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系辞】第64讲:大衍揲蓍,最古老的占卦法

 古润易象 2018-04-26



大衍揲蓍,最古老的占卦法

 

       再来看下面的原文:“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这几句话讲的,就是具体的打卦方法。


       这个“大衍之数五十”,有些人又说应该是“五十有五”。我们看这个天地之数的总和也是五十有五。但是呢,这儿这个“五十”有两种说法,一种呢,很简单,就是漏掉了“有五”这两个字,本身应该是五十五;还有一种是忠于原文,解释就说,大衍之数就是真正能够实际运用的数字,只是这五十个,那么还差五个才凑够天地之数啊,哪去了呢?他就说是五行之数,即金木水火土,它是代表天地间最基本的元素,它不动的,是不进入天地这个计算机的演算程序的。不管怎么说,就算“大衍之数五十”,也还不是拿来就用的,“其用四十有九”,它还要留一手,就是有一个数字是留在那儿永远不动的。为什么要留一手?也有很多说法,我们就不用去打这些笔墨官司了,反正记着“其用四十有九”就行了。


       这一段它整个讲的是上古时代的布卦方法,称为大衍揲蓍之法。大衍揲蓍之法有几个基本的东西,几个基本的步骤。第一步是“分二以象两”,第二步是“挂一以象三”,第三步是“揲之以四以象四时”,第四步是“归奇于扐以象闰”。这是完成了第一个步骤。然后“五岁再闰,再扐而后挂”就是又重新来一遍。为什么称之为揲蓍呢?蓍草,有点像我们四川一带的巴茅草,但是很长,很直,晒干了呢很硬。传说这种草有点神奇,周文王被囚禁在羑里演八卦,就是用这个蓍草来进行推演的。前年,我们报社有个朋友到河南汤阴出差,顺便到那边去参观了周文王被囚的地方,他问我带什么回来好,我就说带一包蓍草吧。他说他不会用这个东西,我说你不会用也可以买回来嘛,带回来供起也很好啊。


       这个蓍草怎么用呢?“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就是说拿五十根蓍草出来,中间取出一根不用,放在那儿供起,然后呢,就用这四十九根来布卦。“分二以象两”,简称就是“分二”,两,就是指的天地、阴阳;象,就是比喻。首先,就是把四十九根蓍草,或者用其它东西代替,比如四十九根牙签也可以,四十九颗围棋子也可以,四十九颗纽扣也可以,哪怕你这些都没有,四十九颗石头都可以的。首先要把它分而为二,说白了就是刨成两堆,任意刨,刨成两堆就是“分二以象两”。


       第二步“挂一以象三”,就是把分成的这两堆草棍其中的一堆,拿一个出来放在一边,过去就是挂在手指上或者是夹在手指上,这样好演算。你不熟悉嘛,你就把它放在一边。所谓的“象三”就是象征天、地、人三才。这个“一”就是表示人。“挂一以象三”,就是从天地之中分出人来,以象征天地人三才齐全。


       第三步“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又怎么说呢?揲四,就是说把这两个堆堆里面的东西,分别按四个一组,把它分出来,最后的结果,就是各余下小于或者等于四的一堆。这个就是象征春夏秋冬四时,简称为揲四。


       第四步就叫“归奇于扐”。归,就是归纳;扐,就是指余数。实际上就是把“挂一”所余的那个“一”,与“揲四”所余下的两个余数加在一起,简称叫做“归奇”。接下来,就从“大衍之数”所用的“四十有九”里面,减去第一次“归奇”,所得到的结果,就是第一变。“归奇于扐以象闰”,闰,我们说一年三百六十天其实并不严格,它还闰几天,说白了就是余几天。“归奇于扐以象闰”就相当于闰了几天,第一变就是余了几天在这儿。


       那么“五岁再闰”,“五岁”,当然,“岁”就是一年嘛。这里它实际上指的是四个步骤之后,第五个步骤就算是再“闰”了,就是再来一遍。怎么“再闰”呢?就是从这个余数当中,从四十九减去第一个步骤中的余数,然后再照上面的四个步骤再来一遍,就是第二变。


       第二变就是要从第一变的结果里,依次再“分二”、“挂一”、“揲四”、“归奇”,再用第一变的结果减去第二次的“归奇”之数,这就完成了第二变。把第二变的余数,依上面的方法再来一次“分二”、“挂一”、“揲四”、“归奇”,是为第三变。


       后面“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就是经过第三变得出的结果无非四种。哪四种结果呢?就是三十六,三十二,二十八,二十四。三变之后的结果只有这四个数字。那么这四个数字,“四营而成易”,就是再把这个结果以四除之,最后的结果就是九、八、七、六。九称为老阳,八是少阴,六是老阴,七是少阳。三变四营之后得出来的结果,永远都是这四个数。如果不是这几个数字,肯定就是你算错了。物老则变,到了老阴、老阳,它就会变,这就是变爻,也叫动爻。


       在中国哲学里面,它就认为物壮则老,老了就要变。如果是学武功的,你一个招式用老了,用老了如果不变那就糟糕,就要挨打,所以你必须要变。但是呢,你的招式没有打老,你的招式是将变未变,是可变可不变,那就很好。一个人的生命状态也是一样,我们从生到死的这种状态,到了最后七八十岁了,你这种生命的稳定状态肯定要变了。按佛教的说法,人老了就要死了,各人就会根据自己“业”的不同,就会变入六道,就会去轮回当中转圈圈。


       九之所以被称之为老阳,是因为它是阳数之极,是最大的阳数。阳数之极为九,所以称之为老阳。那么阴数呢?阴数之中为六,二四六八十五个阴数以六居中,所以六称之为老阴。


       “四营而成易”,四营就是刚才我们讲的这四个步骤,营,就是经营嘛,就是按这四个步骤经营,称之为四营。“四营而成易”,要按《易经》的传统方式打一个卦,就是通过这“四营”来的,所以“四营成而易”。“十有八变而成卦”,每卦有六爻,每三变生出一爻来。上面的步骤只是三变的结果,如此要重复六次,经过十八变,才能得出一个完整的卦来。


       上面讲的这一套大衍揲蓍之法,就是《易经》最古老、最正宗的打卦方法。我们看古人打一卦是非常辛苦的。我们上面算了老半天,才弄了一爻来。现在的人们打卦,基本上都没有按这个正宗的方法来,都已经简化了。当然,我们这里是为了说明、了解《易经》最原始的揲蓍方法,才这么演示了一遍。


       “八卦而小成”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按照上面的过程揲蓍,你演算到了第九变,就已经得出三个爻了。三个爻就形成了一个单卦,从六爻重卦来说,你的内卦已经出来了,或者说下卦已经出来了,那么,对于整个卦,你基本上就有点小明白了,完成了一半,就称为“小成”,即小有所成之义。这里的“八卦”,就是指的单八卦。


       “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我们再把八个单卦,已经引申叠加,变成了两两相重,变成了六十四个重卦。面对这六十四个重卦,你如果高兴的话,还可以再重再变,我们看《焦氏易林》的卦序,就是通过这个“引而伸之”的变化规律而形成的。那么“触类而长之”呢?就是说八个单卦,每个卦它有一个代表性的卦象,比如说乾为天,坤为地,艮为山,兑为泽等等,它都是一个代表性的象。但是,这个代表性的象它是可以触类旁通的,所以是“触类而长之”。比如说“乾为天”这个象,与“天”的属性相类似的,就有健,即处于永恒的运动状态;乾又可以代表君王,天为万物之主,君是人间的老大嘛,也是触其类而延长出来的象;还有马、圆、金、玉等等,都是从“天”这个根本的象中触类延长出来的,就是说它们都可以说是同类。再比如说“坤为地”,这个地呢又可以代表众,因为它可以容纳众生;也可以代表土,因为它可以出生万物,对坤卦“触类而长之”,它也可以代表牝马,即母马,坤卦《彖》曰“牝马地类,行地无疆”,就是从坤卦有牝马之象来的。当然,要熟悉这一套“触类而长之”的易象,就要专门学习《说卦传》。这个大家学完《系辞》之后,完全就可以自学《说卦传》了。


       就是通过“引而伸之”和“触类而长之”这两种办法,天下一切的东西就全部都在《易经》的意象和范畴之内了。所以“天下之能事毕矣”。


       我们前面讲的这些内容,是我们理解整个《易经》古蓍法的一个原始文件。既然大家要学《易经》,这一部分内容就要认真理解,把这些原理和方法搞通,你对《易经》的信心就会更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