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元、节气、位置、丝绸之路...学习历史的基础知识都在这里之二

 金色年华554 2018-04-25

 在朝代表上也看到了,有公元前和公元的字样,接下来了解一下这个概念。

公元、节气、位置、丝绸之路...学习历史的基础知识都在这里之二

公历元年前一年就叫公元前一年。年代越早,离公元元年的距离也越远。我国古代没有公历,现在所有的公元纪年都是根据历史资料推算出来的。

我们知道公历是有大小月的(月大是31天,月小是30天,还有二月是28天,闰年二月是29天),我们利用自己的拳头可以很简单地记住每个月的大小。左手的拳头从右往左数,凸起的是大月,凹下去的是小月。另外能被4整除的年份是闰年,例如2016年是闰年。

公元、节气、位置、丝绸之路...学习历史的基础知识都在这里之二

公历是西方传入中国的,那我国古代用的是什么历法呢?

我国古代是有二套历法的:农历和二十四节气。农历是以月亮圆缺一个周期(叫月相)为一个月来计算的,也叫阴历(农历也有大小月的,分别是30天和29天),但是古人也发现,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年的时间(叫阳历)比农历十二个月要长十多天,为了两个时间达到一致,也是用置闰方法来调整的。但是不象公历的闰年是在二月加一天,而是要加一个月。一般19年左右会有7年闰月。有句彥语叫“三年二头闰”,就是说农历三年中可能第一和第三年都出现闰年的情况。

公元、节气、位置、丝绸之路...学习历史的基础知识都在这里之二

由于闰月的关系,每个月公历的日期要比农历的日期早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我国是农耕国家,万物生长靠太阳,为了和一年四季的农事相对应,聪明的古人又创造了二十四节气,这些日期是和公历相对应的。下面这四句口诀,可以方便地记住二十四节气,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些节气的名称都是和对应的时令气象相关的,例如惊蛰这个节气,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提醒农民们要开始好春耕的准备。

公元、节气、位置、丝绸之路...学习历史的基础知识都在这里之二

同学们也许要问,懂得这些道理有什么用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来看白居易写的这首诗。

公元、节气、位置、丝绸之路...学习历史的基础知识都在这里之二

这一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还记得之前的月相图吗?如果有印象,看到初三夜,马上能想到月亮的形状,那么月似弓这个比喻是再恰当不过了。九月初三按照公历大致可以推算在九月底前后,这个时候昼夜温差很大,草地上会有大颗露珠凝结。这四句诗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夕阳即将没入江面,被夕阳照到的江水是红色的,而没被照到的是一片碧绿。诗人正陶醉在夕阳如画的景色中,不知不觉,夕阳西沉,象弯弓一样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夜凉如水,草木上渐渐凝结出了晶莹的露珠。一切是那样的宁静详和。当这样一幅场景出现在你的脑海中的时候,同学们记住这首诗是不是很简单了?公元、节气、位置、丝绸之路...学习历史的基础知识都在这里之二接下来我们要了解一下地理知识。这是我国现在的政区图。地图的方位是规定好的,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不管拿到什么样的地图,这四个方位是永远不变的。我国现在有34个省级行政区。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省区的概念。

公元、节气、位置、丝绸之路...学习历史的基础知识都在这里之二

公元、节气、位置、丝绸之路...学习历史的基础知识都在这里之二

来看一下我国的地形分布图,左下方是黄色的,上面还有白色的积雪,同学们可能也知道,这片区域是我国境内海拔最高的部分,叫青藏高原,向中部颜色逐渐过渡到土黄色,这片地区海拔相对比较低一点,但还是有很多山脉贯穿其中。再往东是绿色区域,代表平原地带。总的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势是从西向东逐渐走低,水往低处流,所以主要河流也是自西向东流的。

公元、节气、位置、丝绸之路...学习历史的基础知识都在这里之二

这张地图是修改过的,图片上粉红色的轮廓是我国现在的国界线和省界线。绿色线的是主要的山脉。蓝色的是河流。西北的那条红黑相间的线是古代陆上的丝绸之路。

公元、节气、位置、丝绸之路...学习历史的基础知识都在这里之二

把地图分割放大一下,这是西北地区。同学们可以看得更清楚。这片土地上有着众多的山脉,山脉中间是盆地,关键这里是荒漠地带,水源很少,气候条件恶劣,而且地广人稀。陆上的丝绸之路,最早是西汉的时候,大约公元前139年,当时的朝迁廷官员张骞(qiān)首次从长安(长安是现在的西安,还记得唐朝汇总表吗?上面就写着首都长安。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长安是两个朝代的都城了。)出使西域,回来历经十三年时间,途中多次被匈奴等敌对国家俘(fú)获(huò)关押,他最远到达楼兰、龟兹、于阗等地,其副手更是走到了安息国,(现在的伊朗)等地。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看到这些古地名,同学们有没有想到一些古诗?如“春风不渡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不破楼兰终不还”等。不过楼兰古国在公元前176年前建国,公元630年却突然神秘消失,大约位置是在罗布泊的西面,“不破楼兰终不还”是诗人王昌龄的想象,也泛指边疆。面对这样的地理环境,在古时交通极不发达的情况下,我们大概也能理解边塞诗人的心境了。

公元、节气、位置、丝绸之路...学习历史的基础知识都在这里之二

西北部

公元、节气、位置、丝绸之路...学习历史的基础知识都在这里之二

公元、节气、位置、丝绸之路...学习历史的基础知识都在这里之二

我们来看西南部分,我们可以看到长江的支流从青藏高高源的山川间汇聚而下,浩浩荡荡地向东流去。这里要给大家介绍一下现在的四川省和重庆市。秦朝之前,四川大地上有巴、蜀两个兴旺发达的小国家,这里有大巴山脉。巴蜀成了四川地区的代名词:李商隐的“巴山夜雨涨秋池”,还有李白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说的都是这一带地区。我们来看四川的地理环境,四川是四面环山的一个盆地,北面有秦岭、大巴山、邛崃山、巴颜喀拉山脉、唐古拉山脉等,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在军事上是易守难攻。北面的群山阻挡了冷空气的入侵,冬季气温比较温暖。同时盆地边缘的高山,也带来的丰沛的降水,适合农作物生长,所以自古就有“天府(fǔ)之国”的美称。

公元、节气、位置、丝绸之路...学习历史的基础知识都在这里之二

西南部

接下来看看东北部分,黄河以“几”字形流经整个黄土高原,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河水每年会夹带大量的泥沙顺流而下,河水很黄很浑浊,所以叫黄河,黄河河套地区北面是阴山,自古就是进入中原的天然屏障。“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汉家旗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读边塞诗,阴山的地理位置是必须知道的。

东北角是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边界是黑龙江和鸭绿江,纵贯东北平原的松花江和辽河,孕育了肥沃的

黑土地。

公元、节气、位置、丝绸之路...学习历史的基础知识都在这里之二

北部的东北部

最后是东南部,江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长江和淮河从西向东流入大海,京杭大运河从南向北连通长江、淮河和黄河,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隋朝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修建京杭大运河的工程,建立了南北河运大通道。,造就了便利的水上交通,促进经济发展。公元、节气、位置、丝绸之路...学习历史的基础知识都在这里之二

东南部

公元、节气、位置、丝绸之路...学习历史的基础知识都在这里之二

当我们记住了主要的山川大河,就在心里建立了一个坐标。很容易记住相关的地理位置。

例如,来看这张图,看到夏朝是位于黄河下游南岸地区,那么它的位置是在现在河南省北部就了然于胸了

公元、节气、位置、丝绸之路...学习历史的基础知识都在这里之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