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舍不得浪费的“米粉渣”是如何变成名小吃的?

 乐民乐己 2018-04-26

“像汤圆,溜溜圆,要解馋,碌碌忙”,这几句顺口溜,说的是客家人为饱口福而制作的传统美食“米粉丸”。


舍不得浪费的“米粉渣”是如何变成名小吃的?

米粉丸

米粉丸的发明,与客家地区以往艰苦的生活条件、客家人自身勤俭节约的美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们知道,干米粉很容易碎,通常一袋米粉吃到最后都会剩余一些“米粉渣”。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客家人不舍得浪费这些“米粉渣”,但是直接拿来食用又很难提起胃口。

怎么办呢?聪明的客家人便想出了一招:把这些“米粉渣”收集起来做丸子。

但是,米粉没有黏性,不能捏成团。于是客家人就想到加点剩饭或薯粉,这样一来,就可以把米粉渣粘在一起,容易做成丸子了。 这就是最早期的米粉丸的制作方法。

舍不得浪费的“米粉渣”是如何变成名小吃的?

米粉

后来,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米粉丸成为一种以米粉为主料,含有薯粉、香菇、猪肉、鱿鱼、虾米等丰富配料的荤素搭配的丸子,味道咸香。

其制作方法也越来越讲究、越来越成熟,逐渐演变为如下流程:

先将米粉和香菇、鱿鱼、虾米等配料分别放进清水里浸泡,待米粉松弛后将其切碎,凉干后倒入油锅中炸。需要注意的是,炸粉的火不能太旺,不然米粉容易炸焦。

为除去异味,香菇、鱿鱼、虾米等配料也要拿去油炸一番。

然后把猪肉切碎后下锅炒熟,加入木薯粉、胡椒粉和油炸后的香菇、鱿鱼、虾米等配料,再加鸡精、味精、老抽等调味料。接着把它们放进湿粉中,再加入炸好的干米粉,一起搅拌均匀后捏成丸子。


舍不得浪费的“米粉渣”是如何变成名小吃的?

捏成丸子

据说,要想制作出上好的米粉丸,必须要使用花生油,同时避免用盐粒,因为盐粒难溶。最后需提醒的是,手工做丸子的时候必须趁热,因为冷却后就不好捏成团了。

要问哪里有好吃的米粉丸,大多数客家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白宫。大家不要觉得诧异,它不是美国华盛顿的白宫,而是广东梅州市白宫镇。只不过,现在它不是镇了,是梅州市梅江区的白宫社区,但“米粉丸之乡”的名气依旧,这里的菜市场上,天天都有米粉丸售卖。

舍不得浪费的“米粉渣”是如何变成名小吃的?

广东梅州的白宫

其实,在梅州有许多地名都是非常有意思的。例如,您早上可以到“剑桥”(剑英纪念大桥)读书,白天到“新马泰”(新中苑、马石下、泰康路)逛街,晚上到“白宫”吃米粉丸,一天之内跨越好几个“世界”,充分享受慢生活。

舍不得浪费的“米粉渣”是如何变成名小吃的?

梅州剑英纪念大桥夜景


舍不得浪费的“米粉渣”是如何变成名小吃的?

米粉丸

白宫米粉丸在客家人心目中享有较高的地位,自它诞生之日起便受到广大食客的欢迎,并伴随客家人迁徙的足迹而传播到全国各地甚至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人相对集中的东南亚地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