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胸腔闭式引流,这四点你未必懂

 xatw126 2018-04-26

作者:江山

当一个病人有大量胸腔积液或者气胸时,我们会给胸腔穿刺术,但为了避免反复穿刺,往往会给持续胸腔闭式引流。使用胸腔闭式引流也有很多细节,稍不注意,就会出问题。下列笔者将总结临床上见到的或自己犯过的错误。

水封瓶三个瓶都是干嘛用的?

不搞清楚这个问题,接下来的问题都糊涂。临床上用的水封瓶多是三个瓶的,如下左图(图片来自《内科学》第八版)。

但现在很少有人这么原始的直接三个瓶拼接起来用,基本上都是使用便携式的一体化的三腔水封瓶,如右图。

我们从简单说起,先说只有一个瓶的情况。第一个瓶是积液瓶(集液瓶),用来引流胸水,只要我们把这套装置放在低于胸腔的位置(比如病人半卧位时,水封瓶放在地上),就可以把胸水引流出来,因为水往低处流。所以单纯引流胸水时,一个瓶就足够了,临床上使用一个负压引流袋便可,不总是非要使用上述的三腔水封瓶。

而如果是引流气体(气胸),一个瓶也是可以的,但这个瓶必须要有“水封”作用,也就是说引流管末端必须埋在水下(1-2 cm),否则引流管直接与大气相通,就人为地造成开放性气胸了,会被骂成“猪队友”的。我们借用第八版《内科学》的插图进一步说明:

以上是仅有一个瓶的情况,下面我们讲有2个瓶的情况。当患者有液气胸时,既需要引流胸水,又需要引流气体,那就必须使用第2个瓶。如下图:

第二个瓶是水封瓶,气体从胸腔一路来到3号管末端时要克服1-2 cm水柱压力才能逸出,不直接与大气接触,所以称之为“水封”,这是笔者的理解。为什么3号管末端要浸入水中?前面已解释了,是为了不让胸腔内气体直接与大气相通,否则就是开放性气胸了(交通性气胸)。那为什么是埋入1-2 cm,而不是2-3 cm、3-4 cm、4-5 cm或者更深呢?事实上,有的专著认为2-3 cm也是合理的,但更深就不合适了,因为3号管埋得越深,胸腔内气体就要克服越大的压力(周围水柱对导管末端的压力)才能逸出水面,这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的目的是要让胸腔内气体排出,加1-2 cm水柱是为了隔绝空气。既然如此,那么更浅的水柱(比如0.5 cm)是不是更容易逸出呢?是的!但如果这么浅的水柱,只要水封瓶稍微摇晃一下都可能与空气接触造成开放性气胸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综上,1-3 cm水柱都是合适的,教科书认为1-2 cm,那我们照做就得了。

这套有2个瓶的装置,既能引流胸水(积液瓶),又能引流气体(气体从胸腔出来,经过1号管→2号管→3号管→水下→冒出水面→4号管→大气),临床常用。临床上我们用的三腔水封瓶,如果第3个腔不接负压吸引的话,那我们就仅用到第1、2个腔,实际上就是上面的双腔原理(积液瓶+水封瓶)。如下图,无负压吸引,未用到调压瓶。

第三个瓶是调压瓶(负压瓶),当气胸经水封瓶引流后胸膜破口仍未愈合时,需要加快气体的引流,那么就可使用负压吸引装置。如果没加负压吸引装置(只有前面两个瓶),气体出来就完全靠胸膜腔正压往外推,一旦加了负压吸引装置,就对胸腔内气体有一个往外拉的力,这一推一拉,更有利于气体排出,有利于气胸破口的愈合。如图:

调压瓶的存在,就是为了安全。调压瓶的盖子上有三个口,左边口(5号管)接水封瓶,右边口(7号管)接负压吸引机,中间口则接压力调节管(6号管),调压瓶的压力调节管就好比高压锅的限压阀。当我们用负压吸引机时,如果吸引机形成的负压过大,而又没有压力调节管时,那么这个过大的负压直接传递到胸腔,极端情况下是可能造成肺脏组织破坏的。而如果我们有压力调节管(一端在水下8-12 cm,另一端直通大气),那就高枕无忧了。因为一旦调节的负压过大(这个时有发生,绝大多数医务人员都不知道合适的负压是多少,即便知道,也有可能人为出错),超出了我们设定的8-12 cm水柱的压力时,空气就会从压力调节管进来,缓冲调压瓶里面的压力,那么胸腔承受的负压就不会超过预设值。为什么是8-12 cm水柱?因为这个时候负压效果已经很明显,而且很安全。

好了,上述跟大家分享了三个瓶的作用原理。下面讲讲一些误区。

第2个腔(水封瓶)的液面高度应该是多少?

上面已经详细介绍了,第2个腔(水封瓶)的导管浸入水下1-2 cm是合适的,也有专著认为2-3cm合适,总体来说1-3 cm无大碍。但临床上有新手操作时,可能会加多水了,如图:

这种三腔的水封瓶,其水封腔(第2个腔)已经标明了水位线刻度,其说明书认为加水时加至0刻度水位线便可,此时导管在水下3 cm。但有人却把水加至了水位线以上2cm,这样一来,导管末端在水下就有5 cm了,肯定是不合适的。此时,可以用干净的吸痰管把多余的水吸出来。

调压瓶的水要加多少,加满么?

还真的有人加满了,加满后压力调节管末端在水下有20 cm,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认为的8-12cm安全范围,如果此时负压吸引机的负压过大,那么调压瓶里面的负压可能会超出安全范围,造成肺组织的损伤。所以,记住,调压瓶液面高度至12 cm便可。

上述三腔水封瓶,为什么积液瓶分三个区?

如果你留意,你会发现这种三腔的水封瓶,其中的第一个腔(积液腔)是分三个区的,分别是左、中、右三个区,胸腔引流管末端直接对准中区,那么胸水出来时自然先滴入中区,等中区满了(120 ml)之后,就会溢到左区,左区逐渐盛满(650 ml),就会溢到右区,右区也满上的话,总共是1600 ml。之所以分三个区,就是为了精密计量。如果不分区,胸水计量就粗糙多了。

好了,上述是江山对胸腔闭式引流的一点见解,跟大家分享,若有不妥,请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