥梨远销海外那一年,他才10岁。他依稀记得当年父辈们脸上的骄傲,那一年,他迫不及待地盼望自己长大,好早日学习种梨技术…… 一转眼,60年过去了。 如今他已老了,家里老伴儿病了,原本希望卖了酥梨送去好点的医院,可从年前到现在,一颗也没卖出去的他,只有绝望地放声大哭。 他家的房间、地窖都堆满了酥梨。 ▼ 房间里的酥梨只是一小部分,地窖里的更多。他搬开杂物,小心地爬入地窖。
地窖里,存放着15000余斤酥梨,加上其他房间的,共计25000余斤酥梨未卖出去。 大爷每过两天,就要爬入地窖,搬动木箱,挑选坏了的酥梨,如今天气变暖了,拣选酥梨的工作也变得更加频繁。 “这时候的酥梨,上了糖分,是最甜的,尝尝吧。”大爷说。 ▲大爷递过来的酥梨上,还套着塑料膜。这是在酥梨还是幼果时,大爷一颗一颗为他们套上的,这样酥梨便不会遭受虫害。 拿着大爷递来的酥梨,一口咬下,脆响过后,口腔里浸满甘泉般清甜的梨汁! 春天授粉、除草,结果后,套袋防虫。不论是在寒冬,还是酷暑,都要爬上树梢为果树修剪树枝。 数十年的心血,才能换来这一口脆爽清甜啊! 用甜度测试仪测试,甜度在12%-14%之间,普通的梨子甜度在10%-12%之间。 砀山的酥梨,赢得了品质,赢得了口感,甚至也赢得了产量,可却败在了销路上。 正是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958年那一年,期望自己能传承这份土地上的荣耀的少年,如今已白雪满头。 2018年,距离1958年的荣耀,已过去了整整60年,将砀山酥梨带出国土的年轻人,早已不知去向。 我们无法得知,到底经历了多少张陌生的面孔,历经了多少个花开花落,才让我们品味到如今的砀山酥梨。 南方的暖风吹来,万千梨花盛开,预示着今年,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 可上一年金黄可口的酥梨,仍然在黑暗、冰冷的地窖里。丰收的希望,逐渐变成了一声声的叹息和绝望…… 梨花一年又一年地盛开、凋零,感受不到当年少年的喜悦,也感受不到如今老人的悲伤。 ▲毛雷庄村果农葛德成,69岁,仍有2万斤酥梨没卖出去。 一棵棵被砍伐的梨树,见证着梨园的衰落。 地窖里的酥梨上了糖分,正是最甜的时候。可再过一个多月,这些酥梨将被果农倒掉。 ▲点击图片支持砀山酥梨不知道这一口脆甜多汁的砀山酥梨,有多少将被悲伤的农民丢弃,又有多少会被有缘人吃入腹中? 目前情况 ▼ 4月9号,我们将此情况发布后,在大家的支持下,帮助了一些果农。村里的农民听说后,都纷纷找上门。 “五月中旬就要清库了,再卖不出去只能倒掉了……” 有人哭泣,有人恳求。 这些人里 大多是年迈的老人、带着孩子的母亲…… 我们含泪,送走一波又一波的农民。 我们害怕给予他们希望,最后又办不到, 真的不敢承诺,我们只能为他们号召—— 请大家用行动支持,哪怕只是您的一次转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