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乐声中,高堡美如斯

 Violetwxx 2018-04-25

布拉格城南,古老的波西米亚王朝最早都城和城市发祥地——高堡(Vyšehrad,维谢赫拉德)雄踞于山崖之上,居高临下俯视着布拉格全城的美景。这里充满历史的神秘气息,毁于15世纪的高堡只留下圣保罗教堂、圣马丁圆楼,还有最著名的高堡墓地。

矗立于沃尔塔瓦河河畔悬崖之上的高堡,有着巍峨之美。几百年来,高堡和日月星辰一起,守卫着布拉格。


“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BedrichSmetana)的交响诗《我的祖国》前两个乐章“维谢赫拉德”“沃尔塔瓦河”用音符讲述了高堡和布拉格的往昔岁月。谈及高堡,总有些遥不可及的神秘之感,的确,相对于布拉格城,高堡少有游人前往,但布拉格人却将这里视作一个安静浪漫的公园,一个都市生活中可以谈谈情、散散步的绝佳所在。

从高堡俯瞰布拉格,沃尔塔瓦河穿城而过,如母亲般哺育着这里的儿女。


昔日辉煌已成传说

“沃尔塔瓦河有两个源头,水遇岩石发出快活的声音,受阳光照射而发出光辉。河床渐渐宽阔,两岸传来狩猎的号角以及乡村舞蹈的回声——阳光、妖精的舞蹈。流水转入圣约翰峡谷,河水拍打着岸边岩石,水花飞溅。河水流入徐缓的布拉格,向古色古香的维谢赫拉德城堡打着招呼。”提起交响诗《我的祖国》的创作,斯美塔那如是说。此刻,我听着“维谢赫拉德”的竖琴乐音,忆起往昔捷克民族的傲人事迹和荣耀,乘坐有轨电车沿着沃尔塔瓦河一路南下,到达市郊时,目光所至便是这片由高高的围墙圈起来的区域。在高堡,一段城墙,一座雕像,一座建筑,甚至是石块,都可能有着悠长的故事。

高堡保存着波西米亚遗迹,穿过台伯门就可以进入其中。一年四季,布拉格人都喜欢到这里亲近自然、回望历史。


作为布拉格的发祥地,高堡地区从9世纪就有人定居,11世纪建立了防御工事。1061至1092年,它是弗拉迪斯拉夫二世的住所。捷克第一个国王查理四世将城堡改建成石堡垒,和整个布拉格的防御工事相连,胡斯时期城堡沦陷,部分被毁。1650年,布拉格加强防御工事时,新的巴洛克式砖墙再次建立,直至1911年,堡垒作用才被完全废除。而19世纪下半叶开始,高堡就保持着今日的模样。在斯美塔那的音乐世界中,《维谢赫拉德》这一恢弘的序幕以古代吟游诗人的竖琴声为引导,各种乐器组合呈现出主题,使人想起中世纪骑士征战时白刃和盔甲在太阳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那时的城堡宏伟而显赫。捷克作家阿隆尼斯·伊拉塞克(Alonis Jirásek)的《古代捷克传说》一书中记述的故事更为形象直观:波西米亚王朝第一位大公、唯一的女大公莉布丝(Libuše)是传说中捷克统治者克罗克(Krok)和仙女妻子最小的女儿,被父亲选为继承人后,民众要求她为人民选一位国王,于是她选择斯塔迪斯(Stadice)村的农夫培密索尔(Přemysl-the Ploughman)为统治者,两人的儿子涅扎米索(Nezamysl)开启了霍什米索(Přemyslid)王朝。

双尖塔圣彼得与圣保罗教堂的每个细节都非常精致


此后,百年间所有波西米亚王朝的国王都在此加冕。直到1883年,高堡成为布拉格的一个区。


公元9世纪,以沃尔塔瓦河右岸居高临下的高堡为中心,一座叫“Praha”(布拉格,德语“门槛”之意)的城市逐渐发展形成。而沃尔塔瓦河在高堡附近流经一个暗礁,水流湍急,酷似越过一个门槛。如同立于“门槛”之上的高堡,以巨大的花岗岩为地基,有“双城墙”的防护,15世纪建造的哥特式城门什皮卡(Špika)、1650年为宗教战争而扩建的外墙台伯门(Tábor)之间,是14世纪查理四世所建的碉堡遗迹。穿过1670年建造的利奥波德门(Leopold),罗马风格的圣马丁圆形教堂(St.Martina)屹立在路边,这座建于11世纪的小教堂是大布拉格区域现存3个罗马教堂中最古老的,圆桶状教堂看上去袖珍可爱。

建于11世纪的罗马风格的圣马丁圆形教堂是布拉格现存三个罗马教堂中最古老的一个,目前仅在集会时开放。


与圣马丁教堂不同,哥德式双尖塔圣彼得与圣保罗教堂(Basilicaof St. Peter and St. Paul)以黑色的细长尖顶成为布拉格天际线中不容忽视的部分。这两座教堂原始的罗马结构始建自弗拉迪斯拉夫二世时期,12世纪扩建,13世纪遭焚毁。现在看到的教堂是19世纪重新修建的,双尖塔加建于1902年。教堂宏伟壮观,彩色玻璃华美绚丽,所保留的14世纪圣母玛利亚壁画十分罕见;但更为珍贵的,是12世纪出土的石棺和安放在第三座礼拜堂的祭坛上的女雨神(Madonnaof the Rains)板画,据说石棺的主人是以长矛刺穿基督肋膀的圣朗基努斯(St. Longinus)。

迎着夕阳走在砖块、碎石铺就的小路上,看落日余晖下的双尖塔圣彼得与圣保罗教堂,历史和现实在这一刻变得模糊。


阴冷天色中,历经沧桑的圣彼得与圣保罗教堂高耸的黑色尖塔直插入坚冰般的天空,深色的墙面更显岁月沧桑的冷峻。在“维谢赫拉德”音乐尾声,吟游诗人的歌声在悲壮的音调中昭示高堡的陷落和倾覆,王室覆灭后的悲情被呈示部的主题唤醒;再现部的乐章更添悲惨哀愁——昔日辉煌已成为传说⋯⋯


堡的石头记录着捷克国家的建立,也默默见证了近千年来捷克民族的动荡历史。胡斯战争后,1526年起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哈布斯堡家族奴役,1848年布拉格爆发起义,1918年捷克独立,1939年德军入侵,二战后沦为苏联的“领地”(直至1989年底苏军撤离),1993年与斯洛伐克“离婚”。此后,捷克成为了现在的国家。


听着斯美塔那历时六年、在难以想象的耳疾折磨下倾心创造的精彩之作《我的祖国》,古代捷克的光辉历史、富于诗意的自然风光、灵动清新的民间传说、人民与异族压迫者的斗争画卷在音乐中依次展开,民族情怀浓得化不开,观之闻之,令人热泪盈眶。

 

捷克民族的大河之源

与《我的祖国》同样激荡人心的,还有捷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Jaroslav Seifert)的《世界美如斯》。“人生在世归根结蒂只有一件事是绝对肯定的,一切痛苦和一切磨难都要告终,这个时刻将会到来,一定会到来。于是,将有深沉的宁静,白雪将覆盖一切。洁白、柔软的雪,正是当年那样的雪。”塞弗尔特曾在这部汇聚了上百篇短文的文集中如是说。


雪可以覆盖一切,但覆盖不掉昔日与历史。捷克和高堡的历史不仅被记录在卡夫卡、哈谢克、米兰·昆德拉、赫拉巴尔、瓦茨拉夫·哈维尔、伊凡·克里玛等捷克“出土”的知名文学家笔下,亦写在“沃尔塔瓦河”的乐谱之中——长笛伴着小提琴和竖琴的乐音表现滚滚河水,森林狩猎、农民婚宴、月光和水妖之舞、圣约翰隘口的急流依次展现在壮阔又感伤的乐曲曲调之中,主乐调明朗的大调波澜壮阔、荡气回肠。当表现高堡古城的勃勃英姿时,两次响起第一乐章的主题以作呼应。


在这样的音乐声中探访高堡,山石破旧而坚固,长满青苔,裸露的地方露出红色的岩石。高堡公园里,草坪上铺满深红、褐黄、油绿的落叶,营造出一种与旧日争战不同的安详氛围。旧时皇室固若金汤的堡垒,已变成布拉格人最爱的公园。高堡没有天文钟、老城广场、城堡区这些知名景点的人流如织,反而多了几分难得的宁静清幽。高堡茂密的树林和葱郁的草地,是布拉格人夏季野餐的好去处,也时常有学校组织孩子们来到这里——用手去触摸充满时光记忆的墙面,以眼以心回望这个国家的过去。紧邻圣保罗与圣彼得教堂的草地上,有四组雄伟高大的男女双人雕塑,都是波西米亚传说中的人物——带领捷克人民抵抗外敌的古代勇士斯拉沃伊(Slavoj)和扎博伊(Zabjo)、领导女佣反抗男人暴政的女英雄萨卡(Sarka)和男主人公茨季拉德(Ctirad)(Sarka即《我的祖国》第三乐章的“主人公”)、捷克版音乐天才与艺术女神卢米尔(Lumir)和皮塞恩(Pisen),以及传说中的莉布丝和农夫培密索尔。这些代表着19世纪新浪漫主义装饰风格的雕塑作品,原立于沃尔塔瓦河帕拉茨基桥(Palacký´s bridge)上,二战中因空袭遭到破坏,修复后的雕塑移到高堡和它们的作者捷克雕塑家约瑟夫·米斯尔贝克(JosefMyslbek)在一起,他也是布拉格瓦茨拉夫广场中瓦茨拉夫骑马像的设计者,就安葬在高堡教堂北侧的斯拉文(Slavin)公墓中。

墓园的墓碑千奇百怪,处处洋溢着艺术的美感。


这个布拉格最负盛名的墓地,成为捷克民族音乐“双雄”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诗人扬·聂鲁达(智利诗人聂鲁达的名字由此而来)、画家穆夏等600余位文化艺术科学领域大家的灵魂憩所。高堡墓园气氛肃穆,但没有阴森之感,反而充满艺术的美感——很多墓碑上的雕塑和绘画,使墓园成为独特的墓葬艺术画廊,向人们展示着捷克从19世纪下半叶至今造型艺术的发展。

紧邻教堂正门就是高堡公墓,这个布拉格城中最富盛名的墓地,安葬了许多捷克的名人。布拉格市民常来此凭吊先人。


富于创造的灵魂已经安息,而安葬他们灵魂的高堡仍然保持着它的神秘气息。在这里可以居高临下地感受布拉格的美,欣赏旧时欧洲最美丽城市的全景:北望美景如画的城堡区,圣维特大教堂金碧辉煌,河面上色彩各异的皮划艇争相穿过形态各异的桥梁;阳光降落在房屋上,照得红瓦青砖格外显眼;带给布拉格“千塔之城”美誉的众多教堂尖顶,傲然耸立于民居之中;佩特任山上的电视塔直冲云霄,让人产生远离城市的错觉;流经高堡、穿过布拉格城区的沃尔塔瓦河,像一条丝带蜿蜒而过⋯⋯斯美塔那以《波西米亚的森林与河流》作为《我的祖国》第四乐章的标题,灵感或许就来自这里。


沃尔塔瓦河在布拉格宽广伟岸,静谧深邃,如同博大的母亲,远非它在克鲁姆诺夫时十分少女的模样。若遇上阴天,河流并非斯美塔那所“描绘”般精致,而是暗淡、汹涌、粗犷而苍劲。很难想象,它原由两股泉水从波西米亚的群山中流出,斯美塔那用长笛和单簧管奏出它们的样貌:一条冰寒而静谧、一条愠怒而湍急;管弦乐的配器逐层加厚,音响不断增强——泉水渐渐汇成河川。它们是捷克民族的大河之源。


布拉格人将高堡视作休闲的好去处,在高堡的一角环视这座城,看沃尔塔瓦河流水潺潺,身体和灵魂都无比放松。


沃尔塔瓦河流经波西米亚千年历史,流经荟萃了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新艺术运动风格到立体派和超现实主义等诸多风格的精彩建筑的城市,让歌德说“布拉格是欧洲最美的城市”,让莫扎特回味自己“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是在布拉格度过的”,更让尼采称赞“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神秘时,我只想到布拉格”。的确,夜晚在古老的煤气灯下,散步于狭窄的小巷,品味老城区长满青苔的角落,或者在开满鲜花的佩特任山漫步⋯⋯只要有沃尔塔瓦河相伴,浪漫的诱惑在布拉格唾手可得。


当历史已经“烟消云散”,当创作文学的人已进高堡墓园,唯有沃尔塔瓦河上的轻雾笼罩,铁甲桥上偶有火车经过,站在高堡俯瞰着这座城,更觉沉寂冷峻。听着“沃尔塔瓦河”的音乐渐渐低弱,直至完全静下,看着河水流至极目天际,塞弗尔特的话又一次浮现在脑海:“生活往往就是这样。匆匆忙忙,匆忙中失去了自己,为的只是不停向前,不停地自我延伸。为了不断求新,许多事情在被遗忘。”


巍峨高堡美如斯,却因此终不能忘。



【全文刊于2017年1月号,更多图文阅读请订阅《世界知识画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