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背诗 | 春日书事

 航行大海靠舵手 2018-04-25

春日书事

宋·张耒

虫飞丝坠两悠扬,

人意迟迟日共长。

春草满庭门寂寂,

数棂窗日挂空堂。



注释

1、悠扬:飘扬、飘荡之意。

2、迟迟:本指春日长而暖,这里似乎指作者心境不佳,百无聊赖之意。

3、棂:窗棂,旧时窗户的格子。

4、空堂:空旷而又寂寞的厅堂。


简析

感觉这也应该是张耒晚年的作品,我们来看一下:


“虫飞丝坠两悠扬。”


这句诗很像一个寓言。蜘蛛在屋角结了一个网,粘住了一只虫子,然而这虫子却并不甘心,于是拼命挣扎,终于挣破了蛛网,逃之夭夭,蛛网亦随之坠落于地。


那么对于蜘蛛来说呢,它费尽心机布了一张网,本以为可以大快朵颐一顿,结果却把蛛网也陪了进去,自然是满心的懊恼与懊悔。


对于虫子来说呢,亦复如此。它虽然最后侥幸逃得一命,然而想起方才的凶险情形,心头却未免后怕不已。


仔细思考此句,我一直觉得这并不是张耒在这个春日,在他家墙角看到的实在情形,而像是他早已听说过这个寓言,然后搬来此处作为这首诗的首句,那么又预示了什么呢?感觉很像在说,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政治迫害和打击后,到处流离、不遑宁处的张耒已经很有一点万事皆空、心灰意冷的感觉了,这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直接牵连起他的一生,因此任何简单的句子都不足以表达,所以他特意借用了一个寓言加以说明,接着往下看:


“人意迟迟日共长。”


在这样的一个春日,我们的作者张耒心绪却很有点不佳,“迟迟”本来是一个描写春日长而暖的词汇,比如《诗经·七月》说“春日迟迟”,然而张耒却拿来描述他的心绪,大意是说他感到很无聊,百无聊赖,也感觉很疲乏,是那种发自内心的疲乏感,令人可恼的是,那白昼的光阴居然也变得这么长,好似故意来和他作对一样。


“春草满庭人寂寂,数棂窗日挂空堂。”


虽然百无聊赖,但春日如许之长,总还得自己给自己找点什么事,不是吗?要不何以度过这长长春日呢?于是我们看到在紧接着的两句中,张耒忽然变成了一个很客观的观察者,仿佛这并不是自己的家,而是别人的家一般,他极为冷静的向读者推出了两幅关于这个“家”的图景:


一幅是“春草满庭图”,庭院中到处长满了春草,当然这春草并没有让作者感到什么蓬勃的生机,而是充满了一种荒凉、枯寂的感觉;小院中也没有什么人,看来这里平常应该是很少有客人来往的。那么读者可能会问,即便张耒心绪不佳无心打理庭院,为何不让童仆们打理呢?这个恐怕就得联系张耒的经济状况来说,张耒为官清廉,三次到岭外任职,据说家中并没有任何来自岭外的东西,由此推测,张耒这么穷,能否雇得起童仆尚未可知,所以自然更谈不上去督责童仆了。


另一幅是“空堂窗日图”。这个空堂恐怕就是张耒的书房,古代的知识分子不管多么穷,即便像杜甫那样的“草堂”,也会留下一间给自己做书房的,那么这个书房中又如何呢?书房中倒是有一些变化,上午的阳光穿过窗户,被窗棂分成几格,投射在书房正面的墙壁上,而我们的作者张耒,就那样站在窗边,一会看看外面庭院到处的春草,一会看看墙壁上投射的日光之影,他的心在想些什么呢?似乎什么都没想,反正心头沉甸甸的一片,大脑中茫茫然的一团,就那样看着,望着,望着,看着……


读出了什么没有?似乎读出了很多,但一时又不太好说明白,反正寂寞、孤独总是有的,萧疏、暗淡也是有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当作者戴着有色眼镜,有意识的去剪裁周围的环境时,周围的环境必也会感染作者的色彩,随作者之喜而喜,伴作者之悲而悲,在深深的打动作者之余,进而也深深的影响了读者,使我们不自觉的与作者一起喜,一道悲,不是吗?是为诗解。


解读者:岁月如歌,网名原上,古诗词爱好者。

qq:303618383(原上)  

微信:18539102160(一路轻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