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京都,为何模仿唐朝的长安和洛阳?

 恶猪王520 2018-04-25


日本与中国的历史纠葛远的可以追溯到三国,近的就在几十年前,而日本与中国的首次军事冲突则可以从唐朝找到踪迹。在中国的历代王朝中,大唐无疑是日本最为钦羡,也最为仰慕的一个朝代。

无论是唐朝的政治、军事,还是经济、建筑都对当时的日本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吸引力,这其中帝京长安自然也是东瀛岛国眼馋的对象。君不见现在的日本,从建筑到服装,从礼仪到茶道都保留着浓浓的唐朝气息,可见当年的日本对大唐学习的全面和彻底。

面对繁花似锦的大唐帝国,日本怦然心动的同时不免生出觊觎中原的野心,但野心从来都是以实力为支撑的,在唐朝平定百济的战争中,与百济王室世代联姻的日本派出军队协助百济顽抗,一方面是为了履行盟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试探唐军虚实。

结果白河口一战,日军几乎全军覆没,既然打不过,那就低头服输,然后虚心学习。不得不说日本有这样的文化传统,谁把他打服了,它就对谁俯首帖耳。二战末期,美国往广岛、长崎扔了两颗原子弹,日本此后唯美国马首是瞻。当年日本对唐朝也是一样,不仅派出大批遣唐使到长安,而且派出无数的留学生和留学僧向大唐学习。

通过返回日本的使者描述,帝京长安的繁华和富饶让日本当权者禁不住垂涎三尺,毕竟这在当时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际性大都市,于是模仿唐朝都城建设一座日本自己的都城的想法浮现在日本统治者的脑海中,而后来建造起来的复制品就是天皇世代居住的名城——京都。严格来说,日本模仿的中国城市不是一座,而是两座,这是因为当时的大唐有东西两都,也就是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于是日本的京都也分为东西两京,西京模仿长安,东京模仿洛阳,几乎把中国的建筑风格完全照搬了过去。

唐朝人如果到了京都会有一种仍旧置身于大唐的感觉,绝对原汁原味。因此就有人说,现代的中国人要感受唐朝文化,最好的选择就是去日本京都旅行一趟,一定会让你不虚此行。如今的西安虽然也保留了很多老建筑,但大多是明清时期的,而京都的建筑风格则始终如一地保留着唐朝的味道。

那么日本几千年来就没有经受过战火的蹂躏吗?远的不说,就说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对日本的轰炸导致了多少建筑被毁,为什么现在还会保留的那么完好?其实,严格来说这还要归功于一对中国夫妇。抗日战争打到后期,日本人节节败退,美国更是派出了无数的战略轰炸机对日本本土进行饱和轰炸。但为了保留下日本的古建筑,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向美国空军标注了日本著名古建筑的地理坐标,使得这些文化遗产免受战火摧残。

日本侵略中国期间也特意关注了西安,一方面是历史文化使然,另一方面也是政治军事因素决定了西安是一座绕不开的城市。南京陷落之后,国民政府迁往陪都重庆,面对四面环山的四川盆地,日军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朔江而上,自东向西进攻重庆,要么就是打下西安,然后从北向南突破。

从地势上看,西安往南就是秦岭,而秦岭就是重庆的北方屏障,如果占领了西安,不仅四川盆地的门户洞开,而且往西还可以进攻兵力孱弱的大西北,可谓一举两得。但日本最终也没有实现目标,原因当然是中国军队不惜以血肉铸成长城,死死守住防线,最终导致日本败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