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睡觉?绝不是休养生息恢复能量那么简单,它对于巩固记忆、调节免疫、维持注意力、保持良好的情绪和敏锐的判断力都有着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在睡眠时的梦境,自古以来就显得极为神秘,就像弗洛伊德所说:“The dream is the best way to the unconscious parts of the soul”,做梦可以修复我们心灵的伤口,增强感知力。所以睡觉做梦是人生头等大事! 然而,睡眠障碍是我们神经内科门诊很常见的主诉,酣睡到天亮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状态。经常碰到患者说:“医生,我睡不好觉,给我开点安定!”没事儿来两粒,你以为这是益达?事实上,睡得香的人大致都是相同的,睡不好的人却各有各的原因,处理方法自然也不同,况且安定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开的。当然,追剧、泡妞、打游戏等原因自己作的不睡觉不在此讨论范围。 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有: 1. 失眠(Insomnia),指入睡困难、睡眠维持与睡眠质量降低等慢性问题,通常指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持续时间1个月以上。 2. 白天过度困倦(excessivedaytime sleepiness),在白天总是昏昏欲睡,头脑不清醒,甚至打盹,往往伴随着夜间失眠。 3. 睡眠片段化(sleepfragmentation),在睡眠中不断醒来,这种人也许入睡并不困难,但却在入睡后一段时间醒来,一整晚如此反复,无法享受完整连续的睡眠。 4. 睡眠呼吸紊乱(sleep disorderedbreathing),最常见的就是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表现为睡眠时打呼噜伴随呼吸暂停,可伴随白天乏困、头痛等,由此导致夜间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 5. 昼夜节律紊乱(Circadianrhythm disorder),即24小时的生物节律发生变化,包括非24小时的睡眠-觉醒周期、睡眠-觉醒周期片段化、延迟的睡眠相、加深的睡眠相等。 6. 快动眼睡眠行为异常(REMsleep behavioral disorder, RBD),快动眼睡眠期是人处于深度睡眠、四肢肌张力消失、容易做梦的睡眠状态。RBD患者肌张力没有消失,反而手舞足蹈或拳打脚踢、乱喊乱叫,梦境丰富甚至噩梦。 7. 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legs syndrome, RLS),顾名思义,常常被病人描述为“腿没地方放”,指小腿深部在休息时出现难以忍受的且难以描述的不适感,夜间睡眠时明显,迫使患者不停移动下肢或变换位置,甚至来回走动,有的还需要反复泡脚或洗热水澡来缓解,从而导致影响睡眠。 睡眠障碍被认为与认知障碍关系密切,包括失眠、白天过度困倦、睡眠片段化、昼夜节律紊乱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病。这其中可能的原因是:正常情况下,睡眠时人脑组织间隙增大,脑脊液与组织间的交换增强,Aβ蛋白等病理性蛋白被及时清理,就相当于在睡眠时脑脊液给脑子洗了个澡清理掉垃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