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觅得野菜香几许,方知春有味

 369蓝田书院 2018-04-25

 惊蛰过后,便迎来一场春雨,淅沥沥的雨滴,沁润着整个溪涧山谷。于是,山涧的樱花树上雪白粉艳,肆意绽放,花间蝴蝶穿梭飞舞。此时,若早起沿着山间小路,晨跑锻炼,除了微显寒凉的空气中有着淡淡的清香,还能听见鸟儿在树林里婉春有味转歌唱,这是诗人笔下“山雀子噪醒的江南,一抹雨烟”,是我眼前灵动的春天。

  可若是你觉得这就是春天,那可就错了。仅仅是看到嫩柳垂岸,山花吐蕊,又怎能品尝的出春天里那一瓣甜蜜,半朵微酸?

 且不说春天应该尝什么,你先仔细瞧,就会发现在山涧小路旁,已经有马齿笕冒出嫩芽,蒲公英搭起小伞,车前草,灰灰菜,也悄然无声的为山野抹上鹅黄青绿。是了,春天就应该要去尝尝野菜嫩,菜根香。但若现在就想挖野菜尝鲜,那也是不行滴。野菜鲜香爽嫩,完全是靠时令取舍,而这其中的时差掌握,久在山中生活的村妇们最为懂。

 在农村,刚过完年,才在家闲散几天的汉子们就三五成群,约着一起出去打工,而农妇们就留在家里,照顾上学的孩子和老弱的父母。家里的几分薄田,种点季节性蔬菜,费不了多少力气,那些蔬菜除了自家吃,拿来贩卖补贴家用,实在是挣不了几个钱。因此,灵活勤劳的村妇,也懂得就地生财的道理,将山涧新鲜野菜,顺应着时节起落,采摘捋顺卖给城里人尝个新鲜,还能买个好价钱。

 谈起春天尝鲜的第一等野菜,莫过于椿树上那一点嫩绿的香椿芽,这几天最是新鲜。摘下来椿芽不过半个巴掌长,叶子嫩黄,还不曾青绿,这样的一斤香椿芽,拿到城里要卖到六十块,比肉贵多了,所以农妇们怎能错过?都是早晨五点不到就起床,摸黑拿着手电筒,沿着曲折的山路找椿树,再爬树去扳椿芽。

 椿树分香椿树和臭椿树,树的外形和香椿叶也基本相似,若不是熟悉的人是很难区分,所以如果遇到黑心的商贩,就会将香椿芽和臭椿芽混到一起卖,不认识的就会上当,若不小心食用,不但难吃还会过敏起红疹。但山里的农妇是绝对不肯这么干的,椿树本就是自家山耙上的自留树,虽然不用操心让它顺着季节自然生长,却能在出椿芽的季节,能卖的那么好的价钱补贴家用,怎么再做这样昧良心的事。据说在农村流传这样一个说法,如果有人将臭椿芽卖给别人,那么自己的嘴巴就会发臭,别人一走进就知道这个人不老实,以后都会绕着走。很古朴的言子,却在村民中无形地自己规范着行为本分。

  香椿芽的时节很短,古语有云“雨前春芽嫩无丝,雨后椿芽生木质”,香椿芽的时令也不过一个月,最晚的采摘时间不能超过谷雨,过后就不能再食。所以香椿芽,是一天一个价,一天一个样。头天半个巴掌长短的能卖到最贵 过两天摘的椿芽就没那么短了,再过几天就摘的和手掌一般长短的椿芽,价钱也就只能是最初的十分之一。城里人图尝个最新鲜,有时并不会太计较价钱。而农妇们一定会等到香椿芽的价位卖不起高价了, 才会每天炒上一大盘香椿炒鸡蛋,犒劳上学的小崽子,和家里的老人。椿芽每天长的不可开交,多的卖不完,也不舍得让它白白的过了时令。农妇们就会将每天摘好多余的香椿芽,用开水一泼,放在太阳下晒干后储存起来。等到过节来客人的时候 就会将香椿芽切碎加调味料过油炒后,和风干腊肉搅拌放在蒸碗里,做一碗香喷喷的椿芽干菜扣肉蒸碗,绝对是宴席上最后出场的看家菜。

 在香椿芽的采摘时令里,陆陆续续荠菜、马齿笕、灰灰菜也都可以上市。不过这些年轻人买的并不多,因为大多数年轻人都不懂怎么吃。懂的怎么做的老年人,更喜欢自己在早晨锻炼时,自己提着小布口袋,拿着小铲子,一边锻炼身体,一边和同爱好的晨练老友们商量着等会怎么挖野菜,等晨练完了,就会三两为伴,互相帮忙挖着野菜。等下山回家每个人的手里都会拎着一大马齿笕或者灰灰菜回家。回家后这些老人们,就积极的将这些野菜摘好洗净控水,再配上玉米粉,加入油盐调味拌匀,上锅蒸,不过十几分钟,一碗香气四溢的野菜懒饭就可上桌了。吃野菜懒饭,一定要配点小尖椒和大蒜切成碎茸,用热油泼的鲜辣椒酱。这两种搭起来吃,才是绝美的滋味。

 餐桌上袅袅不断的香气,是从春雨中,在春风里,弥漫的香气,与那春花春水,一起渲染出春的滋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