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瓜黑星病的发生和预防!黄瓜幼苗的管理措施

 佛道本心 2018-04-25


老刀注:黄瓜黑星病是黄瓜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其为害广泛,难以铲除,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质量,有时候减产可达50%以上,直至绝产。

黄瓜黑星病是黄瓜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其为害广泛,难以铲除,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质量,有时候减产可达50%以上,直至绝产。

当黄瓜幼苗发生黑星病时,真叶较子叶敏感,子叶上会产生黄白色近圆形斑点,并且薄而脆,容易破裂,病斑周围有时有黄色晕圈,后期稍微明显。发生黑星病后期在病部,会有中央脱落、穿孔,边缘呈星状开裂。当黄瓜生长点被危害时,龙头会变成黄白色,一般约2-3天烂掉并形成秃桩,流胶,当湿度大时会产生灰绿色或黑色霉状物。如果严重的时侯,近生长点会多处受害,造成节间变短,茎及叶片发生畸形。当黄瓜茎部及叶柄受害时,病斑会沿茎沟扩展呈菱形或梭形,病斑褪绿色,会向下凹陷。并有乳白色胶状物产生。后期病部为淡紫色逐渐成黑色,胶状物变成琥珀色,病部表面粗糙,严重时从病部折断,当湿度大时会产生烟黑色曝层。当卷须受害时,病部形成梭形病斑,黑灰色,卷须往往从病部烂掉。幼瓜和成瓜发病时,起初病斑很小,胶状物只有一小滴,难以发现,以后病斑逐渐扩大,胶状物随之增加,堆集在病斑周围,这时候比较容易发现。潮湿时会在病斑表面长出一层灰黑色霉层。当幼瓜受害时,因病斑处的组织生长受抑制而使瓜条生长失去平衡,变得粗细不匀,弯曲畸形,严重时瓜条会腐烂。黄瓜黑星病病害发生要求低温、高湿条件,温室大棚内最低温度为10摄氏度,相对湿度从下午6时到次日10时均高于90%,棚顶及植株叶面结露,是该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条件。病菌主要从黄瓜叶片、果实、茎蔓的表皮直接穿透,或从气孔和伤口侵入。潜育期随温度而异,一般棚室为3-6天,露地为9-10天。黄瓜的种植密度大,光照少,通风不良,大灌水,重茬地,肥料少等情况下,发病较为严重。

一般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措施进行防治黄瓜的黑星病:

(1)加强田间管理,升高棚室温度,及时放风降低湿度,减少结露时间,可有效控制黑星病的发生。棚室内防止出现低温、高湿状态,白天气温保持在28-32摄氏度,相对湿度保持在60%,种植后至结瓜期控制浇水。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并深埋或烧毁。

(2)黄瓜育种前,可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也可用8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20分钟,洗净后催芽。每平方米苗床上用80%多菌灵8g处理土壤后再播种。棚内定植前10天,每55立方米空间用硫磺粉0.13kg,锯末0.25kg混合后分放数处,点燃后密闭棚室熏1夜,以杀死棚室中的病菌。

(3)黄瓜发生黑星病的发病初期可以喷施10%苯醚甲环噢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40%氟硅哗乳油4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2.5%腈菌唑·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另外,降低叶面酸度可大大减轻黑星病的发生。


文章来源:大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