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为什么不直接用软尺围成圆,用长度除以直径,算出圆周率?

 秦歌童 2018-04-25


古人为什么不直接用软尺围成圆,用长度除以直径,算出圆周率?

“周长=圆周率*直径”对于我们来说好像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学了小学数学就肯定知道的那种简单,所以题主才问了这么个问题吧。

现在大家都知道,但是,古人那时候不知道啊。

假设你并不知道π的存在,你得多能猜想,才能想到圆的周长跟它中间那条完全和周长完全不牵扯的直径有某种关系呢?再说就算你想到了,你还需要算啊,在古代可不像现在有各种精密的仪器和计算机能帮你测算,如何算可是个大工程。

在三千多年前,周朝的时候,认为圆周长和直径的比是三比一,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圆周率等于三。
后来,历代许多数学家,像西汉的刘歆、东汉的张衡,都分别提出新的数值.不过,真正求出比较 精确圆周率的,是魏晋时代(约西元263年)的刘徽,而他所用的方法叫做『割圆术』.
他发现:当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不断增加后,多边形的周长会越来越逼近圆周长,而多边形的面积也会越来越逼近圆面积。
于是,刘徽利用正多边形面积和圆面积之间的关系,从正六边形开始,逐步把边数加倍:正十二边形、正二十四边形、正四十八边形、正九十六边形,算出圆周率等3.141024.当时数学家利用一种竹片做成的『算筹』,摆放在地上代表数字进行运算,不但麻烦而且辛苦.

古人为什么不直接用软尺围成圆,用长度除以直径,算出圆周率?

祖冲之在刘徽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展,经过既漫长又烦琐的计算,一直算到圆内接正24576边形,而得到一个结论:圆周率的值介於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祖冲之为了求圆周率小数后的第七位准确值,把正六边形的边长计算到小数后二万八千六百七十二位!而且,十二世纪才出现算盘,祖冲之那个时代还没!有!算!盘!

冲这坚韧不拔的精神,难怪人家千古留名,反正我是服气的。

有种说法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很多我们现在觉得完全不用知道为什么的公式定理,都是前人耗费了大力气才通过各种实验总结出来的。

你跨在人家肩上过河,怎么好意思说水不深。

古人为什么不直接用软尺围成圆,用长度除以直径,算出圆周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