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稿精选】张学《奔豚汤临床应用举隅》

 愚公移山之志 2018-04-25

《经方》杂志

  第20180425A期

奔豚汤临床应用举隅

作者/张学  网名/拈花指月

江苏昆山大道中医门诊部

奔豚汤,出自《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由“李根白皮、葛根、黄芩、半夏、当归、芍药、川芎、甘草、生姜”组成,主治“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

从以下的比较,可以轻易看出,奔豚汤乃小柴胡汤的变方。

奔豚汤中有“当归、川芎、芍药”三味,其病机也由少阳而延伸至厥阴。厥阴病,多有“气机向上冲逆”的特点。故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此方历来应用不广。拈花临床时有用之。今捡取数案,以飨同道。

案一

L,女,43岁。首诊:2016年8月2日。

近一月每天晚上子丑二时胸闷憋醒,腹痛、气逆、气短、欲呕吐、手凉、肩背热,自觉濒死感,持续五分钟到十五分钟,症状自消。近半月不欲食。平素易生闷气。大便素不成形,一天2~4次。苔薄腻,舌淡红。脉沉弱。

处方:李根白皮30g黄芩10g姜半夏15g葛根30g当归15g川芎10g赤芍10g生甘草10g党参30g炮附片15g生姜5片。七剂。

二诊:2016g年9月8日。上次服药后奔豚症状已无。今天凌晨有少许胸闷腹痛,转瞬消失。大便已成形。睡眠较前好很多。平素易倦,偶头晕。苔薄腻,舌淡红。脉弱。

处方:桂枝10g肉桂10g生白芍12g炙甘草10g大枣30g炮附片15g茯神30g生白术15g砂仁6g姜半夏15g生姜5片。五剂。

拈花按:腹痛、气上冲逆、寒热、肝气素郁,可断为“奔豚病”。脉沉弱,舌淡红,是素体阳气不足。故以奔豚汤加参附主之。

案二

C,女,67岁。首诊:2016年5月12日。

腹痛一个多月。疼痛阵发,夜重,较剧烈。痛时气上冲逆,欲呕吐,欲大便但便不出。有时头晕心悸。苔薄少舌质红。脉弦细。查:腹痛位置广泛,心下及脐周按之动悸,有时可触及气块,按之水响。

处方:李根白皮15g黄芩10g姜半夏15g葛根30g当归15g川芎15g生白芍15g炙甘草10g桂枝15g茯神30g大枣30g生姜5片。七剂。

二诊:2016年5月18日。前证已好。偶觉胸中气窒。苔薄舌红。脉弦细。查:腹中按之无疼痛,心下悸动。

处方:桂枝30g生白芍15g炙甘草10g大枣30g炮附片15g党参30g代赭石15g姜半夏15g生姜5片。七剂。

三诊:2016年5月25日。胸中气窒已无。偶胸痛及背,有时少许呃逆。苔薄。脉弦细。查:心下悸减轻。

处方:柴胡12g黄芩10g姜半夏15g党参20制大黄10g桂枝15g茯神15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炮附片12g大枣30g生姜5片。七剂。

四诊:2016年6月24日。除偶觉胸中气滞不快,其他不适皆已无。苔薄。脉弦细。

处方:李根白皮15g黄芩10g姜半夏10g党参20葛根30g当归15g川芎10g生白芍10g炙甘草10g桂枝10g炮附片10g薤白10g全瓜蒌15g生姜5片。七剂。

拈花按:腹痛剧烈,气上冲逆,心下及脐周动悸,故以奔豚汤合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治之。《伤寒论》第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案三

G,女,53岁。首诊:2016年9月23日。

腹痛一个多月,持续隐痛,B超示:腹腔大量气体。糜烂性胃炎史,胃常不适,纳差、食不下,胃痛严重时牵扯背部作痛。眠差。右耳常鸣。大便两三天一行。小便素频,夜尿频。苔薄前中部有小裂纹。脉稍弦。查:脐周按之压痛,腹隆而软。

处方:李根白皮30g黄芩10g姜半夏15g葛根30g当归15g川芎15g赤芍15g生甘草15g党参30g黄附片15g生姜5片。七剂。

二诊:2016年9月30日。腹痛近无。胃时胀,二便如前。平素头易晕痛。苔薄微腻。脉稍弦。查:脐周压痛已无,右肋下有轻压痛。查血压:105/75mmHg。

处方:柴胡12g黄芩10g姜半夏10g当归12g川芎10g生白芍15g炙甘草10g蓝布正(为蔷薇科植物路边青或柔毛路边青的干燥全草,又名头晕草。编辑注)30g鸡屎藤30g桃仁10g降香10g生姜5片。七剂。

年底因生气胃痛来诊,诉前方服后腹痛未再出现,尿频夜尿好转。

拈花按:此患者以腹痛为主证,虽无气上冲逆,但“二便不利,腹腔大量气体”,亦是“奔豚”之源。故用奔豚汤加参附取效。二诊查血压偏低,虑李根白皮下行之性,故以柴胡易之。

案四

Z,女,57岁。首诊时间:2017年6月25日。

近两年胃常胀或疼,烧心、反酸、呃逆。上月胃镜:糜烂性胃炎。本月中旬查胸部CT:双肺少许炎症。现偶有咳嗽。平素眠差易醒。时头晕心悸。夜尿两三次,大便可。苔薄腻,脉弱右寸略浮。

处方:李根白皮15g黄芩10g姜半夏15g党参15g当归15g川芎10g生白芍15g砂仁6g葛根30g淡豆豉15g降香10g生姜3片大枣3个。七剂。

二诊:2017年7月6日。胃好很多。偶呃逆。咳嗽无。睡眠好转。头晕心悸无。苔薄。脉弱。

处方:前方去淡豆豉,十剂。

三诊:2017年7月16日。早起胃有少许不适,饥饿感。睡眠可。苔薄微腻。脉弱。

处方:柴胡15g黄芩10g姜半夏10g党参12g茯神15g肉桂6g酒大黄10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制黄精10g生姜3片大枣3个。十剂。

拈花按:素有睡眠障碍,是肝胆郁结不和故。肝胆郁结,则胃气失其通降,反有冲逆之势,故常胃胀、胃痛、反酸、呃逆。遂以奔豚汤加减,解肝胆之郁,降胃气之逆。

案五

H,女,59岁。首诊:2017年11月18日。

近半月心下悸,紧张如有急事。头晕,头重脚轻。大便欠畅。夜尿三四次。苔薄腻舌淡红。脉浊略滑。查:人胖,腹隆,心下按之动脉悸动;血压:145/98mmHg。

处方:李根白皮15g黄芩10g姜半夏15g葛根30g当归15g川芎15g生白芍15g桂枝15g炙甘草10g珠儿参10g大枣30g生姜五片。七剂。

二诊:2017年11月24日。心下悸、紧张已无。头晕甚微。大便稍稀。夜尿两次。眠差。苔薄腻舌淡红。脉浊滑减。查:心下按之动脉悸动轻微;血压:140/85mmHg。

处方:生白术15g茯神15g生白芍12g炮附片15g姜半夏15g枳实3陈皮10g炙甘草10g竹茹10g珠儿参10g生姜5片。七剂。

拈花按:心下悸、头晕、头重脚轻,是浊气冲逆所引起,暗合“奔豚”之病机。故以奔豚汤合用桂枝甘草汤加珠儿参。奔豚汤可拓展用于部分高血压病及糖尿病,近期疗效确切,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案六

Z,女,55岁。首诊:2016年6月9日。

咳嗽一个多月,白色泡沫痰,偶胸闷气短。易呕吐。身痠疼。近两天少许鼻涕。有宿疾两年,全身常气窜作痛,按之气散,其声如肠鸣。苔薄脉弱。查:咽红,双肺少量湿罗音。

处方:茯神15g杏仁10g桃仁10g姜半夏10g五味子6g干姜15g薤白10g款冬花10g白果15g杠板归15g全蝎5g李根白皮15g。七剂。

二诊:2016年6月11日。欲返乡,故来复诊。药仅服两剂。咳嗽偶有。胸及心下位置有时气胀作痛,按之有声响,其他位置已无气窜。自觉乏力易倦。苔薄。脉弱稍滑。

处方:李根白皮15g黄芩10g姜半夏15g葛根30g当归12g川芎15g生白芍15g炙甘草10g干姜15g党参15g生白术15g全蝎4g。七剂。

拈花按:全身气窜作痛、按之气散、声如肠鸣,侗族医学谓之“老鼠证”,有用猫毛烧灰兑阴阳水之法。刘渡舟老谓此证医典不载(北京老太太称之为“肝气窜”),常以柴胡桂枝汤治之。拈花临床凡数见,主以奔豚汤,效果甚佳。

案七

Y,女,27岁。首诊:2016年10月19日。

从小智力发育障碍。身高可,偏瘦。现在智力相当于一岁多小孩。近五年叫喊不休,肢体乱动,不能稍静。眠差,易醒,早醒。大便易秘,数日一行。苔厚腻稍浊脉弦细。

处方:李根白皮30g黄芩10g姜半夏15g葛根30g生甘草10g当归15g川芎10g赤芍10g朱茯神30g石菖蒲10g炙远志10g生姜5片。七剂。另:涤心丹14粒,每天晨起空腹服两粒。

二诊:2016年10月27日。叫喊偶有,神态安静,不乱跑乱走,能坐下来看电视。大便畅。眠好。苔化。脉弦细。手冷。

处方:前方加炮附片10g,十四剂。另:涤心丹28粒,每天晨起空腹服两粒。

一年后随访,家人诉叫喊仍有,但较以前明显减少。

拈花按:奔豚汤用于此类疾病,是尝试性治疗。因心中无底,故又加用了涤心丹,似有画蛇添足之嫌。涤心丹是江西已故老中医罗定昌的秘验方,由甘遂、大戟、白芥子、代赭石、石菖蒲、巴豆霜、冰片、朱砂组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