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法自然谈教育——佛山新教育分享会图文

 Richard_X 2018-04-26

      

前言:



 

思路——以小见大、生动形象、开心喜悦、总结巩固。


1、道法自然范围很大,确实不好讲,我没有底气不敢讲,那么就直接从自然界入手,谈植物动物等大家熟悉的内容,再从自然规律过度到教育应该符合天道。这样大家会比较容易接受。


2、用食物链比喻人的阶层,可以激发听众的兴趣和危机感,又留下“人类的层级是可变的”悬念,启发大家关注下午耿老师的讲座《阶层与传承》。


3、用生动的例子,天上老鹰家、地上狮子家来对比中间的我们家(主要指现在的中国普遍家庭的做法),形象的图片易于理解和记忆,让大家终身难忘,也容易继续分享给更多人听。


4、用“能量纸游戏”开场,营造开心、开放、欢喜的分享氛围,比较适合佛山当地的文化,为后面的顺畅做了铺垫;同时也是第二天研讨会的准备;


5、用三幅图结尾,是个欢乐高效的小总结,加深印象,巩固所得。


这里是开心的一天!分享会入场时提供20种颜色的彩纸,每位朋友根据喜好挑选一张。我把它叫做“能量纸”,用于自我介绍、小组分享和认识新朋友。



能量纸热身活动:叠好纸张如图,在四个格子里面分别填写“我是谁,我希望别人怎么称呼我”、“我孩子的年龄性别”、“对我而言有效的赞美是什么”、“我的能量来源”。


以我为例,我觉得大家称呼我“张丽老师”会有些生疏,我喜欢大家叫我“Lily”,也是英文“百合花”的意思,很美的呢!

我有一个18岁的女儿(这个标识易于结实同年龄段的家长)。


对我而言,最有效的赞美是夸我“效率高、有创意、是个有趣的人”,这个比说我漂亮或会买东西更受用,也是非常个性化的鼓励,能一下子走进我。


我做什么事情最来劲呢?有趣、新奇的事情会激发我,让我更愿意与人分享和互动。


等每个人都填写完成后,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认识,并且用“对方有效的赞美”回应对方的介绍,整个场子立刻活跃起来——真诚的介绍、好奇的聆听、美美的笑容、有效的赞美、惊喜的收获、响亮的击掌,哦,还有热情的拥抱!


开始引入话题:

既然人从自然而来,那么人的教育,一定可以从自然界得到启发。


大自然这样告诉我们,一棵树的生长过程,从种子发芽,到小苗大树,最后开花结果。启发我用整体观和因果链看教育。一棵树的果实好不好,绝不是单独这颗果实的问题,而是整颗大树的问题;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可能要追溯到身体、心理各个方面的整合;而且不可忽视一点一滴的积累与培养。


大自然告诉我们,一棵树最后呈现的,是包含“种子、气候、土壤、阳光、水分、营养......”所有因素的;因此一个孩子的教育,也包含了类似效果的“父母基因种子、社会气候、理念环境、家庭土壤、学校阳光、老师同学提供的帮助和滋养”。


再看动物界,我们都知道有食物链,生活在底层、中层、上层的典型动物和状态是怎样的呢?例如底层躲躲藏藏的老鼠、中层奔跑既要躲藏又要捕食的羚羊、上层猎食的狮子等等。大家希望得到哪种动物的启示呢?回答是“狮子”!


我们先看狮子家。母狮怀孕期一般是 100 至 114 日,生产时会独自离群,一胎诞下两至四只狮子仔。狮子仔出生时只有 1-2kg ,不懂走路,要由母狮用那张能撕肉碎骨的大口温柔地叼著它们走。狮子仔三星期大左右开始学走路,六至七星期大便能自由走动。狮子仔在约六个月大时断奶,之后便开始了最艰辛的岁月。因为成年的狮子在抢食时是不会留情的,不时发生狮子仔因未能抢得食物而饿死的情况。


再看看天上的老鹰家。它们的寿命从30-50岁不等,幼仔是在窝里等待父母喂食的,然后45天开始学习锻炼飞的本领,慢慢提高难度和高度,50天开始首飞,数月之后就离家独立了。


学习的“习”字,繁体就是翅膀扇动的鸟的样子,解释为“数飞也”,反复练习实践本领的意思。和我们现在坐在教室学习做题,是完全两码事。


由动物界,我们看到动物父母的责任和子女成才的效果。


对比人类,本应该做到怎样?这个表格有强烈的对比,我们看到人类的学习期和离家期都超级漫长。可能古代有比较正常的时间吧,十几岁的孩子就可以独立、甚至必须为家庭负责了。


而我们现实的做法,显然培养了一批批的“巨婴”。而细细想来,其实很多父母自己就是“巨婴”,内心不愿意承担责任,任凭情绪和喜好做事,思维短浅不计后果。


难道人类竟然不如动物?!真是一个坏消息。


不过还有一个好消息,动物只能固化在自己的食物链中,而人类是有机会换挡的。不过是跃升还是降级,就看每个人的选择和行动了。


大家都认同了家长应该做什么——向动物学习生存智慧。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我用三幅太极图来说明个人的体会。


教育的整体观

这幅图我们看到一个圆和一些圆弧,没有棱角和尖锐的部分,一切自然而流畅。这样的沟通和教育是孩子容易接受的。


有黑有白、黑中有白、白中有黑,才是太极图。启发我,单一的黑或白,都不是太极;只有优点或缺点的人都是不存在的;正如同“没有任何一张纸只有正面没有反面”一样的道理。因此,我们应该在优秀孩子身上发现不足,在落后孩子身上找到闪光,用对他们“有效的赞美”去激励。


当我们能从坏事中发现好事的痕迹,从好事中发现坏事的端倪,并常常能综合起来思考的时候,才是整体观。这需要家长的智慧,正如塞翁失马的启示。


大家可以区分以下做法是不是道法自然?动不动就体罚孩子的做法、不论什么错都一个方法应对的做法、让孩子制订超出责任范围的规则的做法、忽冷忽热凭自己情绪管教孩子的做法......



教育的变化观

这次是一个平面旋转的太极图。有了前后对比,大家觉得这个才是真太极图。因为更加鲜活。固定的只是一幅图,动起来的才是“太极”。这里有黑白双方的对立与转化的过程,也启发我们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情况灵活处理教育问题,对孩子自然而然的变化能够随机应变,那种认为“孩子青春期叛逆”的家长,可能正是自己“跟不上孩子变化、并遏制了孩子发展的更年期家长”,这个双期相遇真是难题。要做到变化的教育,不仅需要智商高,还需要情商好。再结合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对社会、家庭、子女的变化,能够做到接纳变化、适应变化、拥抱变化,进而引领变化,才是高明的教育。


大家区分一下“接纳与逃避”。可能有些心灵成长的同学,在学习初期,混淆了“内在的接纳”与“对外承担责任”两件事情,我理解应该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尽到自己的本分,最大努力去履行家长职责,然后接纳人力所不能及的部分,而不是消极等待自以为是“无为”。


教育的互动观

这次是一个旋转的球体,更加真实的太极球。大家看到黑白的比例在不断变化,不是始终各占一半!这幅图的启示在于,生命就是变化,不变的只有死路一条,有变化才有活路。在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整体思考,在知行合一的路上,需要随时关注各种变化,包括父母与孩子互动的比例、互动的类别与成分、互动的推动主力。例如对待年幼的孩子应该父母管教和引导为主,对待大孩子应该讲究民主,对待成年成熟的孩子应该鼓励支持为主,减少干涉。


引导大家用发展的眼光,预想自己和孩子的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