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PD-L1免疫治疗是癌症治疗的一把大杀器,凭借着将要成为除了放疗、化疗、手术治疗、靶向药之外的又一主流药物,并且副作用低的旗号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但是许多病友们在使用PD-1/PD-L1抑制剂的过程中似乎并没有感受到副作用低。 目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机制还没有完全探究清楚,但大体是免疫系统对特定器官和组织产生的炎症反应。 免疫治疗的副作用经常会让很多器官受到影响,如皮肤、胃肠道、肝、内分泌,及其他少见炎症反应,以皮肤毒性最常见。 与化疗不良反应相比,免疫治疗相关的免疫相关毒性通常具有延迟发作和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一般皮肤和胃肠毒性出现得更早,而肝脏和内分泌毒性表现则稍晚。这些免疫相关副作用大部分是可逆的,皮肤和胃肠毒性恢复比较早,内分泌毒性恢复需要的时间更长一些。 出现不良反应的确给病友们带来不舒服的体验,但是有副作用是不是就一定意味着不是好事呢? 本文借两个试验来分析一下PD-1/PD-L1抑制剂出现副作用跟疗效的关系,仅供参考。 一、出现免疫相关副作用的黑色素瘤患者缓解率更高 2016年11月,一项回顾性研究汇总了Opdivo(Nivolumab)在晚期黑色素瘤中4项临床试验的安全性数据。 共入组576例患者,研究中患者接受Opdivo 3mg/kg,2周一次,中位随访时间为7.2个月,中位的Opdivo使用次数为9次。 结果显示,入组的576名患者中,255名患者出现副作用,比例为44.2%;而在这255名患者中,48.6%的患者都出现了缓解。 而没有出现副作用的321名患者缓解率为17.8%。看起来相关性的确显著。 在出现副作用的那些患者中,出现1-2次副作用的有113位(46.7%)。 出现3级以上的副作用的人有13个,其中有11位(84.6%)患者肿瘤都明显缩小。 但是,研究显示,把3个月内进展的患者排除掉以后,就光看Opdivo治疗黑色素瘤患者3个月后的患者,无论是有没有副作用,无病生存期没有见明显差异! 换句话说,虽然获得缓解,可并没有让患者活得更长久。所以,这个试验其实并没有直接证据证实副作用和疗效呈正相关性。 二、出现皮疹和瘙痒的肺癌患者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更高 就在不久前,发布在《JTO》的一项队列研究,前瞻性的评估了免疫治疗相关的早期不良反应和Opdivo疗效的关系。 这个研究纳入了43名IIIB或IV期既往接受过一线或以上的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分组 早期出现免疫相关副作用分为一组,没有出现疫相关副作用的分为另一组。 比较2周以内和6周以内出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与疗效的关系。 结果 1、总体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出现对疗效的影响 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 其中6周以内有2例(5%)患者出现3度皮疹,接受激素治疗后副作用缓解。 总体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方面: 2、出现皮疹、瘙痒、腹泻、肝酶升高等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对疗效的影响 无病生存期方面: 2周内和6周以内出现皮疹或瘙痒的患者,接受nivolumab治疗的无病生存期更长。 但是Nivolumab的患者有没有出现腹泻、和肝酶升高,就与无病生存期就没有关系了。
疾病控制率、总体客观有效率和中位总生存期方面:
治疗后2周内和6周内出现皮疹或瘙痒的患者,与更好的缓解率相关。出现vs无:出现皮疹或瘙痒vs不出现皮疹或瘙痒的患者。 三、小结 免疫治疗的相关不良反应跟疗效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成正相关,并且仅跟有些不良反应有关。出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尤其是皮疹或者瘙痒,有可能显示疗效更好。 当然,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与疗效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来证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