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认知多少种承气汤

 乐乐书屋 2018-04-26



 我们在《方剂学》的“寒下剂”中有学到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方歌是这样的:“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饶;去硝名曰小承气,调胃承气硝黄草。”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第一方。去硝名曰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这里已经提到了3种“承气汤”了,那究竟承气汤有多少种?


先来看看渊源:

  东汉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伤寒论》中创立了攻下剂“三承气汤”(即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温病学派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将张仲景创立的“三承气汤”运用于温病,组创了“新加黄龙汤、牛黄承气汤、导赤承气汤、宣白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等5个承气汤。


  接下来今天就来学习、认真和分辨《伤寒论》、《温病条辨》以及后世创立的各种“承气汤”。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为泻下剂,寒下,具有峻下热结之功效。

组成:大黄、枳实、厚朴、芒硝。

主治:

1、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热结旁流证:下利清谷,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本方用于阳明脏腑实证的基础方,又是寒下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痞、满、燥、实四症,及舌红苔黄,脉沉实为辨证要点。


小承气汤

小承气汤轻下热结,除满消痞。

组成:大黄12克, 厚朴6克,枳实9克(比大承气汤少了芒硝)。

值得注意的是“大承气汤”是“峻下”热结;“小承气”是“轻下”热结,少了软坚散结的芒硝。

小承气汤不用芒硝,且三味同煎,枳实、厚朴用量亦较大承气汤减量,故攻下之力较轻,称为“轻下剂”,主治痞、满、实而燥不明显之阳明热结轻证。


调胃承气汤

组成:大黄、甘草(炙)芒硝

功用:缓下热结。

主治:阳明病胃肠燥热证。大便不通,肠梗阻,口渴心烦,蒸蒸发热,或腹中胀满,或为谵语,舌苔正黄,脉滑数;以及胃肠热盛而致发斑吐衄,口齿咽喉肿痛等。

调胃承气汤与大、小承气汤相比,泻下导滞之方弱,尤适于症轻而体弱者。由于本方能调和肠胃,承顺胃气,驱除肠胃积热,使胃气得和,气机相接,从而诸证蠲除,故名“调胃承气汤”。


复方承气汤

组成:由大承气汤(枳壳易枳实)加炒莱菔子、桃仁、赤芍组成。

主治: 单纯性肠梗阻属于阳明腑实而气胀较明显者。

方歌:更有复方大承气,大承气加桃芍菔;能泻腑实消胀满,可治急性肠梗阻。

复方大承气汤由大承气汤(枳壳易枳实)加炒莱菔子、桃仁、赤芍而成,故行气导滞、活血祛瘀作用增强,适用于单纯性肠梗阻而气胀较重者,并可预防梗阻导致局部血瘀气滞引起的组织坏死。


大、小、调胃、复方承气汤比较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复方大承气汤4个承气汤均用大黄以荡涤胃肠积热。


  大承气汤硝、黄并用,大黄后下,且加枳、朴,故攻下之力颇峻,为“峻下剂”,主治痞、满、燥、实四症俱全之阳明热结重证;


  小承气汤不用芒硝,且三味同煎,枳、朴用量亦减,故攻下之力较轻,称为“轻下剂”,主治痞、满、实而燥不明显之阳明热结轻证;


  调胃承气汤不用枳、朴,虽后纳芒硝,但大黄与甘草同煎,故泻下之力较前二方缓和,称为“缓下剂”,主治阳明燥热内结,有燥、实而无痞、满之证;


  复方大承气汤由大承气汤(枳壳易枳实)加炒莱菔子、桃仁、赤芍而成,故行气导滞、活血祛瘀作用增强,适用于单纯性肠梗阻而气胀较重者,并可预防梗阻导致局部血瘀气滞引起的组织坏死。


   吴昆《医方考》卷1:“伤寒阳邪入里,痞、满、燥、实、坚全俱者,急以此方主之。调味承气汤不用枳、朴者,以其不作痞满,用之恐伤上焦虚无氤氲之元气也;小承气汤不用芒硝者,以其实而未坚,用之恐伤下焦血分之真阴,谓不伐其根也。此则上中下三焦皆病,痞、满、燥、实、坚皆全,故主此方以治之。厚朴苦温以去痞,枳实苦寒以泄满,芒硝咸寒以润燥软坚,大黄苦寒以泄实去热。”


增液承气汤

组成:玄参、麦冬、细生地、大黄、芒硝。

为治燥剂,具有滋阴增液,泻热通便之功效。《温病条辨》“津液不足,无水舟停”。方中重用玄参为君,滋阴泄热通便,麦冬、生地为臣,滋阴生津,君臣相合,即增液汤,功能滋阴清热,增液通便;大黄、芒硝泄热通便、软坚润燥。

主治:热结阴亏证。燥屎不行,下之不通,脘腹胀满,口干唇燥,舌红苔黄,脉细数。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传染病高热、便秘、津液耗伤较重,以及痔疮日久,大便燥结不通,属热结阴亏者。


宣白承气汤

组成: 生石膏,生大黄,杏仁粉,瓜蒌皮

有清肺定喘,泻热通便之效。肺其色应白,与大肠相表里,主宣发肃降,腑气则赖肺气的肃降得以畅通。痰热内蕴,肺气不降,则变证丛生。本方中色白的生石膏清泄肺热;生大黄泻热通便;又用色白的杏仁粉宣肺止咳;瓜蒌皮润肺化痰,诸药同用,司使肺气宣降,腑气畅通,痰热得清,咳喘可止。

“宣白”,指宣通肺气;“承气”,谓承顺腑气,故名“宣白承气汤”。

主治: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大便闭结,脉右寸实大,证属肺气不降者。


导赤承气汤

组成:赤芍药,细生地,生大黄,黄连,黄柏,芒硝。

主治: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小便赤痛,心烦渴甚,脉左尺牢坚者。


牛黄承气汤

组成:安宫牛黄丸二丸;大黄末三钱。将安宫牛黄丸化开,调下大黄末。先服一半,不知再服。

牛黄承气汤有清热开窍,通便泻火,通腑开窍的功效。

主治:热入心包,神昏谵语,兼有腑实者。


新加黄龙汤

组成:细生地,生甘草,人参,生大黄,芒硝, 玄参, 麦冬,当归,海参, 姜汁。

具有益气养阴,泻热通便的功效。方中大黄、芒消急下燥热以存阴气;人参、当归补益气血;麦冬、生地、玄参、海参激阴养液;姜汁、大枣、甘草固护胃气,调和诸药;桔梗开宣肺气,通调胃肠。全方泻热通便与滋阴益气并行为治,使正气得运,阴血得复,则药力得行,大便可通,邪热自平。

方以调胃承气汤以缓下热结,并重用养阴增液之品,使之增水行舟,兼顾气阴之虚。

主治:阳明温病,应下失下,气液两亏,大便秘结,腹中胀满而硬,神疲少气,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焦黄或焦黑燥裂。


护胃承气汤

组成:生大黄3钱,元参3钱,细生地3钱,丹皮2钱,知母2钱,麦冬(连心)3钱。

本方出自 《温病条辨》卷二。

主治:温病下后数日,热不退,或退不尽,口燥咽干,舌苔干黑,或金黄色,脉沉而有力者。



加味承气汤

组成:大黄1钱,厚朴1钱,枳实1钱,羌活1钱,防风1钱,当归1钱,生地1钱,芒硝1钱。

本方出自《救伤秘旨》。

主治:跌打损伤,瘀血在内者。


桃仁承气汤

组成:桃仁,甘草,芒硝, 大黄。

桃仁承气汤出自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主要用于伤寒蓄血,热结膀胱等病症。

主治:伤寒蓄血,热结膀胱,其人如狂,但小腹结血,下者愈。



请扫以下二维码,加入“九香堂网络中医传承学院”,然后选择你喜欢的千聊网络课堂。


公众号:yczylm517
QQ群:20745033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