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巨头扎堆无人车意欲何为?

 联合参谋学院 2018-04-24

文章来源:DoNews;作者:maomaobear

日前,百度今天在北京公布Apollo 2.5的最新进展。此时距陆奇首次对外公布Apollo计划,刚刚好一周年。同时,百度宣布比亚迪成为Apollo平台第100家合作伙伴;百度的Apollo 2.5已经有落地开花之势,同时,百度还与美团探讨无人车送餐,最近和滴滴刺刀见红的美团,也在无人驾驶领域插了一腿。

百度活跃,阿里也没闲着。几乎是同时,菜鸟物流公布了一段无人送货车视频,放出揽才豪言,“菜鸟ET物流实验室的招牌人数不设限,牛人全都要。”而阿里的老对手京东也要与一汽推无人重卡。

互联网巨头为何纷纷扎堆无人车,无人车未来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呢?

一、互联网巨头各取所需

互联网巨头扎堆无人车,但是它们扎堆的目的是不同的。百度的Apollo 2.5其实属于百度向人工智能转型落地的一部分。

百度以前靠广告搜索起家,而互联网广告是有天花板的,百度过去几年大力投资人工智能业务,就是要给未来找到一个发展方向,而无人驾驶是人工智能最容易落地的领域。

所以百度扎堆无人车,是是准备将人工智能无人车研发成果落地变现,从实验室产品变成解决方案,进入到汽车厂商的供应链,改变百度的营收和利润结构。

京东和阿里也做无人车,但是它们不是想成为无人车领域的供应商,而是现实情况逼出来的。

中国的电商一直在高速增长,京东和阿里庞大的业务量,对物流提出高要求,而庞大的人力需求必然推高物流成本,于是京东和阿里都希望用人工智能替代人力,节约成本,提升效率。所以,京东和阿里扎堆无人车是在为未来的物流做技术预研。

这次无人车,美团也插了一脚。理论上美团对无人车是有需求的,送餐可以用无人车,但是实际上就目前的无人驾驶技术,无人车送餐还有很遥远的距离,短时间美团的业务不会从无人车技术中获益。所以美团参与无人车,更多是为了炒概念,炒股价为了IPO估值讲故事。

巨头们各取所需。

二、无人驾驶的靠谱与不靠谱

从有人驾驶到无人驾驶,业界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驾驶员辅助,驾驶员辅助系统能为驾驶员在驾驶时提供必要的信息采集,在关键时候,给予清晰的、精确的警告,相关技术有:车道偏离警告(LDW),正面碰撞警告(FCW)和盲区报警系统。

第二阶段是半自动驾驶,驾驶员在得到警告后,仍然没能做出相应措施时,半自动系统能让在汽车自动做出相应反应。相关技术有:紧急自动刹车(AEB),紧急车道辅助(ELA)。

第三阶段是高度自动驾驶。该系统能在驾驶员监控的情况下,让汽车提供长时间或短时间的自动控制行驶,这个阶段目前还比较初级。

第四阶段:完全自动驾驶,在无需驾驶员监控的情况下,汽车可以完全实现自动驾驶,意味着驾驶员可以在车上从事其他活动,如上网办公、娱乐或者休息。

百度现在和车企广泛合作的是第二、三个阶段的集成,第四个阶段目前在公共道路行驶的技术还不是非常成熟,成本也比较高昂。但是在封闭道路内实现相对容易一些,用户货场、矿山封闭小区是可能实现的。

三、无人车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从目前的技术发展看,事实上L1、L2阶段的无人驾驶已经出现在我们的汽车里面了。

未来,L3阶段的无人驾驶功能,会成为高级汽车的一项电子配置,在城市道路跟车,路况优秀时高速公路上自动驾驶。

L4阶段的无人驾驶将会现在封闭场地实现,货场内部运输,封闭小区最后一公里的送货可能实现,京东、阿里的无人送货小车将会一定程度上替代快递员,完成封闭小区的送货。而在货场中,京东的无人大货车,将配合无人仓完成火场内的运输。

在公开道路上,随着技术的完善,首先将出现点对点的无人货车车队运输。完成货场之间,港口、机场、码头到货场的运输。

最后,无人驾驶才会出现在我们日常驾驶的乘用车之中,替代掉人类司机。

(注:本文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均不代表凤凰网国际智库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