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钢琴老师为什么不爱上门授课?

 太行森林 2018-04-25

很多家长由于宠爱孩子经常会对钢琴老师有着这样与那样的要求,其中最常见的要求就是被要求上门进行授课,但是经常遭到老师们无情的拒绝,且来说说其中的原委。


孩子未进入状态


许多家长都会让钢琴老师上门教学,而其中则以阔太太居多,她们大多居住于别墅,对待老师热情礼貌。每次上门钢琴老师都需要遵循这一的步骤:请孩子出山,给孩子上课,休息,聊天,给孩子上课,休息,道别。阔太太对老师照顾周到,但是由于别墅地处远郊,上一次门就要花掉老师一下午的时间。更要命的事情却是阔太太的孩子学琴进步非常慢,因为阔太太同时给孩子报了许多兴趣班,不仅是美术,还有数学等,其中唯独学琴的进度不利且积极性不高。通过询问,老师竟发现其他兴趣课都是在外进行学习,只有钢琴课是在家中进行。

由于每次孩子上课都眼神恍惚、无精打采,老师认定孩子无法进入“上课”状态,脱离不了在家的懒散状态。但是孩子在上美术与数学课完全不是这样。妈妈不免心生怀疑,并对老师说:“我们孩子的音乐天赋太过于糟糕吗?”老师在这时无可奈何,如果说天赋有问题,这样的判定将会伴随孩子一生,自己担不起这个责任。其次,天赋不是学琴的最重要条件,没有天赋虽然不能成为像莫扎特、贝多芬那样的音乐家,但并不妨碍孩子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老师思考片刻后对妈妈说:“这或许与我一直亲自上门授课有关。”


仪式感是关键点


由于言语上的关系,老师失去了这份工作。当事后复盘时,老师并不后悔自己丧失了这一份工作,虽然因此少了一份收入,但是由于上门授课的课程问题导致在自己努力教学、家长积极配合的情况下仍然教学成果打折扣,的确让人不舒服。当然,很多时候也不一定全是上门授课的问题,很多孩子都是“人来疯”,一定要接触不同样的人与环境才能兴奋起来,从而带动学习的动力。


总结了一些钢琴老师的经验,发现上门授课导致的教学效果不佳主要是由于缺乏仪式感。去电影院看电影能够获得更深度的感受,去音乐厅听音乐更能够全神贯注,在家看电影与欣赏音乐的确方便,但是不能到达最好的效果。这其中欠缺的其实恰好正是仪式感,没有仪式感,上课便没有上课的样子,孩子很难进入“学生”角色,而学习状态也会全无。教学并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双方的互动,如果学生无法做好接受的准备,那么老师再努力也等于是零,从而也会导致老师直接放弃该名学生。




想在这里对各位家长说,如果是为了学习效果,请让你的孩子前往老师家中当面进行授课才是正确的选择,否则投入的人力、财力可能都白费了。一时的方便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不方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